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云峰
(湖南醫藥學院,湖南 懷化 418000)
[摘 要] 鄉村醫生的素質是鄉村衛生事業發展的關鍵,以湖南醫藥學院鄉村醫生學歷提升教育實踐,結合鄉村醫生的實情,對鄉村醫生學歷提升教育進行探討,為基層醫務人員學歷提升教育的進一步推廣提供了思路。
[關 鍵 詞] 鄉村醫生;學歷提升教育;網絡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9-0034-02
當前,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廣大農民對鄉村醫生的醫療服務質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但鄉村醫生的現狀難以滿足農民健康的需求。鄉村醫生學歷水平普遍較低,大部分沒有醫學專業學歷,自身醫學理論知識匱乏;加之日常診治疾病種類相對比較少、使用診療設備機會不多,導致臨床實踐技能水平較低下,這些都促使鄉村醫生急切需要提升學歷,接受醫學專業技能培訓,使其具備考執業助理醫師的資格,向執業助理醫師轉變,以滿足農村居民基本衛生服務需求。
一、我校鄉村醫生學歷提升教育的背景
2004年1月1日起,國家開始實施了《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按規定,國家對鄉村醫生實行執業注冊制度,并且要求地方各級政府加強鄉村醫師的培訓工作,鼓勵鄉村醫生學習中醫藥基本知識,運用中醫藥技術防止疾病。在湖南省中醫藥管理局的支持下,我校自2009年開始啟動了鄉村醫生中專學歷教育項目。該項目針對懷化、吉首、張家界等貧困地區具有鄉村醫生證書,且在鄉、村等基層衛生機構工作了5年以上的鄉村醫生進行培訓。
二、鄉村醫生突出的兩大矛盾
(一)工學矛盾
鄉村醫生均為鄉、村等基層衛生機構的在職人員,雖然有一定的醫療經驗,具備一定的臨床工作能力,能處理一些常見的疾病,但是學歷普遍不高,這是不爭的事實。隨著國家《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的實施,鄉村醫生為了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為了跟上國家醫療衛生政策的要求,他們不得不接受學歷提升教育,增強自己的專業知識能力和職業能力。但在實際中,鄉村醫生所在的工作單位一般都認為這種學習是學員自己的私事,考慮到工作需要以及單位的經濟利益,不同意鄉村醫生脫產學習,在政策和經濟上也不給予相應的支持,甚至用扣工資或解除聘用合同的形式阻止學員請假參加學習。因此,鄉村醫生現處于急需接受學歷提升教育,可由于工作、經濟、家庭等方面的壓力,想參加學習而困難重重的矛盾局面。
(二)學習動機矛盾
鄉村醫生迫于社會發展和政策要求而參加學習,他們的學習目的很明確,想盡快取得相應的學歷,獲得執業資格,保住工作崗位,減少自己的經濟損失。為了不影響工作,他們在上課期間經常請假回單位上班,甚至是只在考試的時候才來學校。鄉村醫生都是來自基層衛生機構,學歷普遍不高。他們一直在醫療一線,工作中經常遇到自己現有專業能力沒辦法解決的疾病,希望通過學歷教育這個機會,學到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臨床知識、臨床技能,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這樣一來,他們一方面想在學習上盡量少花時間,只要獲得文憑就行;另一方面又想利用這個機會,在學習上多花點時間,獲得更多更實用的專業知識。因此,他們的學習動機出現了功利性和實用性的矛盾。
三、我校鄉村醫生學歷提升教育的教學措施
鄉村醫生來自各地區不同鄉、村基層醫療機構,他們具有基礎知識薄弱、臨床技能差、工學矛盾突出等特點。全日制的醫學教育教學模式與他們的實際情況有很多難以相適應的地方,我們在教學中探索了一些新的教學措施,為他們創建了一個高效、自主的學習環境。
(一)優化課程結構
鄉村醫生都是基層醫院的在崗人員,集中學習的時間有限,在課程設置上,應該進行優化調整,壓縮課程,突出課程的少而精。比如英語課,由于他們的工作環境是在農村,面對的患者是村民,需要用英語的機會不多,我們就沒有安排這門課。教學內容的選擇也要注重實用性,以臨床實用知識為主,如針灸推拿技術等。同時兼顧醫學人文教育和醫患溝通技能,使教學內容既貼近工作實際,又能對工作起到有效的指導作用,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二)強化臨床技能
臨床技能的提高離不開臨床實踐。醫學教育中,實驗課和見習課尤其重要,它是鍛煉學生臨床動手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環節。目前各醫學院校的成教工作多只注重招生,不重視教學,實踐教學更是容易被忽略。實驗、見習課由于實驗場地、實驗條件、見習醫院等因素的影響,開課率很低,有的甚至取消實驗課和見習課。參加學歷提升教育的鄉村醫生都希望能在集中學習的期間,能多動手進行實踐操作,能進入上級醫院見習或實習。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從他們的實情出發,針對他們的這種需求,實驗室全面開放,實驗課和見習課的開課率為百分之百,確保了他們動手操作的機會和時間,而且安排他們去懷化市中醫院實習半年,突出對臨床技能的培養。
(三)改變教學方式
鄉村醫生由于工作忙、路程遠等特點,他們學歷提升教育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做不到全脫產集中學習,教師傳統的面授教學方法難以適應他們實情和需求。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課程教學平臺隨之出現,網絡授課的教學方式越來越受醫學教育的歡迎。我們的老師與時俱進,充分利用現代科技,將面授教學和網絡授課有機結合起來。只有可以通過面授學習的內容,如針刺操作、推拿技術等,就集中面授學習,而能上傳的內容,如醫學人文類的課程,就建成網絡課程,利用慕課的形式,進行網上授課。還可以把教學中重點、難點內容做成微課,上傳到網絡課程平臺上,以便學生反復點擊觀看學習。新的教學方式使學生隨時隨地可以上網學習,拓寬了他們的學習時間和空間,有效緩解了工學矛盾,提高了學習效率。
(四)加強師資建設
教師是教學的主體,教學質量的好壞和師資隊伍的素質密切相關。鄉村醫生學歷提升教育屬于醫學成人教育之一,一些教師認為醫學成人教育對學生來說只是為了得到一個文憑,教學質量的好壞無關緊要,教學態度上有所松懈,缺乏責任心。鄉村醫生有一定的臨床工作經驗,但理論知識欠缺,我們針對性地選擇責任心強、理論知識扎實和臨床經驗豐富的教師或醫生來承擔教學,而且還在教學中,組織預試講、集體備課、教學競賽等活動,確保教學質量。科技的進步,網絡的普及,對教師的素質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多次組織授課教師參加網絡課程建設的相關培訓,掌握慕課、微課等制作技術,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和創新,積極開展網絡授課。
(五)完善考評機制
鄉村醫生參加學歷提升教育的目的很明確:通過學習,一是能夯實理論基礎,獲得學歷,具備參加執業考試的資格;二是能學到實用的臨床技術,提高自己的臨床診療能力和經驗。針對他們學習動機的特點,我們采用靈活多樣的考評機制,既要保證學員的基本素質,又要充分考慮學員個體發展的差異性。考試內容突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實際應用能力的考核,考試形式采用筆試、操作、論文等多種方式。除了理論考試的成績外,還包括出勤情況、提問回答情況、作業完成情況、教學互動參與情況等。把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相結合,綜合之后再形成學生成績的評價。
四、我校鄉村醫生學歷提升教育的成效
我校從2009年開始,連續7年對省衛計委安排的鄉村醫生進行學歷提升教育。經過培訓,1250名學員都獲得了醫學中專學歷,使他們具備了參加執業助理醫師考試的資格,同時,這些學員中已經有150多人通過了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我校鄉村醫生學歷提升教育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湘西地區基層醫護人員的學歷結構,提高了他們的臨床診治能力。我校這個項目取得的成效,也得到了省衛生部門的認可,2014年開始在全省七所醫學高職高專院校開辦農村醫生班,進一步推廣我校的教學經驗,旨在對我省基層沒有醫學學歷的醫衛人員進行學歷提升教育。
鄉村醫生的素質是鄉村衛生事業發展的關鍵,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提高他們的學歷層次和知識能力,這是擺在我們面前刻不容緩的研究課題。這個項目的開展,既是滿足農村居民基本衛生服務的需要,也是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推進新農合工作的需要。為了取得更好的培訓效果,我們應該針對鄉村醫生的實際情況和特點,不斷在課程結構、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師資建設、考評機制等方面做進一步的改革和創新。我校作為醫學本科院校,積極配合當地衛生部門,開展基層醫衛人才的學歷教育,不斷改革和創新教育教學方法,這既是醫學高校的本職工作,也是高校服務社會這一職能的具體表現。
參考文獻:
[1]吳春英,周良榮.湘西貧困地區鄉村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現狀分析及對策[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33):144-147.
[1]張明娟,張超英,段宗明,等.新媒體的特點及其在醫學教育中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5,12(14):164-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