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
摘 要:物理的實際理論和具體的規律都源自于日常生活中的實踐,所以高中物理教學生活化屬于一種可行的教學模式。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加真實地感受學以致用的巧妙之處,而這種教學方式也不只是單一學科的應用標準,而且適用于新課程改革提出的具體要求。
關鍵詞:生活化;物理教學;運用要求
在高中生活中,學生接觸到的所有學科將直接與高考掛鉤,物理作為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科目,其考查的具體內容就是鍛煉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同時還需要驗證他們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物理知識的能力,這與學生應用能力的提升和生活的實踐息息相關。為此,應該將高中物理和日常生活聯系到一起,從而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地認識到物理知識的重要性,促使教學效率的提升,幫助所有學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物理內涵。
一、生活化教學在高中物理中運用的必要性
1.學科的具體要求
現階段,物理作為高中階段學生必修的課程之一,主要是研究物質的具體結構和物體的運動規律。在學生逐漸認識世界的過程中,物理學科的知識必不可少,尤其是很多專業技巧的掌握至關重要。物理教學的效果可以直接影響到學生認識世界的過程,同時也直接關系到學生認識世界的能力和邏輯思維的養成。為此,在物理教學中,需要老師重視生活化教學方式的運用,將物理上的知識和日常的生活細節相關聯,從而讓學生在不斷積累生活經驗的過程中,掌握一些物理知識,并且將生活化的元素融入學習細節中,從而提升具體的學習效率。
2.新課改的具體要求
新課改要求的提出,針對高中物理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規定。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適當地選擇與生活聯系密切的內容,確保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日常生活可以產生緊密的聯系,促使學生提升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并且在日常的生活中學會運用更多的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難題,鍛煉自身的實踐能力。
二、生活化教學在高中物理中運用的具體措施
在物理教學中,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就是新課導入環節,老師應該借助于此次機會,讓學生認識到日常生活與物理的緊密聯系,選擇一些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場景和事物,更積極地探索物理中的奧秘。
1.結合生活實例,探索物理奧秘
比如,在學習電池電壓一章節內容時,老師們可以利用自己的手機進行講解,告訴學生:“在過去,人們大概在3~5年的時間更換一次手機,但是現代社會,人們大概1年就需要更換一次手機,那么手機電池的使用周期為什么會隨著產品的更新呈現出不斷縮短的趨勢?對更換掉的手機電池應該怎樣處理?手機電池又是誕生于何處?”伴隨著一系列問題的提出,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分組實驗,然后對手機電池的放電性質加以探究,由此在對舊電池進行利用時,學生會通過這個過程獲取足夠的實驗數據。在最初的階段,老師可以讓學生通過網絡渠道查詢電池的相關信息,再引導著學生學會運用電路圖來明確電池的電壓和容量,最后的階段,則是讓學生在小組內展開討論,特別是針對舊電池的應用方案加以分析。當學生獲取到結論時,發現舊電池的空載電壓和標稱電壓相差較大,但是新電池較為接近,甚至是略小一些。舊電池的內電阻相較于新電池來說過大,所以內耗的能量更多。綜合這一結論分析,學生便會獲取到相關的實驗數據,發現手機舊電池的電量屬于標稱電量的50%,舊電池可以保持著電流的輸出,但是電量明顯減小,只是原有電量的一半,在具體使用的過程中,需要經過反反復復的充電。通過這種實驗,學生對于電壓和容量有了更為直觀的認識,因此伴隨著這種認識的不斷鞏固,會讓他們逐漸產生探索的興趣。
2.創設教學情境,優化物理問題
比如,在學習物理“圓周運動”一章節內容時,需要重點分析離心運動,由于很多的學生反映這一內容理解起來較為抽象,所以需要老師們采取正確的方式加以鞏固。老師可以利用家家戶戶擁有的洗衣機加以說明,讓學生思考洗衣機是如何讓衣服脫水的?在此過程中,老師還需要引入相應的原理和知識,使學生不斷地總結其中蘊藏的力學原理。通過分析力學原理,發現豎向重力和摩擦力的方向相同,摩擦力和支持力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聯系,所以也就是支持力提供了向心力。在洗衣機被啟動的時候,可以讓里面的水做圓周運動,然后產生向心力,轉速越快時,產生的向心力也就越大,衣服對于水的附著力也就減小了,最終讓水脫離了衣服。這種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現象,可以讓學生產生極大的學習興趣,并且會學以致用,適當地解釋生活中的某些現象。
總之,通過分析生活化教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發現物理知識涵蓋的內容多種多樣,同時也與日常的生活緊密相連。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老師充分聯系生活實際,揭示生活中隱藏的物理元素,并且將這些物理元素引入課堂,幫助學生發現生活中的奧秘,促使他們更加積極地觀察生活,從而鍛煉出自身的物理思維,學會運用物理方法解釋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以便更好地認識周圍的世界,真正落實學以致用的根本目標。
參考文獻:
[1]周珈辰.生活化教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2(49):144.
[2]何小莉.用物理的眼光看世界: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淺談[J].考試周刊,2013(31):124.
[3]張文慶.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探討[J].高中生學習(師者),2013(7).
[4]陳娟.試論高中物理力學的生活化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