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
摘要:我國是一個文化包容的國家,云南是中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國一共由56個民族,而云南省居住著25個少數民族,這也造就了云南民族民間舞蹈的多樣性,并且在現代社會中,云南民間舞蹈有著獨特的內涵和藝術特點。因此對云南民族民間舞蹈進行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十分有必要,只有深入的認知和了解,才能夠更好地進行傳承和保護,但在目前的保護傳承工作中,仍然還是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問題。本文就對云南民族民間舞蹈的認知和保護傳承進行分析和探究,從而不斷地進行完善和改進,加大對云南民族民間舞蹈的認知和保護傳承,推進中華文化的傳承發展。
關鍵詞:云南民族民間舞蹈 認知 保護傳承 分析
中圖分類號:J7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13-0071-02
我國是一個文化包容的國家,云南是中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國一共由56個民族,而云南省居住著25個少數民族,這也造就了云南民族民間舞蹈的多樣性,并且在現代社會中,云南民間舞蹈有著獨特的內涵和藝術特點。因此對云南民族民間舞蹈進行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十分有必要,只有深入的認知和了解,才能夠更好地進行傳承和保護,但在目前的保護傳承工作中,仍然還是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問題。本文就對云南民族民間舞蹈的認知和保護傳承進行分析和探究,從而不斷地進行完善和改進,加大對云南民族民間舞蹈的認知和保護傳承,推進中華文化的傳承發展。
云南的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由于云南的的特色文化,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逐漸形成了特別的民族民間舞蹈類型,并且在現如今的社會中,具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文化特征。在目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形式下,當今社會的快速變化和外來文化的強烈沖擊,對我國云南民族民間舞蹈進行深入的認知和保護傳承工作很有必要。為此,要在實際的工作中不斷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從而有效地推進保護傳承工作的推進。
一、云南民族民間舞蹈的認知和保護傳承的問題
(一)云南民族民間舞蹈的種類多
眾所周知,云南是我國少數民族數量最多的省份,這就代表了在云南有著多種不同的文化,同時也造就了云南民族民間舞蹈的多種多樣,。深受人們的喜愛。在目前的云南民族民間舞蹈類型中,按照功能的方式進行分類,可以大概分為:雜技舞蹈、歷史舞蹈、宗教舞蹈、民俗儀式舞蹈、大眾健身舞蹈、日常娛樂舞蹈、體育記憶舞蹈和民間藝人舞蹈等等[1]。其中根據技藝特點和形式的不同,又可以將云南民族民間舞蹈分為跳歌、跳鼓、調弦、挑燈和跳雜這五大類型。同時在云南民族民間舞蹈中,有著民族、地域、時代特征鮮明的特點,在這些舞蹈中,有大量的民族民間舞蹈都是屬于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二)云南民族民間舞蹈的作用大
我國本身就是一個多民族、多文化的國家,屬于民族的東西永遠不能丟失,隨著目前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當地人們的視野正在不斷的開闊,人們也越來越認識到云南民族民間舞蹈的社會作用。在目前體現民族禮儀文化、民族節慶、文化旅游和民族情感凝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實際作用和意義。同時本地的云南民族民間舞蹈也正在不斷地吸取新的、優秀的內容和元素,云南民族民間舞蹈在各個表演、動作姿態和舞蹈的表現形式方面都在不斷發生變化,這也讓民族民間舞蹈的表演更加多彩豐富,也更好地推進了云南民族民間舞蹈的創新和發展。
(三)云南民族民間舞蹈保護傳承的問題
在我國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新常態下,云南民族民間舞蹈受到外來文化和社會環境巨大的影響和沖突,這也成為了云南民族民間舞蹈保護傳承的重要問題[2]。比如目前文化傳媒的飛速發展,導致傳統的云南民族民間舞蹈已經不再是人們的唯一娛樂方式,尤其是目前更多的當地年輕人更加容易受到現代一些文化的影響。另外我國云南省作為我國的商業旅游文化大省,當地相關部門為了更好地吸引、體現當地的民族舞蹈傳播,難免會出現過度開發,存在不規范的現象,這也對我國傳統民族民間舞蹈的保護和傳承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二、對云南傳統民族民間舞蹈保護傳承的措施
(一)加大理論指導和隊伍建設
要想推進云南民族民間舞蹈的保護傳承工作,就需要加大對傳統云南民族民間舞蹈的科研力度,注重創設專項的基金組織,不斷提升相關科研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做好深入調查研究的工作,將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有效的結合,給云南民族民間舞蹈保護傳承工作,提供前瞻性的理論指導[3]。同時還要注重加大對于專業的、綜合型人才的培養,要保證始終有相關舞蹈方面的專業型人才。另外要注重合理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資金、設備和相關的基礎設施,充分結合當地的文化特色和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嚴謹的保護傳承計劃,發揮相關人才的當地作用。尤其在新形式下,要始終加大對于相關專業人才對伍的建設,不斷的提升相關人員的綜合素質,從而更好地推進我國的云南民族民間舞蹈的保護、傳承和發展。
(二)不斷拓寬保護傳承的途徑
要想有效地推進云南傳統民族民間舞蹈的保護傳承工作,就需要充分調動利用相關的保護和傳承機制,同時要有效的結合時代的發展,不斷開辟新的保護傳承途徑[4]。比如可以設置相關舞蹈的傳承人激勵制度,同時設立專項的經費,不斷改善保護傳承工作的條件,有效提升傳承人的相關待遇等。在拓寬保護傳承的途徑中,除了利用傳統口傳身教的舞蹈傳承體系之外,還可以結合當地的舞蹈特色,建立專業的傳統民族民間舞蹈傳習小組,有效地結合當地學校教育,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進行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另外還需要注重的是,在傳統民族民間舞蹈保護傳承工作中,要結合新媒體的優勢,不斷豐富舞蹈傳播的方式。比如云南彝族的煙盒舞在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后,就運用了相關的新媒體進行輔助傳承,并且也取得的巨大的成果。
(三)注重保護舞蹈的特性和多樣性
云南傳統民族民間舞蹈保護傳承的價值,就是在于其舞蹈的特色和差異,能夠充分的體現了民族文化的多樣性,這對于人類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5]。因此在實際的舞蹈保護傳承過程中,要不斷加深對于相關文化的認知,不斷挖掘當中的藝術獨特性和文化差異性,從而提升傳統民族民間舞蹈的意義,加深本民族對自身舞蹈的熱情,弘揚中華民族文化。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我國云南傳統民族民間舞蹈,能夠始終在吸收、借鑒和創新發展中更好地保持自我特色,凸顯自身的獨特魅力和價值。
(四)注重舞蹈文化的內核和外形的保護傳承
每一個傳統民族民間舞蹈都能夠反映本民族的習俗、歷史、宗教、哲學和倫理,這些都能夠充分反映我國不同民族之間的生存愿望和狀態[6]。比如刷白龍、舞黑龍就充分傳達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彝族的煙盒舞充分體現了尊重生命、保護自然的理念,我國這些多民族的先進文化都應該要清晰、完整的保留、傳承下來。另外,還要不斷加大對于傳統民族民間舞蹈的樂器、服飾和道具等相關藝術的保護和傳承,這些都是屬于傳統民族民間舞蹈的一部分,通過這樣的方式不斷提升對于傳統民族民間舞蹈等等保護傳承。
三、結語
總而言之,我國本身就是一個文化多元化的國家,要想更好地保證我國文化的多樣性,就要注重對于云南民族民間舞蹈的認知和保護傳承工作,讓我國的云南傳統民族民間舞蹈,能夠更好地在中國的歷史文化中站立,充分綻放自身的藝術魅力和時代特色。
參考文獻:
[1]郭建兵.云南少數民族代表性舞蹈課程建設研究[D].昆明:云南藝術學院,2010年.
[2]李輝.從《云南映象》的成功看中國原生態舞蹈的傳承與發展[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6年.
[3]王明姣.傣族地區民眾對貝葉經典籍的價值認知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D].昆明:云南大學,2016年.
[4]岳月.“傳統節日的發明”對舞蹈的影響[D].北京:北京舞蹈學院,2016年.
[5]陳燕琳.云南大理鶴慶新華村白族銀銅手工技藝研究[D].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2013年.
[6]程玉.舞蹈學專業少數民族代表性課程的改革與創新——以云南藝術學院舞蹈學院民族舞傳承方向為例[J].新絲路(下旬),2016,(11):249+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