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清
摘 要:不管我國位于發展的哪一個階段,教育都是一個熱門話題,這是因為教育不僅僅決定了學生的未來,更深深影響著一個國家的未來。因此,教師要落實好教育工作,在對初中生教育的時候要格外重視,加大政治教育。要記住政治教育的目標,時刻以學生為中心,在教育和生活中對學生加以引導和教育,培養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教育者更應該對自己的教育方法進行創新,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這樣才能做到既尊重學生,又提高教育效率。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思想教育;教學效率
一、在初中政治教育中實施案例教學法的可能性
根據我國教育的相關準則,要積極將學生獨立思考和實踐相結合,最后達到提高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目的。因此,每一位教育者都應該對這個問題進行深思和研究,對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既要豐富教學內容,又要使教學方式多樣化,提高學生聽課的興趣,鼓勵學生積極和教學者互動。同時,要把教學內容和我們的生活聯系起來,通過把不同的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案例引進課堂,讓學生提高認知,加強對政治教育的理解和接受,從而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二、實施教學法應該遵循的原則
1.針對性原則
我們在對學生進行政治教育時,要充分了解被教育者的年齡,這樣在選取教學案例的時候就要選擇符合學生年齡和心理特點的教學案例,只有年齡相當、心理相似的案例才能引起學生強烈的共鳴和反思,在講述完案例以后,更要鼓勵學生積極評價案例,總結原因,這樣才能使學生完全理解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從而達到政治教育的最終目的。
2.時間性原則
時代和社會都在發展變化著,我們身邊的人和事也隨之而變化,因此我們在選取案例時不能總是選擇一些經典卻又過時的案例。對于同一個道理,我們要選取最近、最新的案例,這樣才不會讓學生感覺到守舊和乏味。通過最新發生的案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3.方向性原則
由于初中生的心理仍處在發育階段,容易受到影響,因此我們在選取案例時,要多選擇那些積極的,具有正面意義的案例,渲染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正義感,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我們也要適當選取一些反面案例,警示學生,讓學生了解錯誤行為帶來的嚴重后果。鼓勵和警示相結合,使學生建立正確的處世觀,規范自己的行為。
三、初中政治教育中案例教學法的實踐
1.提高所選案例的質量
如何選取好的案例,方法如下:
(1)從我們的生活中選取相關案例
身為教育者,我們在做好教育工作的同時,要多去了解時事,在平時上網、看電視和看書等各方面活動中記錄與教學有關的事跡,既可以包括文字資料,又可以包括影音資料,然后在教學中引進這些案例,豐富課堂。要對教學方式勇敢地進行創新,不斷推出新的教學方式,更要把教學和生活實際相結合,充分實踐案例教學。
(2)充分利用好教材上已經有的案例
學生的教材都是經過了嚴格篩選后才能讓學生使用的,因此教材上的案例都是適用于教學的,教育者可以通過書本上的案例來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在講述教材時,可以引入不同的案例,使學生了解課本,閱讀課本,得到政治教育。
(3)教育者自己編寫案例
在進行案例不夠或者不適用于學生的政治教育時,教學者可以根據自己學生存在的問題,編寫具有教育和引導意義的案例,在講述真實故事的同時,加入自己對該案例的想法,并且讓學生和自己交流不同的看法,這樣既能提高教學質量,又能加強師生交流,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教育者在編寫案例的時候,應該注意案例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2.案例要與時間、場合相結合
在對學生進行案例講解的時候,不能只盲目追求案例的多樣性,更應該注意的是要把理論凸現出來,只有明確教學理論,才能真正起到政治教育的作用。同時,理論要和案例充分結合,可以在講完案例的時候推出理論,也可以把理論貫穿到案例的每一個細節中,教學者應該根據教學的時間和場合決定何時推出理論。只有案例和理論充分結合,才能讓學生明確案例所要講述的道理,從而銘記這個案例和道理,并且時刻警示自己。
3.讓學生對案例進行討論、分析和總結
在教學者講完案例后,應該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討論和交流,可以讓學生分組交流,最后在全班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觀點,然后全班一起討論交流,教師在充分聽取了各學生的觀點后,再加以點評和綜合。也可以讓學生分為辯論兩方,正方和反方就不同的意見展開辯論,教師負責組織紀律,做好記錄,最后再綜合兩方的觀點進行評價,對勝出的一方進行表演,對失敗的一方進行鼓勵,保護學生間的友誼。通過采取多樣化的手段,使學生充分參與進來,把自己的觀點和大家交流,最后教師加以總結,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又能充分起到政治教育的作用,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為學生以后的生活和學習起到引導作用。
綜上所述,案例教學是符合時代要求的教育方式,我們應該不斷推行。教師在從事教育活動時,要不斷進行探索和創新,加強和學生的交流,充分運用案例教學,豐富自己的課堂,提高教學質量,從而達到政治教育的最終目的,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同時,教育者也應該關心時事,關心生活,在生活中發現更多有利于教學的案例,將案例教學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只有學生和教師共同努力,才能事半功倍,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王國玲.淺析情感德育教學[J].思想政治課教學,2005(3).
[2]王立新,劉潤澤.淺談體驗性教學方式在政治課教學中的應用[J].思想政治課教學,2004(5).
[3]劉建德.關于政治教師角色定位的思考[J].思想政治課教學,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