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煥偉
摘要:口語交際就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人們運用口頭語言,交流思想,溝通感情,傳遞信息的雙向互動的語言活動。一個人具有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才能進行交際、交流思想,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隨著時代發(fā)展,口語交際能力,已經(jīng)成為學生語文學習中的一項基本功,口語交際能力是現(xiàn)代生活必備的能力之一。加強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和培養(yǎng)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是提高小學生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積累語言傾聽說話訓練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培養(yǎng)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語言交流是人際交流的基本手段,小學生學習語言也正是從口語交際開始的。因此,如何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口語交際技巧,養(yǎng)成與口語交際相關的良好習慣,以及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學會表達與交流、學會簡單的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清晰而流利地表達出自己心中的最美語言,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我總結出以下幾點:
一、教給學生平時積累語言的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上口語交際課時,一個班的幾十個學生中,大部分學生不知道說什么,只有幾個學生能踴躍發(fā)言,并且說得好。有的想說卻找不到適當?shù)恼Z言,詞不達意,引來同學們的哄堂大笑。有的樂意發(fā)言的,也是只言片語不能完整的講完一段話。這都反應出了學生平時語言積累不夠的問題。積累,僅僅靠教材中的幾篇課文是遠遠不夠的,這就要求學生會閱讀,能閱讀與課文相關的書籍文章,閱讀自己喜歡閱讀的課外書,閱讀過后能進行簡單的復述,并且能說出自己喜歡那些段落或者喜歡那些詞語,這樣就可以做到在閱讀中積累。同時,教師要善于傾聽學生的表達,在平時的交流中,優(yōu)異捕捉學生不經(jīng)意間表達出的好詞佳句,適時地表揚激勵,這樣更能激發(fā)學生繼續(xù)積累的興趣。
二、引導學生學會傾聽
什么是傾聽?傾聽是指一個人能夠集中注意,認真安靜地聽他人講述。傾聽,是一個人能力的反應、素質(zhì)的體現(xiàn)、品質(zhì)的外露。傾聽,是口語交際的第一步,傾聽別人講話是尊重他人,禮的一種表現(xiàn)。缺少傾聽的口語交際算不上真正的口語交際。學會傾聽是小學生獲取信息,提煉信息,交流信息的有效途徑。學會傾聽作為一種習慣和意識,必須努力培養(yǎng)。因此,口語交際教學要教會學生善做“傾聽者”,在別人說話時,安靜、耐心、專注、謙虛,不隨意打斷別人的話語,明確說話者表達的意思,并及時作出應對。這樣聽清楚了聽明白了,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橋梁,才能提高“說”的質(zhì)量。
三、抓住課堂進行滲透說話訓練
每個單元中間安排的口語交際,在口語交際教學中起著拋磚引玉的作用。教師在上新課前,要認真鉆研教材,充分激發(fā)學生交流的欲望和激情,讓學生“多看”、“多想”、“多說”、“敢說”,在師生的互動之中充分提升交際能力。
1、培養(yǎng)學生說話的興趣,激勵學生大膽說話,獨立說話。
學生都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同時也有渴望表現(xiàn)自己的心理愿望。但由于面對
一大群人,他們的內(nèi)心就會變得忐忑,就容易變得怯生生的,想說又不敢說,
這就要設法在說話訓練中選擇一些貼近學生生活、富有童心、童趣的內(nèi)容作
為訓練學生說話的材料。老師要適當?shù)乇頁P說得好的學生,說不好的學生要
多多鼓勵,不要打擊他們,這樣學生就在不知不覺中敢說、愛說了。聽的注
意力也更集中了。對聽說產(chǎn)生了興趣,才能在大量說話實踐中學會說話。
2、創(chuàng)設情境,盡情表演“說”
教學詩歌、古詩類的文章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詩歌類、古詩類的文章畫成一幅簡單的圖畫,改寫成優(yōu)美一段句子,并且鼓勵他們充分發(fā)揮想象將文字說得生動、具體。教學有大量插圖的文章時,可以讓學生在插圖處進行仔細觀察,將這幅插圖說得詳細具體。教學語句含義深刻的文章時,可以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將句子的意思表達出來
3、利用聽話訓練,進行說話訓練。
利用聽話進行說話訓練是教學中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只有聽得清楚、細致、準確,才能說得全面、周到、深刻。學生一旦養(yǎng)成了良好的聽話習慣,說話教學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結合書本上的插圖,進行說話訓練。在小學低年級學段,有許多插圖。教學這些圖畫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說出這些圖畫的內(nèi)容,通過直觀的、形象的畫面,不知不覺地訓練孩子們的說話說話能力。
5、在識字、組詞、造句中訓練說話。
在識字、學詞、學句的訓練中抓住說的訓練。如教“好”字時,先讓學生說音節(jié)中的聲母是什么,韻母是什么,其次說結構。左邊是什么,右邊是什么,部首是什么。第三把這個“好”字組成詞,并用你組的這個詞說一句話。這樣由字到詞,由詞到句不斷訓練,日積月累,學生的認字能力,造句能力,說話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6、結合課文訓練說話。
課文是訓練說話的依據(jù)和主要內(nèi)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識字,識詞,通過朗讀課文內(nèi)容,知道要認識的字出現(xiàn)在那里,是什么意思,然后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這樣從字、詞、句、段、篇的訓練過程中,使學生知道不同的字、詞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表達的意思不同。
四、樂于表達提高交際能力
要使學生樂于表達,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當走近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學生。要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首先必須了解他們關心的是什么,進行口語交際的時候,就可選擇學生最感興趣的內(nèi)容。比如小學生非常愛看《喜羊羊和灰太狼》,這個時候可抓住學生這個興趣點,讓學生說說:你最喜歡動畫片里的哪個人物,為什么喜歡他?能不能把這個小節(jié)的故事情節(jié)復述一遍?由于內(nèi)容貼近學生,學生有話可說,就容易激發(fā)他們與人交流、溝通的欲望。
總之,口語交際是訓練學生聽、說能力,規(guī)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因此交際中的話題選擇與教學應以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為目的。因為,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是活潑好動的,語言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chǎn)生的,言語的發(fā)源地是具體情境,教師的話題選擇與教學應該以促進學生語言的發(fā)展為前提,從而促進學生語言的發(fā)展,激發(fā)學生的口語交際興趣,不斷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另外,學生養(yǎng)成優(yōu)良的口語交際素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口語交際教學中,語言習慣的養(yǎng)成內(nèi)涵是極為深厚的。不僅要通過口語交際課,還要通過閱讀課、習作指導課、語文綜合性學習、語文課外活動乃至日常的學習與生活,讓學生在常態(tài)下受到切實的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