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雄飛
【摘 要】化學學科是重要的自然科學學科,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有意識的滲透美育,承載美育,是當前教師需要關注到的地方。化學中的美是包括化學物質、結構及變化美;化學裝置、語言、實驗美,以及化學器械美等多個方面的。在教學中,通過提高教師科學素質、制定完美的教學計劃、轉變教學手段等多個方面,全面實現(xiàn)化學教學中美育的滲透功能,推進教學的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化學;化學教學;美育
前言
在當前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需要關注到對學生的美育。美育工作能夠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提高,從另一個方面激發(fā)學生化學學習的興趣,進一步推進化學教學的全面發(fā)展。在當前教學中,教師需要關注到學生的成長,全面挖掘教材中的教學內容,尋找到學習中的美點,并且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當前高中化學教學中,進行美育滲透,是新課標下教學工作需要探尋的道路。
一、高中化學教學中的美育及其在教學中的意義
高中化學教學是當前高中重要的自然科學學科,不僅是要教學生基本的化學基礎知識,更要幫助學生樹立科學思維,培養(yǎng)學生科學審美意識。在當前高中化學教學中,經(jīng)過深入的挖掘,可以發(fā)現(xiàn)化學中蘊含著許多美,筆者對此進行概括,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化學物質、結構及變化美,化學的學習更多都是針對微觀世界的,這些微觀粒子構成了我們眼前的世界,卻有著自己的不同結構、不同連接方式,構成了獨特的美。發(fā)現(xiàn)化學裝置、化學語言、化學實驗的美。每一根試管、每一個瓶子、每一盞酒精燈都有自己獨特的造型,這些都是化學美的表現(xiàn)。不同化學物質擁有不同的顏色,能夠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這些都是需要去發(fā)現(xiàn)的,當學生習慣并認可這些公式,自然而然的對化學會產(chǎn)生熟悉以及興趣。化學獨特的公式,如同它獨特的密碼,有著自己獨特的平衡,與數(shù)學公式有很大不同,這就是屬于化學學科的美。
除了這些之外,化學學科還有自己的化學史、化學美學論等,這些內容盡管在學科教學中似乎與教學目標相去甚遠,但卻是內化在學科內,能夠對教學產(chǎn)生積極影響的。在當前化學教學中,教師充分挖掘這些美,并且能將這些美運用于課堂教學中。在教學的組織過程中,教師也要適當關注到板書美、動作美、語言美等多個方面,能夠全面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成長。
在當前高中化學教學中,發(fā)現(xiàn)化學美,并且將這些美滲透于教學中,具有如下積極意義:
其一,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對化學的美產(chǎn)生關注的時候,就意味著對化學學科的學習已經(jīng)透過了表面,進入到內在的體味了。在這樣基礎上的化學教學,不僅能使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化學的學習中,還能幫助學生樹立化學意識,還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化學探索興趣,激發(fā)學生進行自覺的探索與發(fā)現(xiàn)。在當前化學教學中,教師利用對化學中美的把握,能夠進一步推進化學學科的發(fā)展。
其二,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在當前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精神,能夠更進一步的實現(xiàn)教學的突破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自覺的科學意識,包括對待事物求真務實、勇于實踐、追求真理等,這些都是高中階段學生需要具備的素質。因為此時期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但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關注到學生的成長,助力學生的成長,這也是當前教學中需要關注到的問題。對學生科學知識的培養(yǎng)意義,遠大于教學生基礎的化學知識,是化學學習升華到一定程度的產(chǎn)物,能夠對學生未來的成長產(chǎn)生重要影響。
二、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美育的具體策略思考
(一)樹立科學的教學思想,關注教育理念
在當前高中化學教學中,要想滲透美育,首先就要對教師的教育觀念進行一定的調整與轉變。在當前教學中,教師需要關注到的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學科教學的意義在哪里;其二就是該學科能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做出什么樣的貢獻。具體到化學學科,在學科教學展開之前,要有自覺的教育意識,而不能將教學的目光停留在當前的對學生的知識灌輸上,更不能是盲目的為了高考而教學,還美其名曰為了學生的未來發(fā)展。
在當前教育發(fā)展下,教學工作的目標及發(fā)展放線主要有兩個方面,分別是終身教育和素質教育,其中素質教育是我國自80年代教學改革下提出的。在素質教育之下,我們追求德智體美的全面發(fā)展,而美育恰好是其中之一。在終身學習理念下,教師要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去學,以及學習的意義,而發(fā)現(xiàn)化學中的美,增強化學學習的人文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提高教學效率,尋找到教學的特點所在,這也是當前教學中需要關注到的問題。
(二)全面提高教師的素質
盡管新課標發(fā)展下,教師已經(jīng)不再是課堂教學的核心,但是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學習的引導,做好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尤其在高中階段,學生的成長進入到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發(fā)展階段中,這對于教師而言有著積極的影響,能夠全面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實現(xiàn)教學的全面發(fā)展。在當前教學中,教師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質,能夠在與學生的交流中實現(xiàn)自身教學的突破及發(fā)展。
在當前教學中,教師素質的提高,首先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知識,無論是比較復雜的理論知識,還是程序繁瑣的化學實驗,教師不僅要能夠信手拈來,還要表現(xiàn)的游刃有余,因為只有熟悉才能產(chǎn)生美感,才能全面推進教學的發(fā)展。其次是發(fā)現(xiàn)美的能力,深入挖掘教材中有關美的知識,如教材中不同物質的結構的美,同樣分子不同結構組成的不同物質的獨特結構美,化學物質的顏色美,甚至化學教材的設計美,都需要教師做出哦岸段,進行篩選,實現(xiàn)教學的突破及發(fā)展。最后是語言表達能力,作為教師最終能將課程講解給學生,依靠的還是語言的表達,作為化學教師,盡管化學學科本身具有嚴謹性,教師還是要盡可能的將自己的講解語言進行修飾,增強語言的趣味性以及邏輯性,使學生能夠根據(jù)語言的發(fā)展提高教學效率,實現(xiàn)最終的成長。
(三)豐富課堂的教學方式
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的豐富課堂的教學方式,使課堂本身的吸引力逐漸增加。在教學中,教師要考慮到信息技術的全面發(fā)展,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化學學科離不開實驗,但是并非所有的實驗都可以通過課堂演示進行展示的,且展示的效果及清晰度也總是不盡如人意,而采用信息技術作為輔助,能夠幫助教師解決這一問題,學生通過教師錄制的學習視頻以及教學內容等,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實現(xiàn)教學的突破發(fā)展。化學學科所研究的微觀世界,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用眼睛難以看到的,但是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夠將這些粒子運動、結合等都有效地表達出來,全面提高教學效率,是當前教學的有力助手。
另外,需要教師關注的就是實驗的部分,化學學科本身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內容,在教學中關注到理論發(fā)展與實踐相結合,也是為課堂整體的美感進行服務的。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滿足學生對實驗的要求,盡可能的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引導,使學生認識實驗的全過程而不是亦步亦趨的追隨著教師,這也是當前化學教學中需要關注并處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整體而言,在當前高中化學教學中,要想滲透美育,就需要從教學思路、教學方式、教學環(huán)境等多個方面展開討論。美育教育沒有固定的重點、難點,甚至沒有固定的形態(tài),是需要由教師引導學生逐漸深入的去探討與發(fā)現(xiàn)的。挖掘課堂教學的美的環(huán)節(jié),增強學生對美的感知力,是當前高中階段化學教學中滲透美學教學的重要內容及方式,需要全面提高教學效率,實現(xiàn)教學的突破及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孫志寬.化學教學中的美學初探[J].化學教學,1990.17(3):12—14
[2]蔣文俊.如何在化學教育中貫穿人文精神[J].化學教學,2001.18(7):71—72
[3]智慧世界的追尋——科學美育[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