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丹
摘 要:美術習作以往常常采取隨意張貼、任意擺放等形式,缺乏展示的美觀性、整體性,美術作品也未能得到很好的保存,這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美術課的本質。對小學美術習作的展示現狀做了一定的分析,并從多方面著手,根據不同形式的美術習作,提出較為適合的展示策略。
關鍵詞:美術習作;多元化;展示;策略
在實際教學中,由于教學時間緊張、跑班較多等原因,有部分老師往往會省去習作展示這一環節,不重視習作展示與評價的價值與作用,長此以往,打擊了學生的創作熱情和積極性。學生的優秀習作大量地流失,展示又沒有得到較好的效果,本文對習作展示作了以下研究。
一、小學美術習作多元化展示的策略
1.展示主體多元化
在美術習作展示時,教師往往只重視平面作品的展示,忽視了立體、動態作品的展示。因為動態的、立體的作品往往難以保存,需要較大的展示空間。但是,學生往往對動態的、立體的作品更感興趣。教師可以在教室或者學校的櫥窗或展柜內展示這些作品,既能很好地保護作品的完整性,又能讓學生欣賞到作品。例如,學生制作的各種立體雕塑可以擺放在學校的會議休息室,既能美化環境,又能展示本校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藝術修養。
2.展示時間多元化
(1)隨堂展示。美術習作可以檢驗學生本節課的學習成果,很有必要當堂進行展示。隨堂展示又分為分層展示和成品展示。這樣既能展示出本節課學生的學習成果,也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更能通過作業解決本節課教學的重難點。另外,教師在巡回指導過程中一旦發現習作中的閃光點,就應及時展示習作,使得其他同學能立刻吸收該習作的閃光之處。美術習作在課堂中打破成品展示的局限后,能更好更全面地展示學生的作品,既能增強學生自信,又能使得其他學生學到其習作的優點,更能避免一些錯誤,有利于學生在美術習作中的藝術創新。
(2)課后展示。美術習作經過學生一至兩節課的打磨后,逐漸成為一幅完整的作品。成品與成品之間的比較也會讓學生更能領略到其中的閃光點和稚嫩之處。將美術習作的展示延伸到課后,既延長了美術習作的展示時間,也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3)網絡展示。由于現代網絡媒體的不斷發展,美術習作的展示如果只限于紙質展示的平面展示是很局限的,也不符合現代教育技術發展的要求。所以,開設網絡媒介的展示是符合技術和教育發展需求的。例如,“解小美術三室作業展示空間”就是利用QQ這一網絡媒介進行美術習作展示的。在每次美術課課上或課后,教師及時分類上傳學生習作和課堂情景,既能將美術習作的展示打破空間、時間的限制,又能加強家校聯系,更能使作品得到更好的保存。
3.展示空間多元化
美術習作常常會被展示在美術教室內,既是教師教學成果的展示,也能為美術教室營造一種良好的藝術氛圍,但對于美術習作的展示是完全不夠的。現在,美術習作越來越多地走出美術教室,被布置在了藝術走廊、本班教室、校園外墻等校園內外中的每一個角落。由于現在對校園環境布置的要求越來越高,美術習作也起到了很好的裝飾校園的作用。例如,可以將學生制作的立體雕塑布置在學校的護欄上,加以樹葉等裝飾,遠遠看去,栩栩如生。又如,平面作業比較適合粘貼或訂在墻上或板上,也可以鑲嵌在鏡框內。立體的作業可以通過懸掛、作品部分固定或擺放在展示區。部分動態習作則可以擺放在學校的公共區域,便于學生欣賞。當然,展示區域可以擴展至校外,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在藝術展廳舉辦專題畫展,也可以和校外培訓機構相結合,實現校內校外作品的展示與交流。
4.展示媒介多元化
除了在校園內外展示美術習作,網絡平臺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微信、QQ、微博等平臺都能很好地展示學生的美術習作,既能讓更多的人看到優秀的美術習作,又能達到交流和分享的目的,更能很好地保存習作,可謂一舉多得。除了將美術習作上傳至網絡平臺,還能將美術習作與各種活動相結合。例如,在社團評比的時候,教師將學生繪制的年畫作品精心制作成年歷,贈送給參加活動的老師和同學,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既能讓習作展示與各種活動相結合,又能將學生作品作為禮物贈送給他人,對于學生而言,也是極大的鼓舞。
二、多元化展示的重要性
小學美術習作的展示,不是為了展示而展示,而是通過展示激發孩子的美術學習熱情,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能力,激發學生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豐富的美術習作展示為學生欣賞和開闊視野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更美化了校園。網絡展示平臺的建設更是符合數字化學習的要求,拉近家校聯系,同時可以更好地保存作品。對于觀者來說是一次精神之旅,而對于藝術創造者來說,更是一種激勵、一種肯定、一種喜悅。鑒于此,在美術教學中,充分打造美術作業展示的環境,提供更多美術作業展示的機會,挖掘美術作業展示的方法,會對促進美術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擴大美術影響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總之,小學美術習作的展示應打破主體、空間、時間、媒介等限制,利用最大的智慧巧妙結合現代技術,成為一道校園乃至社會的風景線。促進家校交流、充分利用網絡技術、恰到好處的展示都不是僅僅為了展示,而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學生作品,揚長避短、分享交流。
參考文獻:
[1]吳志明.充分利用展示功能促進小學美術課堂作業的積極評價[J].中國校外教育,2014(8).
[2]邵小衛.試析美術作業展示的方法與途徑[J].江蘇教師,2013(1).
編輯 任 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