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玲
摘 要:我國當前非常重視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民族文化認同教育。目前,我國大學開始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文化教育,學校教育者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多元文化,建立中華文化教育機制,提升少數民族學生的文化認同感,促進民族團結,從而構建和諧社會。
關鍵詞:少數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認同教育
參與課題:新疆各民族大學生友善價值觀培育研究——以新疆醫科大學為例,項目編號:2016XYDSK19
1 序言
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包含著56個民族。我國教育部門需要加強民族文化教育,注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對于中華文化來說,它是聚合了多民族文化的載體,是各個民族傳承與發展的生命力,是我國千百年來的民族精神,是戰勝一切困難的精神力量。對于中華文化認同教育來說,認同主要指社會群體對習俗、文化、情感等等表現出來的社會意識,它還可以指社會群體的思維認同、生活方式認同等。因此,中華文化應該被我國傳承發展起來。由于我國少數民族大學生從小就受到了民族語言、宗教等因素影響,因此,在接收新事物上、新思想上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國教育部門需要強化民族認同意識,在日常教育者多融入情感教育,通過國家節日等來增加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文化認同教育。本文將針對我國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文化認同教育進行研究,重點分析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 我國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中華文化認同教育存在的問題
(1)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中華文化認同教育的特殊性
因為我國少數民族大學生往往來自欠發達地區,由于他們的生活環境相對封閉,導致部門人群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化思想教育上與我國當前的文化教育存在一定的差異。本文通過相關調查研究發現,我國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文化特質和價值觀念不同,他們對事物的理解也存在差異,這種差異會導致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的難度。因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高難度的養成教育,在教育過程中,少數民族文化和中華文化之間會發生價值觀念的碰撞,會導致部分學生產生自卑消極的情緒。因此,我國高校需要利用各種手段來提升少數民族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中華文化認同教育的關系存在差異
當前,我國中華文化認同教育的主要內容沒有對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提升。因為,少數民族學生在思想政治文化理念上存在差異,因此,少數民族高校需要根據少數民族大學生的群體特質來開展社我國思想政治文化教育,通過學習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加強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精神。此外,我國高校還需要注重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等等。因為,中華文化認同教育是結合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是高校開展少數民族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徑。只有少數民族學生提升了中華文化教育理念,才能夠為正確了解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夠在思想政治上學習的更深入。
3 加強我國少數民族大學生多元化文化教育理念
當前我國高校需要增強少數民族大學的民族文化自豪感,通過確立多元化民族文化來實現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因為少數民族的文化財富是及其豐富和多元化的,而少數民族文化通過長期交往,可以不斷與中華文化進行融合,在文化上達成共識,可以呈現出獨有的民族特色和活力。
(1)提高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教育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提出了社會文化強國建設方針,認為只有發展文化教育,才能夠實現社會的繁榮和穩定。由于可知,一個國家的文化教育凝聚著整個民族的精神,它直接反應著整個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因此,我國教育部門需要開展中華文化認同教育,需要不斷提升民族創造力和社會價值觀念。
(2)構建少數民族文化安全教育屏障
隨著世界文化的不斷發展,我國文化受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思想文化的沖突,例如宗教上、語言上等。隨著敵方文化的煽動,我國民族文化認同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脅。因此,我國需要加強少數民族文化的認同感,通過有效的解決措施提升我國少數民族的中華文化歸屬感,通過搭建民族文化交流平臺,從而形成一個安全的文化屏障,保證民族文化教育發展。
(3)構建少數民族和諧關系
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它包含著強烈的民族文化精神。由于我國少數民族文化、歷史、心理上存在較大差異,因此,構建民族文化是當前的重要內容。我國教育部門需要大力開展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文化教育,尊重文化差異,相互欣賞,提升少數民族大學生的中華文化精神,從而實現我國文化多元化發展,構建和諧社會。
4 建立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文化認同教育框架體系
(1)加強中華文化多元一體化教育
因為我國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因此,我國教育部門需要正確認識中華文化教育,了解各個民族文化特色,堅持中華文化多元化一體教育,加強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民族團結精神和尊老愛幼的文化傳統,構建和諧的多元化文化特色,不僅增進了民族文化,同時又傳承了民族文化,實現了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傳播。
(2)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我國教育部門,需要在少數民族學校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通過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傳統文化的“仁、義、禮、智、信”等道德準則,通過團結有愛精神來提升少數民族大學的思想文化教育,從而使得教育更形象,更全面的體現了出來。同時,我國少數民族高校還需要增強文化教育理念,通過以文化人,降低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文化抵觸情緒,增加教育實效性。
(3)開展多元化民族文化交流。少數民族高校應該加強開展少數民族文化交流,通過文化交流來中消除誤解,從而增進民族文化教育。同時,高校還需要借鑒傳承中的優秀的民族文化,通過轉換語境來提升少數民族學生的文化轉移,從而幫助少數民族大學生實現帶有民族特色形式的文化教育。
5 加強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文化教育工作
(1)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由于社會社會經濟成分、利益分配方式的多樣性,導致人們的價值觀存在差異。因此,我國高校需要加強馬克思注意理論教育,根據我黨制定的指導思想方針來維護民族團結。同時,還應該對少數民族大學生的中華民族認同感進行提升,樹立少數民族大學生的社會榮辱觀,培養少數民族大學的競爭意識和創新能力。
(2)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過去,我國高校過于強調理論教育而忽略了實際思想教育。導致學生無法聯系生活,在學習的過程中就顯得較為枯燥。因此,我國高校需要通過創新方法來解決學生實際學習的困難,通過開展校園活動來弘揚優秀的少數民族文化。
(3)培養少數民族思想文化教育隊伍
我國高校還需要培養一批了解少數民族文化的教學骨干隊伍,采取切實的方法來提升學生的馬克思思想理念,改善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文化的封閉現狀,制定出統一的教育目標,遵守少數民族文化特點,從而提升少數民族大學生在宗教政策上和民俗上的文化教育。
當前社會面臨著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創新,因此,我國需要確立多元化文化教育發展,從而促進我國的繁榮富強。同時,民族文化多元化發展是一個必然過程,因為只有確立多元化文化,才能夠使得我國的多元化文化獲得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莊偉.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中華文化認同教育的研究[J].求知導刊.2017,(8).
[2]謝玲,孫秀玲.邊疆少數民族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研究[J].北方民族大學學報.2017,(1):78-81.
[3]姬興濤.邊疆少數民族大學生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研究及啟示[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2):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