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進行,各門類科目的教學方法都在進行著不斷的創新。為了更好地在新課程背景下進行高中地理課程的教學,高中地理教學方法也要進行相應的創新,通過多種教學方式的結合,提高高中地理教學水平,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地理;教學方法
一、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創新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完善,素質教育已經成了我國教育的主要方向。在新課程標準影響下,高中階段的教學工作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體,以讓學生在考試中提高成績為出發點,對于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沒有任何意義。而新課程在提升學生考試成績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培養,體現了新時期的教學風貌。新課程標準下,學校教學工作要更加貼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提高學習興趣著手,通過教學方法的不斷創新,激發學生對于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教學過程從以教師為主的填鴨式教學變成以學生為主的自主性學習,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性。
在新課程的要求下,高中地理教學方法也要做出相應的創新,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制定新的教學策略,這也是推行新課程的必然要求。推行新課程首先就要革新舊有的傳統教育理念,新興的教育理念要通過先進的教學方式體現出來,二者相輔相成,既要重視教育理念的不斷革新,又要注重教學策略的合理運用。通過改變過于注重知識點的傳統教學方式,讓學生形成更加積極主動的教學態度。加強課本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形成樂于學習、樂于探索的積極學習心態。在學生自主動手和合作解決問題的同時,培養學生自主思考和實踐的能力,讓學生的能力更符合時代需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新課程下高中地理的教學方法具有觀念新穎、結構新穎、內容新穎、手段新穎四個特點。通過對舊有知識點的推陳出新,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積極參與進來,通過學生的探究和交流,在學習過程中同步形成正確的知識觀和世界觀。傳統的教學只是教師與學生兩方面的機械疊加,沒有形成合理的雙方交流。而通過新課程的教學方法,可以使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有機結合,通過雙方交流達到相互補充、相互進步的共同發展形態,促進了高中地理教學方式的進步,提升了高中地理教學的水平和質量,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
二、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方式創新的途徑
1.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性
傳統的地理課堂教學中,主要是以教師為主體,圍繞著知識點進行講解,學生被動吸收知識,課堂積極性不高,沒有融入課堂學習過程中。教師往往缺乏對學生的了解,沒有系統地建立地理知識網絡,教學模式單一,沒有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依據新課程改革的方法,高中地理教學中應該擴大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通過減少利用教材進行教學的時間,增加學生主動學習和動手實踐的時間。通過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性,讓學生能最大限度地融入學習過程中,對學習產生興趣,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欲望。為了達到提高學生課堂參與性的目的,高中地理教師要在教學思想上改變,通過拓寬教學思路等方法,來實現新課程和素質教育提出的要求。例如在“山地的形成”這一內容中,最大的難點在于地形倒置的原因。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正確理解知識點,沒有在大腦中形成山地形成過程的形象,導致其產生了巨大的學習困難。教師在應對這一知識點的過程當中,可以通過創新教學思路、多媒體演示、分組討論等方式,讓學生在學習知識點之前先進行分析,讓學生融入課堂,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
2.構建平等的教學氛圍
在高中教學過程中,教學氛圍的營造是極為重要的。擁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對于熱愛學習的學生來說,可以通過互相交流來促進對于知識點的消化理解,增強地理課程的教學效果;對于不愛學習的學生來說,也能感受到高中地理課程的魅力,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對于地理課程的興趣,吸引學生融入學習過程當中。與此同時,教師應該努力與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只有有了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減少學生對于地理課程的抵觸心理,讓學生更加樂于學習地理。在高中地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行為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影響。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夠以平易近人的態度對待學生,學生也將對教師有更大的好感,更容易開展地理教學。實驗表明,學生喜歡某位教師,往往對該課程興趣更大,成績也更好。如果教師對學生過于嚴厲,將會使學生對該科目產生恐懼和抵觸心理,不利于良好的學習氛圍的形成,也無法激發學生對于地理課程的學習興趣。
3.積極進行實踐教學
在新課程標準下,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為了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實際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可以通過參觀地質公園、博物館等,讓學生將理論與現實相結合,在開闊學生眼界的同時,也讓新的教學模式得以使用。其次,可以通過設置教學任務,讓學生在課后通過查閱資料等方式,訓練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著大量的教學任務,如在每一章節結束后的教學任務,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給學生進行布置,通過動手實踐,在課上對學生的實踐成果進行驗收,更好地讓學生形成系統的地理知識網絡。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高中地理教學也要與時俱進,通過對教學模式的革新,加強對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彭小建.分析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方法的創新[J].課程教育研究,2013,5(3):64-65.
[2]謝成偉.新課程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學初探[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2011,8(2):12-13.
[3]楊玉環.高中地理教學策略[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9(8):7-8.
作者簡介:劉曉麗(1982—),女,漢族,山東臨沂人,碩士學歷,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