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華
【內容摘要】與高中相比,初中歷史對學生的各方面的素質要求較低,注重的是學生對基本史實的掌握和一種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有自主學習能力較差,缺乏對知識的梳理等不足,需要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來解決。
【關鍵詞】初中歷史學習 不足方面表現 解決方法
初中歷史不同于高中歷史,更注重的是學生基本史實的掌握和情感態度的正確養成,初中歷史雖說與高中歷史相比要求較低,但對處于初中的學生來說,由于年齡等各方面的限制,對于歷史知識的學習更多的是對教師的依賴即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呈現出以下等不足:
一、思維混亂,自主學習能力差,缺乏對知識的梳理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發現,對于初中生來說學習古代史最大的問題就是古代朝代問題的先后順序的問題,例如在講解前秦和東晉的淝水之戰的時候,有學生提問說:老師,秦朝不是之前就滅亡了么,怎么這里又出現了。在這里可以看出的是學生對于古代朝代發展順序的疑問和涉及到同樣的字眼的時候知識容易混淆。再比如說當講解到西晉滅亡,東晉建立的時候,學生的反應是以為這是兩個不同的政權,而忽視了對于東晉和西晉的劃分是我們現在劃分的,在那個時期的人的觀念中,是沒有西晉和東晉這么一個說法的,只有一個稱呼為晉朝。記憶思維的混亂加上各種朝代的稱呼使得學生無法較好的學習古代史。而且這一時期的學生因年齡等各方面的原因,學習歷史更多的是依賴教師,自主學習能力差。
二、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會根據自己的主觀愛好來學習歷史
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會根據自己的主觀愛好來學習歷史,這是初中生學習歷史的另外一個不足。在學生的主觀愛好中認為中國古代史是輝煌的歷史,而近代是屈辱的歷史,這也就使得學習內心更樂意接受古代的知識,而對近代的歷史則基本上不感興趣。在學習中偏愛人物史如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唐玄宗等著名人物,而對這些人物又偏愛故事性的敘述,而對于講解政策等方面的又更沒那么大興趣。
三、基礎知識記憶不愛記憶時間
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更多的是對事件的記憶,且多以故事性記憶為主即對一事件的最大的記憶就是相關的故事,而涉及到相應的諸如時間的記憶則相對缺乏。以近代史為例。當問近代史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時候,學生的回答是清朝,答案并沒有給出具體的時間,這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是極為不利的,尤其是這些重大事件的時間更是得記住,不然在做題時的一個大背景就會混淆。
四、課外看歷史較少,且知識記憶片段化,未形成知識結構網絡
初中生在歷史上的學習并不算重視,更加注重其它學科諸如語文、數學等學科上,對于歷史知識的學習多為課堂上的學習。在課外的學習基本上沒有,而且這一時期學生上課課堂還存在即課堂上的學習不重視,以為歷史很好學而忽視課堂的學習,但這也就使得學生的知識結構未得到很好的構建,對于知識的記憶凌亂而片面化,對知識的理解不夠等。
這些問題是初中生學習歷史過程中所呈現的不足,針對這些問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系統梳理結構,輔之以記憶口訣
對于對中國古代史的朝代先后順序疑惑較多,會形成思維混亂,朝代先后順序理不清的問題,可以系統梳理結構,輔之以記憶口訣,讓學生在有大背景的基礎上進行知識的講解。如關于中國古代朝代問題的發展的先后順序,我們可以系統進行朝代的演變的一個過程的講解,再加以記憶口訣,如古代史朝代的記憶口訣有: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先讓學生記憶,然后再講解,記憶口訣逐步深入,如炎黃虞夏商,周到戰國亡,秦朝并六國,贏政稱始皇。楚漢鴻溝界,最后屬劉邦,西漢孕新莽,東漢遷洛陽。末年黃巾出,三國各稱王,西晉變東晉,遷都到建康,拓跋入中原,國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國,南朝宋齊梁,南陳被隋滅,楊廣輸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后則天皇,殘皇有五代,伶官舞后莊,華歆分十國,北宋火南唐,金國俘二帝,南宋到蘇杭,蒙主稱大汗,最后被明亡,明到崇幀帝,大順立闖王,金田太平國,時適清道光,九傳至光緒,維新有康梁,換位至宣統,民國廢末皇。這是對朝代演變的另外一種更細致的劃分,逐步讓學生接受并理解,盡量呈現給學生的是一個系統化的知識,而不是片段化的。
(二)建立高效課堂,激發學生積極性,最大程度上發揮課堂的價值
學生的歷史學習主要集中在課堂,且課外學習歷史的時間基本上沒有,建立高效課堂是十分有必要的,而建立高效課堂可以從導入新課著手,進行比賽活動等方式來引起學生興趣,如講解三國時期的歷史時可以采取歌曲導入即以《滾滾長江東逝水》這歌導入,引發學生興趣,從而帶動課堂。除此之外還要采取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如多媒體教學等。而針對學習知識記憶片段化,無法形成結構網絡,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講解的結構性即發展演變的脈絡的講解。對于學生個人的主觀情感傾向學習歷史的傾向,要注重方法,如學生喜愛古代史而不愛近代史,但知道學生喜愛故事,那么在講解近代史的時候可以多講解一些故事來引起學生興趣,而針對學生不愛記憶時間的問題可進行如記憶時間的小組比賽,讓學生為進行的活動而注重對時間上的記憶。學生的學習的動力之一就是獲得他人對自身的認可,采取記憶時間的小組比賽必然帶動對時間記憶的風氣。
(作者單位:江西省于都縣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