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
【摘要】目的:建立符合我國國情并且順應國際潮流的本科護理學專業教育標準,為我國本科護理學專業課程設置和專業認證提供評價工具。方法:對我國護理專業現狀進行考察分析,建立專業標準草案,通過對本科開展護理專業的100所院校進行調研,根據專家討論的意見,建立本科護理學專業教育標準。結論:本科護理學專業教育標準全面科學的提出了護理本科教育過程中辦學條件要求和人才培養方式,符合當前我國護理學專業的現狀,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實踐性。
【關鍵詞】本科護理學;教育標準;構建
【中圖分類號】R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7--01
1.前言
專業認證是評價高等教育質量的重要標準,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世界各國對護理學專業的認證體系逐漸制定并完善,就當前情況而言,雖然我國的護理學專業開辦的院校相對較多且教育體系相對全面,但是我國的護理學專業認證水平相對于護理學專業的現狀來說還遠遠不夠。隨著護理學專業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護理學專業的認證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是當前護理學教育工作的當務之急。在大量的數據的支撐下和專家老師的指導下,我們根據我國護理學專業現狀構建了相關的護理學專業教育標準。
2.研究方法和步驟
2.1 研究方法
利用新制度經濟學和教育學等理論對美英等護理學發達國家的護理專業認證進行比較分析,通過德菲爾法、理論研究、專家小組會議以及層次分析等初步構建了我國護理學專業本科教育標準。
2.2 研究步驟
2.2.1 查閱文獻
通過對中國知網,Ebsco以及Medline等數據庫的檢索對國內外的護理學教育現狀和專業認證標準進行了詳細的考察,并分析了我國護理學專業教育方面的不足,利用哈蒙德教育評價模式以及布魯姆教育目標理論,提出專業標準構建的策略和原則。[1]
2.2.2 專家小組會議
通過查閱文獻中的問題,組織專家小組會議。邀請全國18所院校的醫療教育、臨床護理、護理管理以及護理教育等方面的專家20名參加兩次專家小組會議,會議的內容由查閱文獻的過程決定,每次會議時間為一小時左右。在會議中,研究者通過提問引導專家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并在會議結束后,相關工作人員將會議的錄音整理成文檔的格式,并對現場的資料進行重新整理,將資料分類歸檔以便后續的參考。[2]
在專家小組會議結束后,根據專家小組會議建立的結構框架,依照我國的護理學教育的本科生辦學條件和培養目標,初步構建本科護理學教育的標準。形成《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護理學專業》,其中包括10項技能目標、10項知識目標以及9項總體培養目標、技能目標和職業態度目標。建立《護理本科教育辦學標準》,對全國院校成立護理學教育專業需要達到的基本條件和資質進行規定,然后根據專家討論結果,對護理學專業中教育專家、教師服務職能以及一次就業率做出詮釋和規定。[3]
2.2.3 Delphi專家咨詢
利用目的抽樣的辦法在全國范圍內選擇100所開辦本科護理教育的院校展開調查,用問卷的形式對教育標準的形式、內容以及結構進行了咨詢并進行調表說明,并對《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護理學專業(討論稿)》的標準內容進行咨詢,調查的內容分為三個部分,即針對《護理學專業本科教育辦學標準》內容的咨詢、針對《畢業生應達到的基本要求》的咨詢你以及整體的意見和評價。問卷采用的是5級評分方式,答案均分成不清楚、不太清楚、恰當、較清楚以及清楚五個等級。從問卷調查中,得到專家意見共600條,意見的內容主要包括護理學專業本科生教育的學制問題、主要課程的設置、專業培養目標、學生成績評定、學科交叉、考試管理、考試結果分析和反饋、教育專家、畢業生質量、臨床教學基地資質以及教育交流等方面。根據問卷調查的結果和反饋對標準內容進行適當的修訂工作,從而得出完善的護理學專業教育標準。[4]
3.結果
依據上文的專家意見修訂標準參考,發表了《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護理學專業》,標準的內容包括了護理學專業本科教育辦學標準以及畢業生應該達到的基本要求。對護理本科人才培養要求以及畢業生需要達到的基本要求進行了規定,并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專業創新能力、跨學科護理實踐能力以及人才培養要求進行了規范,同時也提出了相關領域循證護理、應急救護、中醫護理以及社區護理等素質的要求。將本科護理教育的入口標準確定下來,建立教學評價標準,并對本科教育辦學機構的辦學資質和條件進行了規定,使得辦學和教學有章可循。[5]
4.討論
通過上文的研究,從教育過程和教育人才兩個方面全面系統的構建了我國護理專業本科教育標準。該標準不僅能夠滿足當前我國護理學專業的發展現狀,而且適應于國際護理學專業發展的趨勢,并具有我國特有的發展熱點,給我國護理學專業提供了統一的評價標準,對我國護理學本科教育的系統化和有效化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本科護理專業教育標準的構建對學校和相關機構的辦學條件給出了規定,促進護理學專業教育更加的規范化和專業化,利于我國護理學人才的培養。在教學評價方面,要充分考察學校的社會聲譽、辦學思路以及辦學條件,評價實際工作狀態與實際目標是否符合,專業的目標定位與社會需求是否符合等。在《標準》的建立給辦學條件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和全面的評斷標準,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標準》指的是辦學的合格標準,而不是辦學評優標準。《標準》中對護理學本科教育需要達到的條件和教學資質進行了規定,給各個研究院和學校制定規范的教學管理基礎和教育計劃的制定提供了參考,有利于我國的本科護理學教育朝著專業化,現代化邁進。[6]
5.結束語
本文通過對我國護理學專業本科教育現狀進行充分的考察,并組織專家小組會議利用科學的手段進行本科護理學專業教育標準的構建,使其既符合我國的國情又順應了國家發展的趨勢,從而對我國的護理學教育專業的評判標準進行完善,給各大高校和研究員護理學專業的教學和評價工作提供了全面而科學的指導,有利于我國護理學專業教育培養質量的提高,促進我國護理學專業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尹自芳,姜安麗. 我國護理學本科專業設置標準構建的研究[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16,25(4B):1-3.
[2]姜安麗,朱玲玲,李靜.《護理學本科教學基本要求》構建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5,44(4):358-361.
[3]布魯姆. 教育目標分類學[M]. 羅黎輝,譯.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6:1-50.
[4]洪明. 哈蒙德教師教育思想述評[D].福州: 福建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