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元甲
摘 要:對參與式教學法的基本特征和價值體現進行了簡單介紹,并提出了參與式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從而帶動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參與式教學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素質教育的推進,新的教育理念不斷深入學校,深入到課堂,教育模式也在不斷更新,教育部門、社會、家庭都對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有了更高、更細的要求。參與式教學法能夠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學習中,與教師積極交流,不斷強化師生互動,增進感情,幫助學生迅速融入課堂學習中。教師在課程內容講解過程中要有效拓展知識范圍,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思維,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為以后高難度的語文知識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一、參與式教學法的基本特性
參與式教學法是隨著教學模式的不斷更新和總結而得出的,主要是以學生為教學主體,不斷完善教學方案,適當地運用參與式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給每位學生展示和表達自己的機會,對教學中的重難點問題教師要進行統一規劃和指導。參與式教學方法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具有突出性特征,教師要將課程內容與教學理念相互結合,組織一些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活動,從而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參與式教學模式能夠抓住問題的本質,鍛煉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語文課堂教學活動具有多樣性,可以以小組討論、研究的形式進行課程內容學習,能夠幫助學生較快地掌握語文課程知識。
二、參與式教學法的價值體現
1.能夠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參與式教學創新模式越來越全面化、完整化,而且能夠營造出一個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這種教學模式比較注重對學生參與能力的培養,教師在整個過程中能夠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要點的掌握情況,學生還能夠通過積極主動的參與,與教師平等友好地交流,讓師生地位更加平等,師生交流更加自在,師生感情更加牢固。同時還能夠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參與其中,讓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求知,不斷提高實踐能力,提升學習能力。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以更加輕松的心態參與到學習中,在課堂學習中敢于提出問題,并表達自己的觀點,敢于質疑同學、質疑教師、質疑權威,提高自身的思想能力。
2.促進學生個性思維的全面發展
每個學生都是單獨的個體,都有著自身的獨特思維和個性特點。傳統教學模式將學生看作同樣的個體,束縛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將學生都打造成一個個相同的“模子”。參與式教學模式解決傳統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更加注重對學生個性的培養,更加注重學生的獨特思維,更加注重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對突出性問題進行統一分析研究,對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給予一定的重視,使得學生在語文內容學習中能夠端正學習態度,及時進行總結和反思。
三、參與式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1.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小學語文教學中廣泛應用參與式教學,讓學生積極參與,離不開教師的積極引導和學生的主動心態。如果教師在課堂中永遠都是板著一張冰冷的臉,擺著教師的架子,學生就不敢也不愿與教師親近。如果對學生輕則呵斥,重則打罵,學生還會產生抵觸情緒,就會導致教師不想教、學生不想學的情況,教師的積極教學無法實施,學生的積極參與無法實現。因此,需要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建立一種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幫助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更積極地參與到語文教學活動中來,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對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敢于表現自己,以不斷提高教學效果,培養學生整體素養。
2.拓展語文知識內容,分析整理語文資料
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參與式教學法,不能就課本講課本,就知識談知識,要在教材之外找素材,知識之外找資料,不斷拓展學生學習的資料和內容,合理分析整理語文教材資料,拓寬學生的視野,打開學生的境界,以確保更加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知識運用水平,使其更好地參與到語文知識學習中來。例如:在學習《草船借箭》一文時,教師可以布置課前準備工作,讓學生收集一些與這篇文章相互關聯的信息資料,提前對課文進行熟悉、了解。這樣,在課堂教學中,就能讓學生運用課前了解的資料,迅速掌握課文內容,也能在課堂上講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讓學生能夠詳細了解草船借箭前后所發生的故事情節,也可以讓學生對草船借箭發生的原因、經過以及每個人物的特點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探討,從而能夠幫助學生搜集整理出更細節化的資料。
3.重視語文課程內容的討論與交流
參與式教學法要想真正實施好,推動教學有效開展,就需要有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精力、更好的耐心,更佳的方法引導學生,讓學生掌握方法和技能,讓學生用學到的方法和技能解決學習上的困難,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同時,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注重語文知識模塊的細節討論,讓學生清楚教學的模式,讓學生更加有信心、有目的性、有針對性地參與,還需要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拓展學生的思維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李海英.“參與式教學”的實踐與問題透視[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4(4).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