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壯


摘要:本文運用社會科學領域的PEST分析法,對遼寧廣電傳媒產業現處的環境進行分析。從遼寧廣電傳媒產業所處的環境中找出不足之處,能夠更好的加快遼寧廣電傳媒產業的發展。
關鍵詞:PEST分析 三網融合 廣電傳媒產業受眾
一、引言
制定遼寧廣電傳媒產業發展對策,不僅要對內部條件進行分析,還要對錯綜復雜的產業外部環境進行全面認識,從而洞察其中蘊藏的各種機會和威脅,運用宏觀環境分析法PEST分析法,可以比較深刻地認識遼寧廣電傳媒產業所處的產業外部環境狀況。
二、PEST分析
(一)政策環境
近幾年,國家非常重視廣電傳媒產業,發布的很多政策都有利于廣電傳媒產業的發展。
中國廣電傳媒產業在的政治環境非常好,近幾年國家并且對“三網融合”的扶持力度非常大,并且從十八大開始都將文化產業的發展作為重要任務。“三網融合”中的“三網”是指以有線電視為代表的廣播電視網、以電話網(包括移動通信網)為代表的傳統電信網和以因特網為代表的數字通信網;“融合”指的是每個網絡都能開展多種業務,充分實現廣電、電信與互聯網三種業務的融合。2010年1月,國務院常務會提出了“三網融合”的階段性目標,即2010年—2012年,要重點開展廣電和電信業的雙向進入試點;2013年—2015年,要總結推廣試點經驗,全面實現“三網融合”發展。至此,“三網融合”正式進入了快速推進的階段。從2010年1月13日國務院首次將三網融合納入國家發展戰略之后至今,與三網融合相關或者涉及到三網融合工作的國家級政策高達數十項之多,各省及部委級出臺的相關配套政策更是數不勝數。這些政策涵蓋的內容和主題(如總體實施方案、試點區域、稅收政策、技術標準、推進指標等)可謂包羅萬象、事無巨細。國家對“三網融合”大力支持,廣電傳媒產業的可以開展的業務也會增加許多,這對遼寧廣電傳媒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二)經濟環境
遼寧近幾年經濟發展的很快,整體經濟良好。經濟發展水平對一個地區廣電傳媒產業的發展有重要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人們對信息的需求程度是由經濟的發達程度決定的,進而決定了廣電產業內容銷售市場的規模:其次,目前中國廣電產業大都以廣告為主要收入來源,而廣告投放往往是以經濟的穩步發展為前提的。因此,經濟水平是判斷一個地區廣告發展潛力空間和廣電傳媒市場的重要因素。
遼寧2013年的GDP為27213.22,雖然相比第一名廣東省62474.79億元相差1.2倍左右,但是遼寧在全國各省份區域GDP排名中排在第九位,經濟比較發達。2013年遼寧的地區GDP比2012年增長2366.79億元,2012年比2011年增長2619.73億元。經濟的快速發展,有助于遼寧廣電傳媒產業中廣告以及其他業務發展,遼寧廣電傳媒產業發展空間將會很大。
(三)社會環境
廣電傳媒產業想要做出收視率高的節目,就需要了解受眾組成結構。傳統廣電媒體單向、線性傳播塑造了被動接收信息的受眾,網絡媒體讓受眾變為主動尋找、選擇信息的用戶,用戶不僅參與制作和傳播信息,并決定信息的秩序,信息傳播者和接收者的界限消失,傳播權力正在從媒體向用戶轉移。在年齡層次上,收看電視比重最大的是45——54歲的人群,其次是35——44歲和25——34歲的受眾,共占遼寧省廣電受眾的60%左右;在職業方面,無業者所占比重十分嚴重,占據了電視受眾的41.2%,工人所占比重其次。由此可以總結出中國廣電傳媒產業受眾主要的收視人群集中在中青年,以無業者和工人為主(如表3.4)。
(四)科技環境
廣電傳媒產業的科技環境是指影響廣電傳媒產業生存和發展的科技環境、科技水平以及人們對傳媒技術的使用情況等,具體表現為傳播新技術對于傳媒發展的推進與制約。技術因素是推動傳媒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數字化、網絡化等技術將人類從工業社會帶入信息社會,互聯網的影響力日益增長。從全國來看,2002年年底,“三網融合”總體來看取得的成效較大,截止12月,融合試點城市已經達到了54個,覆蓋人群超過了3億人,網絡視頻用戶達到了4億,數字電視用戶1.2億至1.4億。由于三網融合的推廣,打破了傳統廣電傳媒產業只靠電視與廣播單向傳播的限制。廣電傳媒產業今后能夠依靠“三網融合”技術,通過網絡拓展廣電傳媒產業的相關服務。智能手機的興起,也給廣電傳媒產業提供了很好的科技環境。手機已經不再僅僅是作為打電話的工具,更多的是作為娛樂的工具。由于智能手機的普及,手機軟件開產業也很發達,各類軟件應有盡有。遼寧廣電傳媒產業想要發展手機傳媒產業,軟件開放方面不存在障礙。三網融合的普及以及智能手機產業的繁榮,都為遼寧廣電傳媒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科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