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江 許蕊
摘 要:不斷發展的經濟和自由的社會環境為新詞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社會環境。新詞頻繁的出現在我們的語言當中,許多語言學家對這一現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為探索這一領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目前,新詞的翻譯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翻譯者們有責任把新詞翻譯成地道的英語。但是新詞的翻譯還存在著許多不正確的譯文,因此對漢語新詞中誤譯的剖析就顯得格外重要。
關鍵詞:新詞;誤譯現象;新詞翻譯策略
這篇論文主要是介紹一些翻譯原則和方法來解決漢語新詞語翻譯中的誤譯現象。對漢語新詞語翻譯中的誤譯現象的研究,可以幫助翻譯者們看清誤譯問題所在,更好地翻譯漢語新詞,以此來增加中外文化的交流和溝通。通過對漢語新詞語誤譯現象的研究,作者知道漢語新詞語的翻譯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翻譯者們很好的運用翻譯策略和方法,減少誤譯。
1 漢語新詞的特點
1.1 語義
首先,語義整合是生成新詞的重要途徑。漢語新詞的意義不僅僅只是字面意思的疊加,例如,“曬工資”是“工資網上曝光”。通常情況下,譯者可以知道“曬”是“晾曬”的意思,這里的意思是“在網上展示或分享某物”。其次,語義泛化是漢語新詞的另一特征,“泛化”是指客觀事物的意義擴展。換句話說,擴大舊詞概括客觀事物的范圍,如“發燒友”意思是“對音樂的喜愛”,但現在它的意思是“對一件事的熱衷”。
1.2 語法
首先,詞根是構詞的主要語素。利用原有的詞根和語素構成新詞,這樣的新詞占了絕大部分。它們因其穩定的、固有的語素為人們所接受。例如,“剩男剩女”的英文意思是“leftover women and men”。其次,它采用了的首字母縮略詞。多音節詞經常采取提取方法和省略簡化的方法構詞。例如“輕軌(light rail)”就是“輕型軌道交通”的縮略詞。
1.3 語音
語音特點主要表現在音節的形成上。在漢語新詞中,三音節和四音節新詞甚至多音節詞越來越多,因為單音節詞越來越不能滿足人們的通信需求,不能適應人們的復雜的思想。
2 誤譯現象
2.1 未補詞義即下譯筆
在新詞的翻譯中,存在著與字面意義相近的傾向。許多新詞都是機械地翻譯,很多時候,新詞的翻譯不能有效地結合語境。Bayard Taylor,美國著名作家指出,沒有加減的數學是不存在的,這也適用于翻譯。缺乏補充解釋是新詞翻譯中的一個突出問題。例如,“推動經濟”翻譯為“push economy”,這是不正確的。應該把它翻譯成““push economic growth”。
2.2 表達混亂
表達障礙最突出的表現是句子倒裝。由于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思維和文化習慣,不同的語言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和匹配規則,譯者需要調整翻譯順序。然而,許多譯者往往忽視句子倒裝,這導致了漢語新詞翻譯中的許多錯誤。例如,“高新技術”譯成了“high and new technology”,但它應該翻譯成“new and high technology”。
2.3 忽視語言習慣
威密爾指出:“翻譯是一種人類的行為活動,而且是一種有目的的行為活動?!蹦康恼撜J為翻譯不是一對一的語言轉換,而是在目的語文化中對源語文化的一種不可逆的信息傳遞。中國和英國有不同的文化和歷史,所以來自不同國家的人有不同的語言習慣。由于忽視了英語中的語言習慣,譯者在漢語新詞的翻譯中往往傳達不出正確的意思,從而導致在漢語新詞的翻譯誤譯。
3 翻譯方法
3.1 對等譯法
隨著跨文化交際的發展,中英兩國人民有著相似的經歷和價值觀。這些相似之處導致了新詞的出現。漢語新詞在英語中具有相同的意義。如果使用等值翻譯,我們可以通過目的語的內在定義來表達新詞的意義。例如,“要給權力涂上防腐劑,套上緊箍咒?!弊g文: Power should be covered with antiseptic and be kept in a straitjacket; Power should be insulated from corruption.譯文中,譯者沒有直接將“防腐劑”、“緊箍咒”直譯出來,而是采用了對等譯法,正確的傳達了原文意思。
3.2 增譯
許多新詞是具有中國文化色彩的詞。由于中國和西方國家的文化差異,很多外國人不懂漢語新詞很正常。譯者在翻譯新詞時應適當加以解釋,通過對新詞新義的挖掘、延伸和擴展,隱含意義的凸顯和翻譯的意義超越原文的方式增補詞義。例如,“三支一扶”被翻譯成“three supports and one assistance”的翻譯,但它是不正確的,應該給它添加內涵意義。譯者應該對此作深刻的解釋,把它增補為“three support public policies and one assistance(support the agriculture, support the education, support the medicine and assist the poverty)”。
3.3 活譯
活譯指的是具有創造性的翻譯,而不是純創造性的翻譯?;钭g要求譯者具有豐富的知識、大膽的想象力和開拓性的思維。譯者不應局限于字面意義,而應善于挖掘深層意義,大膽添加個人創作。由于文化的差異,中國人和外國人有不同的觀念。這就要求譯者必須靈活靈活地翻譯新詞。例如,“手機幻聽”被翻譯成“ringxiety”。它是“ring”和“anxiety”構成的復合詞。它表達了人們擔心電話鈴聲的現象?!巴汀笔菑挠⑽膯卧~“witkey”音譯過來的。它的中文意思是“智慧之鑰匙”。它意味著人們把智慧、知識和能力轉化成實際收入。
4 結論
眾所周知,現代社會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詞。新詞是社會文化的象征,反映了時代的變化。隨著改革開放和中外交流日益頻繁,譯者正確地翻譯新詞是非常重要的,但在漢語新詞翻譯中存在許多誤譯現象,需要譯者采用靈活的翻譯方法準確傳達新詞意思。
參考文獻
[1]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2]游玉祥. 新詞語的特點分析及其認知解釋[D]. 上海外國語大學, 2012.
[3]張君舟. 論漢語報刊新詞翻譯[D]. 上海外國語大學,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