李建榮+閉碧梅
摘 要:新課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教學理念與要求,但是在農村小學的數學教學中,受到種種條件的限制,這些理念與要求實行得并不順利。農村教師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很難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與形式,課堂上的教學氛圍沉悶乏味,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不足等,這些都是導致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要想徹底改變這樣的教學現狀,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激發出學生的興趣無疑是主要的手段。
關鍵詞:興趣;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以生為本”是新課程改革提出的教學理念,旨在關注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教師對學生進行啟發。在農村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要在提升自身專業知識與教學能力的基礎上注重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自身學習動機的激發下進行積極高效的學習,從而使得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精彩紛呈,充滿活力與生機,學生的學習效果也能得到切實的保證。
一、情境教學激發興趣
采用情境教學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是小學數學教師常用的一種手段。在進行數學課堂的教學時,為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親自動手操作,讓學生在熟悉的氛圍中積極地發展思維,對所學的內容產生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學生在自身興趣的激發下進行高效學習。這樣,也使得農村小學數學的教學充滿實效性。
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這一節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畫圖,并提出適當的問題引起學生思考。由于農村孩子動手能力很強,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紙上任意地畫兩條直線,然后讓學生看一看這兩條直線之間有什么位置關系。此時,教師要讓學生注意“直線和射線、線段是有區別的”,從而讓學生得到更為準確的答案。在學生的畫圖實踐中,探究欲望更強烈,在積極性的激發下學生可以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二、合作學習營造氛圍
在農村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要積極地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在遇到比較復雜的數學問題時,教師不能立即為學生講解解題的思路與方法,而應該讓學生經過小組成員的共同討論后思考解決問題。學生經過交流將問題解決,自信心就會提升,從而有助于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如果學生沒有找到分析的思路與解題的方法,他們分析思考的過程也鍛煉了思維,經過教師的講解后,學生對這類問題的認知會更加深入,再遇到類似的問題時,就可以通過自己的能力解決。
例如,在教學“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學生掌握了計算的基本規則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出示多道小數加減法的計算題,讓學生做題后先在小組內核對答案,對于有歧義、在小組內無法解決的問題,教師就可以給學生進行統一的講解。農村學校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他們的成績也是參差不齊的,在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往往是那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表現出積極性,而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則很少參與其中。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學有所獲,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形成“一幫一”“一幫多”或者“多幫一”的學習模式,從而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合作學習活動中,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三、游戲教學調動情緒
將數學游戲引入到課堂中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具有很大的優勢,尤其是對農村的小學生來說。由于農村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就經常做游戲,他們在游戲中的思維也比較活躍,將數學知識融入游戲中,在輕松而愉快的活動情境中,學生可以真正地做到在“玩中學”,從而在學生積極情緒的啟發與調動下,使得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得到有效的保證,使得學生的學習過程充滿趣味。
在教學了整數的乘法后,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參與“拍七令”的游戲,即班級內的學生從1~99開始報數,但凡學生要報的數中含有“7”或者是“7”的倍數時,學生就不能報數,而要拍一下手,然后下一個學生繼續報數。如果有學生報錯數或者拍錯則認定為輸,由錯的人從1開始重新報數。對于小學生來說,雖然這個游戲的形式很簡單,計算也很簡單,但是在游戲中,即使學生都十分投入,他們也很難保證自己不會出錯。在游戲與犯錯中學生會變得興奮,他們也能在參與中體會到數學知識的樂趣。
總之,在當前的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數學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設計豐富有趣的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創設情境、鼓勵合作、組織游戲等多種手段開展課堂教學,讓農村小學數學的教學更加精彩,讓學生的學習成效得以保證。
參考文獻:
[1]梁巖.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有效性[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十二卷)[C],2016.
[2]王忠波.淺談小學數學課堂中有效教學情境的創設[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十二卷)[C],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