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哲+李勇
[關鍵詞]評價方式;綜合實踐活動;課堂教學
綜合實踐活動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亮點,而學生發展性評價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綜合實踐活動的全過程。學生評價改革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評價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發展,因此,積極打造多元的評價方式,促進綜合實踐活動特色,讓評價主體多元化,已成為課程改革的必然趨勢。
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綜合實踐活動重視活動在發展中的獨特價值,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綜合實踐活動這個大舞臺上,讓孩子在廣闊的臺地中自由地飛翔,是我們特別強調主動學習、主體實踐的教育價值。
在小學生剛剛接觸綜合實踐活動課時,他們對實踐活動本身的新鮮感、兒童的好奇心理都能驅動他們投入到活動中來。當學生在活動中遇到挫折時,老師應嘗試用“挫折教育”讓學生品味人生,鼓勵他們勇于面對失敗,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為筑起他們的人生之塔奠定結實的基礎。而如今,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行,一門貼近學生真實世界的新型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也為師生平等對話撐起了一片晴空,為學生的和諧發展提供了更為寬松、自由的空間。只有用老師的心靈去感動學生的心靈,用教師的靈魂去塑造學生的靈魂,那就是將開啟師生和平共處,搭建綜合實踐活動舞臺大門的鑰匙。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學生發展性評價是綜合實踐活動開發的關鍵環節和重要依據,讓這種評價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這種評價在每節課上實施,以課堂教學目標為準繩,著重評價學生完成一堂課目標的狀況。它以表揚、獎勵等肯定性評價為手段,目的是激發全班學生的共同參與,“活化”課堂教學。要發揮好學生發展性評價,在綜合實踐活動的整個教學環節中施展它的舞臺魅力,我認為應該是從問題入手——過程——成果。
一、問題的提出是學生施展發展性評價的前提
學生的問題就是學習的開端,學習由規定的教材變為不固定的、個性化的、直接來自于學生的問題??梢哉f,學生的提問是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第一步。那么,應用怎樣的方法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呢?第一,問題來自于學生的興趣。第二,問題來自于學科領域。第三,問題來自于批判與反思。
二、提升學生發展性評價的效率,重在過程
學生發展性評價要注重過程的,學生的發展是一個過程,促進學生的發展同樣要經歷一個過程,要處理好綜合實踐活動學生發展性評價過程中一一對應的關系,要想提升學生發展性評價的效率,就必須注重活動的過程。
1.注重收集和分析學生活動過程和結果的資料和數據
在實踐和探究的過程中,重點指導學生進行資料的搜集,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中,指導學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實材料,運用調查、觀察、訪問、測量等方法寫好研究日記,及時記載研究情況,真實記錄個人體驗,為以后進行總結和評價提供依據。學生在搜集信息資料,應該注意兩個問題:一是注意及時把握評價信息資料的提供方式;二是注意恰當利用搜集評價信息的工具。
2.注重對活動過程資料的保存和記錄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評價不像學科課程那樣,到活動結束的時候用量化的分數來判定活動的結果和收益,而是通過過程中的體驗和實踐來幫助學生積累成長的經歷,而這種經歷和體驗的載體在哪里呢?
(1)確定人員,制定記錄任務,進行培訓。
(2)引導學生進行記錄方式設計,明晰活動過程。
(3)建立個體檔案袋,讓學生收集和記錄自己的活動資料。
三、活動成果是學生發展性評價魅力施展的手段
一份份調查報告,一張張問卷和照片,都傾注著學生的心血。一系列的成果,讓大人也刮目相看。他們由松花江水污染想到了我們必須怎么做;他們由集郵情況調查想到了最好能再成立一個集郵小組;他們在終點站回顧整個起跑路程,總結活動的勝與敗。從一開始到結束,他們從實踐中證明了走出教室的重要性,社會鍛煉實踐能力的必要性。他們在實踐中有喜有悲,甚至還受到了別人的諷刺和冷漠,但他們的能力卻受到了鍛煉,分享了自己的成果。展示分享,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環節,是對學生綜合實踐活動進行評價的過程。
四、學生的發展性評價是在反思與收獲中施展魅力
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成果展示是指把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豐富經歷、收獲、作品(照片、手抄報、小制作、小發明、日記、節目、調查報告、小論文等)等通過墻壁、媒體、舞臺、當眾演示等展示出來,滿足學生的表現欲,在同伴之間的評定、鑒賞和自己的比較評判中認識“自我”,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指導、激勵學生不斷學習,不斷創新。
總的來說,綜合實踐活動課是教育改革中新生之物,是課程改革的必由之路。評價學生是促進學生發展的一項長期的工程,需要教師在點點滴滴中發現學生的變化,用眼神、手勢、語言對學生進行肯定或給予指導,從而達到學生情感的積極狀態,帶動他們的全面發展,讓學生發展性評價搭起綜合實踐活動的魅力舞臺,必將奏出教育現代化最響亮的音符。
(編輯/丹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