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碧茹
摘 要:初中寫作要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日常生活的觀察能力,平時閱讀課外書和經典名著寫作的積累。然而作為農村的學生來講,由于受到某些方面的限制,寫作能力不太樂觀。結合自身的想法和經驗,闡述對農村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研究。
關鍵詞:語文寫作;農村初中;以人為本;求實創新
對于農村學生的初中語文寫作來說,學生可能平時閱讀課外書和經典名著比較少,寫作課的時候沒有素材去寫;缺乏對日常生活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辨別的能力以及發揮自己想象的能力。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學生討厭寫作課。另外,作為老師,不能只在寫作課的時候才講寫作,平時課堂上也要注意引導學生對寫作的積累和運用。從“以人為本,求實創新”角度對農村初中語文寫作總結以下幾點:激發興趣、廣泛閱讀、多媒體教學、善于觀察思考、勇于創新。
一、激發學習興趣,增加寫作情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為激發學生的寫作情感提供了巨大的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學習寫作充滿期待,使學生享受課堂學習。只有讓學生享受課堂學習,學生才會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學生的寫作情感才能得到提升。
以人為本,就是要在寫作教學的過程中,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不僅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激情,而且要培養他們寫作方面的能力,包括觀察、想象、思考、認識、情感等。引領學生去主導課堂,能讓學生的思維精力更加集中在課堂上,讓學生享受課堂學習。比如,學習經典名著《雷雨》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誦讀,然后把所讀的內容情景再現。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還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記憶。
二、廣泛閱讀,注重寫作素材的積累
研讀經典的文學名著,積累優美的語句和人物故事素材,是學習中華民族語言文字的魅力所在。教師應該引領學生把所學到的優美生動的語言運用在生活或寫作中,提升語言運用水平。例如,學習葉圣陶先生的《爬山虎的腳》時,“葉尖一順兒朝下,在墻上鋪的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蕩起波紋,好看的很?!苯處熞龑W生學習這樣細膩生動的描寫,指導學生運用在寫作中,使學生的寫作水平大大提高。另外,學生對讀到的優美句子和段落應該摘抄下來并晨讀,最好是背誦下來,這樣寫作的時候不至于無從下手。同時,對于閱讀優美的唐詩宋詞,經典的文學名著,美文散文以及對生活的感悟應當寫有自己的讀后感或觀后感,也可以成為日后寫作的素材。
三、多媒體教學,加強名著閱讀
關于名著導讀部分素材積累的方面,是最讓教師頭疼的地方。學生的理解能力還不到位,思維方式也有所欠缺。學生在閱讀名著名篇時會產生抵觸心理,對文章沒有絲毫興趣。教師應該巧妙地引入信息技術元素,培養學生學習文章的情感。例如,在學習《三國演義》節選的《草船借箭》時,教師應該巧妙地引入信息技術元素,把文章中的相關人物做成卡通人物來激發學生學習情感。教師也可以把教學重點放在歷史事件的背景上,引入信息技術元素像講故事一樣講給學生聽。這樣不僅能有效引導學生學習文章,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情感。
四、善于觀察和思考,領悟寫作真諦
“一花一世界,一鳥一天堂”,教師應引導學生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學生觀察和思考的能力。對學生發現的新事物,要鼓勵其去表達,培養學生表達的欲望。比如,以“走進田園”為例,讓學生先進行小組交流,彼此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感受。然后抽出小組代表發言,把自己和小組成員的經歷和感受同全班同學進行交
流。最后,教師應該對學生的發言進行及時分析和指正,讓學生把這次交流的內容總結并寫成一篇作文。這樣的教學方法,大大培養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
五、勇于創新,注重培養創新能力
科學的偉大進步,來源于嶄新與大膽的想象。因此,在寫作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需要勇氣和智慧。例如,學習我國著名畫家齊白石老人五易畫風時,告誡學生曾榮獲世界和平獎的齊白石面對已經取得的成功,他并不滿足,而是不斷汲取歷代畫家的長處,不斷改進自己作品的風格。齊白石一生,曾五易畫風。正因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能仍然馬不停蹄地改變、創新,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完美成熟,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流派與風格。教師通過講述創新的事例告訴學生在學習別人長處時,不能照搬照抄,而要創造性地運用,不斷發展,這樣才會賦予藝術以鮮活的生命力。
初中是一名學生真正寫作的開始。在寫作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廣泛的閱讀愛好,尤其要培養學生的創新寫作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從而為語文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潘玉峰.語文教學的趣味作文設計[M].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04.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