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騁
摘 要:如今,國家大力提倡素質教育,因此課堂教學評價便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課堂教學評價的作用是對課堂進行診斷和改進,從而推進課堂的進步。但從目前看來,很多初中數學教學的評價都存在問題,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才能達到素質教育的目標,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對此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評價問題
一、初中課堂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問題
(一)內容過于僵化
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普遍存在“重智輕情”的問題。很多教師僅僅將評價重點放在知識是否正確方面,不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同時,教師只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不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
(二)方法過于陳舊
很多學校只重視升學率和考試成績,評價方法陳舊、刻板。還有一些教師片面認為課堂評價就是測驗。所以教師只以考試收集信息,從而通過考試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在教師看來,評價僅僅只是對學生進行評價,而學生的自評、互評卻完全沒有。因此這樣的評價方式是不合理的。
(三)評價語言生硬
教師在評價的時候,必須按照學生的表現進行準確公平的評價,提出表揚以及建議。然而很多教師評價語言過于生硬,僅僅只用“不錯”“好”等一系列的語句,起不到任何作用。長期使用這些評價語,還會促使學生產生麻木的感覺。也有一些教師所采用的評價語言不太合理,指出學生缺點的時候太過于直接,不夠含蓄,因此可能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初中課堂教學評價的策略
(一)樹立以學生為主的評價
教師在進行評價的時候,要秉持“以學生為主”的評價理念,通過合理的評價來促進學生主動進行學習,使得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施差異化評價。
因為每一個學生的基礎、學習能力、學習環境都完全不同,其學習效果也有一定的差異。很多教師對每個學生采取同樣的評價方式,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為了避免這樣的現象,教師需要分層設計問題,分層進行評價。例如,在學習初中數學“軸對稱圖案”這一章節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設計三個不同層次的問題。A層次:運用多個熟悉的幾何圖案,以“環保”作為主題,對報頭進行設計,并且對圖案的含義進行闡述。B層次:圓屬于一個對稱的圖形,其擁有多條對稱軸,如果再加一條線段,那么圖形能不能變為只有兩條對稱軸的圖形?如果能,那么畫出自己構建的圖形。C層次:在由無數正方形所構成的一個圖形中,如何在其中添加一個小正方形,使其變成軸對稱圖形。
A、B、C三個層次的問題中,C層次是基礎題,考查學生有沒有理解軸對稱圖形。B層次是綜合題,目的在于考查學生對于知識的運用。而A層次則屬于拓展題,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拓展思維。在設計了這三個層次的題目以后,教師要針對這幾個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評價。對于C層學生,要對其進行鼓勵,使其掌握基礎知識。對于B層次學生,則評價其解決問題的能力,A層次的學生,則評價其思維能力的散發。
(二)注重評價的反饋作用
教師的評價語如果客觀、合理,那么就能促使學生及時對知識信息進行反饋。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學習狀況,明確自身的學習弱點,從而及時的調整。也因此,教師需要注重評價的反饋作用。
例如,在學習初中數學“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系數的關系”時,教師可以問學生這樣一個問題:有兩個實數a和b,其滿足a2-3a=1,b2-3b=1。此外a和b不相同,那么代數式a+b的值為多少?很多學生會產生慣性思維,一心想要得出a+b的值。教師先鼓勵學生打破常規思維,其中一個學生便換了個角度進行思考,將a和b看成方程x2-3x-1=0的兩個根。這樣一來,問題得到了解決。教師可以對這個學生這樣進行鼓勵和評價:“你能打破原本的慣性思維,從另外的角度來解決問題,從而得出了答案。可以看出你已經掌握了概念,你的思維這樣活躍,你的學習肯定會非常成功。”
通過以上評語,不但對學生的努力進行了肯定,而且起到了激勵作用,促使學生能夠繼續努力,發揮出自身的優勢。因此,這樣的評價是非常合理的。
(三)調節評價的語氣
教師評價的語氣非常重要,合理的語氣能夠使得學生深刻認識自身的優缺點,及時采取措施改進缺點。如果教師的語氣過于嚴厲,那么便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例如,在學習初中數學“矩形”時,教師列出了這樣的例題:已知點P是矩形ABCD中的一點,求證2PC+2PA等于2PD+2PB。在演變題目的過程中,一位學生這樣說:“若是點P離開矩形平面‘遨游太空,那么上面所說的結論仍然成立。”所有學生都為這位學生的發言感到驚奇,這個時候,教師可以這樣進行評價:“××同學,你的想象力非常豐富,題目的演變也很合理,以后你說不定會成為一名數學詩人,然而證明要畫出一個立體圖形,課下的時候可以研究下,以后進入高中了也可以繼續進行研究,挺有趣的。”這樣的評價非常中肯、合理,將學生拉回了正軌,不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
三、總結與體會
目前,很多初中數學教師都缺乏對課堂的合理評價,也沒有對學生進行準確、公平的評價。因此,教師需要改進評價的方式,采取更加多樣化的方式進行評價,從而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李向凱.初中數學教師課堂形成性評價障礙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
[2]曹美蘭.表現性評價在初中數學課堂的應用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