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娟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和發展,初中政治也面臨著一系列改革,新課改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那么,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呢?很顯然只有和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聯系,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去體驗,才能使他們更好地明白生活道理,才能使他們真正學會生活。因此,如何在政治課堂中體現“生活化”理念是擺在每位初中政治教師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今天就“回歸生活,提高初中政治教學質量”這個話題和大家共同探討。
關鍵詞:初中政治;新課改;回歸生活;教學策略
一、初中政治
初中政治是初中階段一門基礎的學科,理論性強、德育功能突出是初中政治的一個顯著特點,但是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就會發現日常生活離不開政治,小到我們要懂得禮貌,見面主動打招呼及學會控制我們的情緒,大到國家政策的制定,法律條文的實施等這些無一不與政治知識密切相關,因此,學好政治對我們初中生尤為重要。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和發展,初中政治面臨著一系列改革,新課改強調讓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旨在通過政治知識的學習,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
二、回歸生活
所謂的回歸生活,就是指我們的課堂教學要和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我們所教道理的真實性,“教育源于生活”道出了課堂教學回歸生活的重要性。
政治教學回歸生活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政治教學回歸生活有利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政治教學回歸生活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質量。
三、回歸生活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好這門課程的關鍵,要想提高學生的政治水平,僅靠上課認真聽講、按時按質完成作業是遠遠不夠的,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就會發現,政治考試的范圍越來越廣,書面基礎知識所占比例越來越小,而相比之下考查學生能力等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而這些都和學生的生活閱歷有密切聯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相應的生活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課堂效率。
以“學會調控情緒”為例,其中就有一道這樣的試題:“今天我放學后看見媽媽正在廚房里一邊哼著歌一邊做飯,我趕緊回到臥室里寫作業,可一會兒媽媽接了電話之后,就像換了個人似的,沖我又喊又嚷,嚇得我一句話也不敢說”,讓學生分析一下,這位媽媽的做法對嗎?如果你是媽媽你會怎樣做?學生肯定會指出媽媽的做法是不對的,但是對于應該怎樣做,學生提出的觀點就有些不同了,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我分別讓兩位學生來分別扮演“媽媽”與“我”,立刻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引導學生通過兩個同學之間的對話,讓學生深刻體會媽媽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因為外界影響而把不良情緒撒到別人身上,無論是對別人還是對自己都是非常不利的,創設生活情境,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效提高了課堂效率。
2.實現教學內容生活化
在傳統的教學中,往往會出現教師在課堂上慷慨激昂、講得非常帶勁,而學生在講臺下聽得昏昏欲睡,不知所以然,究其原因是教師只圍繞課本教材為學生講述理論知識,而沒有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因此,學生學習興趣不大,而新課程則要求我們教師應從學生適應社會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與發展的實際為出發點,緊密聯系社會生活和學生的思想實際,注重與學生的經驗和社會實踐相聯系,并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對部分教學內容進行生活性轉化。
只要細心觀察,就會發現我們的教學內容很大程度上與社會以及學生的實際生活都有密切聯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更應該注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習經驗,把教學與學生、學校以及家庭與社會的生活實際密切聯系,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以“學會拒絕”為例,講述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列舉現實生活中有哪些不良誘惑,如有的學生就提出金錢的誘惑,講述身邊某個人因禁不住金錢的誘惑和同事去南方掙錢,殊不知他這位同事所說的掙大錢是一個傳銷組織,他也因此被誤入傳銷的行列,被洗了腦,后來幾經周折,終于逃脫出來;還有的提出上網的誘惑,有的學生因為迷戀網絡游戲,每天陷入網吧不能自拔,通過學生身邊的實例,引導學生拒絕這些不良誘惑,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提高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我們通過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實現教學內容生活化等方面論述回歸生活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希望我的論述能給我們的教學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王倫東.初中政治教學生活化教學策略[J].科教文匯,2013(6).
[2]嚴壽良.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