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艷
摘 要:隨著社會與經濟不斷的發展,創新成為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甚至一個人發展的動力。在中小學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可以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國際化的趨勢越來越強,英語在人們生活中也越發的重要,筆者就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問題,從教學目標、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和教學評價五個方面來闡述該如何做到創新。
關鍵詞:創新教育;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
一、創新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教學模式的重要性
現階段,還存在大部分中學英語教師無法理解理解創新以及教學模式的意義。他們一般會認為:中學生面對的是升學考試的壓力,英語教師就把自己所有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并指導學生在考試中如何獲得高分,這也就是他們所理解的完成了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教學任務。但是具體實踐中,這種理解是太片面的。這種利用傳統教學模式教出來的學生,即使牢牢掌握英語基礎知識,也可以很好地應對各種英語測驗,但卻不能在英語綜合能力上具有一定的優勢。而且這樣的英語課堂教學,很難使學生對社會的認知能力增強,很難使學生適應社會適應現實的能力提高。所以,我們應當重視與了解創新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教學模式的意義: 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是利用口頭或書面形式,向學生傳授英語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用英語思考、用英語來表達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等。創新教育下的中學英語課堂教學和以往不同之處在于:創新教育下的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不僅要使學生掌握英語基本知識,也要重視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提高學生專業水平的同時也要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在創新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教學模式之下,可以使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渴求最大程度被激發出來,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思考,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學習、渴望求知的優秀品質;創新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教學模式,可以最大程度上激勵學生樹立有效合理的學習目標,使學生的視野更加廣闊,利用欣賞英語美文,陶冶學生的情操與豐富英語文化底蘊;創新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教學模式,也可以增強學生在表現自己時的自信,幫助學生克服不敢表達的心理障礙,激勵學生主動思考、主動學習,培養他們積極主動的優良品質。
二、 教學目標的創新
中學的英語教育是通過口頭和書面向學生傳授知識,并且了解這個世界。形成英語語言技能,提高思維表達、注意、記憶的各種能力。創新教育下的中學英語課堂教學和傳統的課堂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大不相同,要做到既要教書又要育人的有機結合。在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愛好,將勵志、道德教育和鍛煉學生的意志力融入到課堂,消除學生只是為了應對考試而學習英語的消極心態,改變學生的消極觀念,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消除不敢講、不敢讀、不敢說的心理障礙,讓學生大聲張口去講英語,用英語和別人溝通。
三 教學方式的創新
教學的不同方式大多時候直接影響了教學效果,教學方式運用的是否恰當,和學生接受知識的多少有著一定的關系。一般教學中教學方式是注入式教學,教師把自己的知識進行強迫性教學,學生在學習這一方面也就失去了積極主動性,教師要求掌握什么就掌握什么,這種填鴨式教學方式大大的磨滅了學生的積極性,積極主動性一旦匱乏,學習的效果肯定也會很差。
在教學方式上的創新就要求教師注重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挖掘學生自主分析與研究學習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要悉心指導。一節課45分鐘內,教師要將課堂留給學生自主探索問題,敢于提出問題,搜索不懂的問題,分析問題,最終得到答案,教學方式的變更就需要教師在上課前做好一定的準備,要利用講課的內容把學生帶入一定的情境中,輕松自由的上課。 中學英語教學中,需要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可以利用小組對話來進行鍛煉,讓學生們面對面進行情境交流,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關于聽力,中學生的英語早已具有有了一定的能力,教師可以給學生們進行視聽教育,比如播放英語電影等,讓學生們在看電影這個興趣中積極主動的去學習。看完電影讓學生對于電影進行分析和思考并且探討自己的看法,就需要教師在一旁正確的引導。
四、教學內容的創新
創新的教學內容不能脫綱,教師要在教學大綱的基礎上,挖掘出更加具有底蘊和色彩的內容,并在在英語教學中有意識的插入思想品質教育。比如,九年級課本Unit 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中,volunteer(志愿者)一詞,這時,可以給學生創造一定的情情境,讓學生明白在奧運會中志愿者的價值和意義,進而使學生牢牢記住奧運會的箴言: swifter、 higher、 stronger和奧運會精神:團結、友誼、拼搏。還可以結合我國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過程,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愛國熱情,使學生明白要想成功必須得付出的道理。
五、 教學過程的創新
教學過程的創新與教學方式的創新有一定的聯系,一般的教學過程中,一節課45分鐘其中有40分鐘是教師在講解,而創新教學過程要求一節課45分鐘的課堂教學中至少把一大半的時間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學習,獨立探索問題的答案,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的挖掘出來。學生的主動探究和分析需要教師有意識的進行引導,引導學生如何思考問題,用什么構思去思考問題。教學過程的創新要求教師利用可以挖掘學生思維活躍性的工具,比如多媒體技術,用面對面交流、視頻、笑話等方式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獨立去思考一些問題。
六、教學評價的創新
教學評價的創新更加重視對學生能力的肯定,在傳統的教學中大多會出現教師青睞于優等生,對差等生不屑一顧的現象,這種情況使得優秀生學習直線上升,學習越來越有熱情,差等生受到冷落就完全失去了學習的欲望。因此,教師要對每個學生進行激勵和交流,任何一位學生只要是進步了,就算是小小的進步,教師也要著力對學生進行夸贊和褒獎,對學生保持肯定的態度,讓學生在這種狀態下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 教學評價是一個雙方的任務,學生采用不記名的形式對教師的教學進行評價,讓學生敢于說出內心話,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反饋進行教學方式的變更,讓學生更好更有效的學習。
結語:
言而總之,在各種創新教育模式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融入創新精神以及創新觀念,結合英語教材,使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和創新精神、創新觀念可以科學、合理并且快速地提高,從而為國家培養出新世紀所需的各種創新型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劉麗霞,于勇勇. 創新教育下的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分析[J]. 才智,2015,(03):143.
[2]王飛. 淺談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 科技創新導報,2014,(36):106-107.
[3]劉雅慧. 創新教育下的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 科技資訊,2013,(16):190.
[4]張源. 創新教育下的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之我見[J]. 科技資訊,2013,(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