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娟
江蘇省張家港市護漕港中學
【摘 要】 初中《思想品德》的內容主要是教育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方面和介紹一些我國建設的社會制度的由來的學科,所以出現了初中學生對思想品德這一學科的學習并不感興趣,上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課堂學習的效率也變得十分的低下的一系列的顯著問題。再加上中考的局限讓教師、家長和學生一直跳不出來應試教育的怪圈,使得在《思想品德》的課堂上大部分教師都是使用“填鴨式”方式進行授課,這樣的授課方式不僅不能讓學生有效地學習知識、應用知識,也不能創建有效的課堂。因此本文以初中思品為中心,探索如何用有效的方法來促進初中思品的課堂質量的有效提升。
【關鍵詞】 初中思品;高效課堂;策略
隨著我國的教育制度的逐漸改革,初中階段的學科設置分數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其中初中思品的分數由原來的百分制降到了70分制,且課堂內容都是理論性的內容,就間接地加大了學生學習思品的不良態度,接連就會出現課堂效率低下,學習勁頭低,甚至有的學生在課堂上出現走神、睡覺的情況,這些情況的堆積起來就會造成教師在課堂上進展不順利,課堂質量不高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國家也明確指出了:“將學生的多領域發展放在首位,關注學生接受信息過程的興趣學習方式、情感體驗以及學習能力的培養比學生在此過程中的認知因素更為重要”,因此,教師在教學初中思品的時候要大膽地創新教育理念,要以“以人為本”為中心思想,運用合理的方式來創建更好的學習方式,讓初中思品的課堂的有效性提高,創建有效的多彩的課堂。
一、激發學生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師應當設法在學生身上形成情愫高漲、智力振奮的內部狀態,如果不這樣,知識只能會引起學生冷漠的態度,而沒有感情的腦力勞動只能帶來腦力的疲勞。”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初中《思想品德》課,由于這門課的性質特殊本身內容理論性內容多,在講授本節課內容前一定要先激發出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的興趣,學生只要有興趣了,學生自然而然地在課堂的注意力就會提升,課堂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會更加的積極,教師會發現在課堂上的進展很順利,很多知識點在課堂上就解決了,大大提高了學生在課堂學習上的有效性。只有一段精彩的課前開頭和引入,才能讓學生達到參與課堂的最大熱情,創造出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學生才能在課堂上認真學習本節課的內容,在不知不覺中掌握知識,理解知識。例如,在講解《走近法律》一課時,由于初中生年齡階段還處于青少年的階段,對于法律知識可能還是一知半解的狀態,或者根本不知道法律是什么,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其實可以在備課時就可以先在網上尋找一些法律案例和有趣的法律故事,先讓學生自己思考故事當中人物做法的對錯,然后教師適當地問一些引導性的內容,通過有趣的故事來引入學生對法律的好奇心和興趣,讓學生對法律有更多的認識,在課堂上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創立有效的初中思品課堂。
二、創設生活情景課堂
情景教學主要是某種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動,而產生的一種特有的心理氛圍,是以生動形象的情景激發起學生學習情緒為手段的一種教學方式。觀察發現,初中生的《思想品德》課本上,設置一些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課堂,這種課程既不同于數學的邏輯性教學,也不同于語文的文藝性教學,是特有的生活化教學。因此,教師在遇到這些與我們實際生活有關的課堂時,不要在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一味地按照課本上的內容教學,可以大膽采用創新的教學方式,創設一些與課堂內容緊密聯系的生活情景來教學,讓學生更加快速地掌握和接受知識,在輕松愉快的課堂上學習,更加促進課堂的有效性,且學生在現實生活中也能實際的運用課堂上講解的知識,就會在心里上接受認可這門課,在課堂上就會更加認真專注,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講解《學會調節情緒》一課時,這節課對于青少年來說,意義是重要的,因為青少年往往做事沖動,所以在控制情緒上,教師更要積極地教導。教師其實在講解過調節情緒的方法后,可以以小組的形式來應用這些方法,由學生自己創設情景,或者教師來設立生活情景,讓學生來討論這樣的做法到底能不能夠調節情緒等課堂活動。這樣的方式不僅讓學生在課堂活動中認識到本節課的意義所在,也能在有趣多彩的課堂上快速地掌握知識,從而達到有效課堂的目的。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友誼
其實教師在課下的時候也可以和學生積極的溝通,處于初中階段青少年一般都會出現叛逆的心理和做法,對于這種情況,教師不能任由發展,要積極地和學生溝通,在交流的過程中也要尊重學生的看法和意見,再給予教師的意見,讓學生了解教師是真的為他考慮,在無形之中就會發現,學生和教師的關系越來越好,學生在上教師的課時,就回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主動的和教師互動,更加能促進學生在課堂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氛圍,增加初中思品課堂上的有效性和多彩性。
當然促進初中思品課堂有效性的提高的方法還有很多:課本選材、有效備課和引導學生自主的探究和學習等等有效的學習,在這里就不一一說明了。教師在運用這些方法時,一定要從學生的接受情況、班級的學習狀況和本節課給要講授的內容相結合,爭取選出最適合最合理的方法來運用到課堂上,也可以運用多種方法來作用到課堂,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課堂學習知識,最終達到有效課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屈小英.初中思想品德課生活化教學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 2009
[2]高書群,劉永革.初中思品高效課堂教學之我見[J].考試周刊,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