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韋琛
摘 要:不動產登記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確立的一項物權制度,是指經權利人或利害關系人申請,由國家專職部門將有關不動產物權及其變動事項記載于不動產登記簿的事實。并且不動產登記還與公證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從內部構成上來看,公證是進行不動產登記的重要參考依據。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公證在不動產登記中作用的發揮明顯存在著問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很多人沒有對公證在不動產登記中的定位進行有效的把握。
關鍵詞:公證;不動產登記;權威;公平;合理定位
公正是現代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物權判定行為,這種行為的開展一般需要有權利人和國家相關部門共同完成。公正結果具有一定的法律效益,可以作為有效的法律證明。因此,公正這種行為往往和一些相關物權劃分緊密聯系在一起,其與不動產登記之間的關系就是一項最為明顯的例子。從一定角度來看,公證能夠有效促進不動產登記的有效開展。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公證在不動產登記中應有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的發揮,而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沒有對公證在不動產登記中的定位進行合理的把握。因此,有效促進公證在不動產登記中的合理定位是扭轉上述局面的重要途徑。應該說有很多研究者已經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這些研究存在著諸多的不足,這就給新的研究留下了充足的空間。筆者認為這一研究的開展應該立足于兩個基礎,即公證的基本內容和不動產登記的基本需求,只有在立足這兩方面的基礎上才能對公證在不動產登記中的合理地位進行全面的把握。
1 公證的基本內容
公證是公證機構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依照法定程序對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的真實性、合法性予以證明的活動。另外公證還是我國司法制度的組成部分,是國家預防糾紛、維護法制、鞏固法律秩序的一種司法手段。從公證的基本定義來看,公證是一種綜合性的法律程度,這種法律程序包含了諸多的基本內容,這些基本內容主要包括了事實的認定、歸屬權的確立、法律依據的出具。
1.1 事實的認定
公證是為了保證一些活動的公平、公正,因此首先要對事實進行有效的認定。因為事實認定是一切判斷的基礎,如果事實存在真偽難辨,那么即便是出具了法律依據也沒有任何的權威性和說服力。事實認定的開展主要集中在相關證明材料的搜集、對當事人以及相關人員的調查以及到相關部門的求證。因此,事實認定一項綜合性的環節,但恰恰是這種綜合性的特點使公證具有豐富的事實依據。
1.2 歸屬權的確立
事實認定以后,自然就要進行歸屬權的確立。這種確立是建立在事實認定和權利人相關請求的基礎上[1]。但是相關部門一定要對權利人相關請求的自由性和自愿性進行深入的了解,確保其中沒有任何違法情節和強迫情節的存在。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維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1.3 法律依據的出具
法律依據的出具是相關部門為財產歸屬人的歸屬權提供的法律證明,這是公證程序的關鍵所在。只有出具了法律依據才能真正體現公證的意義所在。應該說相關部門出具的法律依據是獲得國家認可的,在國內任何一個地區或者忍耐和一個場合都具有法律效益。
2 不動產登記的基本需求
從本質上來看,不動產登記是權利人、利害關系人申請國家確定的職能部門將有關申請人的不動產物權的事項記載于不動產登記簿的行為。因此,這種行為必定有一些基本的需求,這些需求雖然表現在諸多方面,但是從體上來看主要包含三個部分,即公平的需求、權威的需求、長久性的需求
2.1 公平的需求
不動產登記的第一項需求就是公平的需求,因為不動產登記的核心目的就是為了保證財產歸屬的公平,對一些人的合法權益進行有效的保護。因此,不動產登記必須呈現出公平性,無論權利人和利害關系人的地位如何,都應該一視同仁,進行公平的對待。
2.2 權威的需求
不動產登記是為了對財產的歸屬權進行有效的保護[2],因此這種登記需要一定的權威,有著權威才能夠具有法律效益,具有有效的說服力。
2.3 長久性的需求
應該說不動產登記一旦歸屬形成就不能進行隨意的變更,這就需要不動產登能夠有一定的長久性。因此,長久性的需求對不動產登記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2.4 公證在不動產登記中的合理定位
通過上述兩方面的介紹,我們不難確定公證在不動產登記中合理定位的有效展開,展開的具體方向大體上包括了三個方面,即公證能夠提供公正的需求、公證能夠增強權威性、公證能夠保持長久性。
2.5 公證能夠提供公正的需求
公正是建立大量的事實依據上,并且依靠有效的法律程序進行歸屬權的認定,因此公正就能夠給不動產登記提供公平性的需求,從而保證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2.6 公證能夠增強權威性
公證能夠出具國家相關部門的法律依據,這種依據具有一定的說服力和證明能力,這樣就能夠有效增強不動產登記的權威性。
2.7 公證能夠保持長久性
公證是由國家相關部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做出的重要決定,因此公正就能夠禁得起時間的考驗,這樣就能夠增強不動產登記的長久性。
參考文獻
[1]孟強.論不動產登記機構登記錯誤的賠償責任——兼評《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征求意見稿)》相關規定[J].政治與法律,2014,(12):18-26.
[2]我國物權變動理論的立法選擇(上)[J]. 彭誠信.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 2000(01)
3]關于我國不動產登記效力模式的思考——以《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為出發點[J]. 江孟燕. 哈爾濱學院學報. 2016(01)
[4]《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對登記實務的影響(八)——如何正確理解法律責任的承擔[J]. 陳亞菁. 中國房地產. 2016(01)
5]形式便民與實質利民之沖突立法本意與實際效果之矛盾——“物權法不宜規定不動產登記前必須經過公證”之意見的弊端[J]. 朱樾. 中國公證. 2006(01)
6]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中相關公證過錯賠償責任的探討[J]. 李秀日. 延邊黨校學報. 2014(05)
[7]Regulation of Subprime Mortgage Products: An Analysis of North Carolinas Predatory Lending Law[J] . Gregory Elliehausen,Michael E. Staten. The Journal of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 . 200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