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艷
摘要:學習過程中最需要也最重要的就是學習計劃,教學也不例外。教師通過教學,幫助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那么高效的學習方式也正是學生所渴望的。因此,教師通過對教學策略的設計,能更清晰,更明確的對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中英語;學習需求;教學策略
一門語言的學習其實并不容易,如果想對英語知識點簡單的進行了解,一般的學習方法是可行,但對于要經歷考試的學生而言,對英語的深入學習是必要的。那么這一門生活的藝術,學生要想學好,就需要教師高效的教學傳授與引導。高中英語教師要根據英語當前的考試要求、社會需求,制定具體的教學方案,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服務。
一、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出發
哲學中最常用的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對癥下藥,也是教學過程中最為有效地教學方法,教師除了根據自己的主觀和邏輯思維進行教學設計以外,還要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更好地達到師生合作教學的方式,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
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出發,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有興趣去探究自己所欠缺的,想要獲取的知識。另一方面,也是讓教師與學生進行思想上的溝通,了解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更好的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案,也是對自己教學能力的一種提升。
那么如何知道學生的學習需求是什么呢?教師要多與學生進行教學過程中的溝通與交流,利用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點,進行導入,達到與學生的情感共鳴。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特性,以及學生的英語基本水平,將學生進行分類,結合學生的共性需求,作為教學過程中的內容輔助,在講解基本知識點的基礎之上,分析學生的學習需求興趣所在,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
通常而言,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最為欠缺的就是詞匯量和語法點,而大部分學生所迫切希望提升的作文成績,也正是以這兩項作為基礎的,掌握了詞匯,對于英語的學習也就方便快速了許多。因此,教師可以利用聯想記憶法,幫助學生掌握英語單詞學習的技巧,同時在單詞學習記憶的過程中,穿插簡單的語法知識點,一方面,不至于讓學生一直學習一樣東西感覺枯燥,另一方面,幫助學生學習的層次擴廣,便于學生的學習。
二、考綱要求
英語的學習知識點廣,且題材眾多,所涉及的內容也是豐富多彩,因此教師的教學策略設計,不能單單依據自身的思維邏輯,要理清英語教材學習的考綱要求,掌握考綱規定的基本考察點。
雖然英語的主要教學目標,是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的提高。但教師要站在基本的立場上,明確當前教師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提高英語成績,從容的上考場。
除了教材上基本的知識點外,教師要根據考綱的相關要求,及時的進行知識點的補充,同時教師要明確,英語考試的部分內容是超綱的,教師同樣不能放棄,要根據實踐經驗,結合熱點話題,總結出編寫者的觀點態度,針對常設考點的地方,進行詳細的研究講解。
三、英語的學習方法
一般而言,某一課程的基本學習方法,都是由教師提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熟練操作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在磨合中獲得基本知識。雖然教師教授的方法是行之有效,但是這些方法基本是在教師自己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對于沒有實踐經歷過的學生而言,并不容易理解,甚至容易被繞暈。那么這種情況下,就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提升慢,甚至難以提升。
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引導,讓學生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英語方面的練習,雖然在前期,這種探尋的過程會很枯燥,使學生覺得復雜,但是學生一旦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那么學習起來就會事半功倍,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多下工夫,一旦攻破難關,后面的其他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其次是語法的學習問題,雖然英語的語法內容比較多,也較為復雜,但是只要找準訣竅,就會發現并不難。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勇于解決問題的信心,英語的語法簡單化的概括起來就是公式的組成,主謂賓、主系表。學生在學習詞匯的同時,除了記住單詞的意思,對于單詞的詞性,也要有明確的把握,這樣才方便于英語語法的學習。
那么學生在大概掌握了英語詞匯,和少部分的語法時,教師也不能方式,要讓學生明確學習這些基礎知識的目的,將英語詞匯串聯起來,構成連貫通順的英語句子,更好的運用英語知識點。不但要考試中交出完美的答卷,更要將英語融合到生活中,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英語的知識點繁雜,其學習的技巧也是多種多樣的,讓學生在短短的時間內全部學會也是不現實的,教師要有側重點,根據教學的基本內容和考綱的要求,選擇較為高效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的英語學習。
英語的短文通常都會以直接的開門見山的方式,切入話題,圍繞中心句展開話題討論和敘述。而短文的結尾也經常會以總結作者觀點的方式結束,這些觀點通常表示作者自己的態度和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發現其中潛在的方法技巧,或者直接點出,讓學生在實際的練習當中,加深印象。
四、教師的教學方式
教師的教學一定是依據教師自身的思維邏輯和考綱要求進行的,但是在過程中,部分教師習慣于只依據這兩項進行教學,而忽視了學生自身的學習需求。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不能高效的完成教學任務,也不利于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
因此教師要經常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在不斷的溝通中,改變教學計劃和最基本的教學方式。利用簡單高效的方式,切入學生的思維,達到與學生的思維共鳴。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改變教學方式,根據不同學生的興趣點,將學生分為固定的小組,共同探討自己所喜歡的英語知識點,在教師的引導下,共同設計出相關的話題,從學生自身的思維出發,把自己所感興趣的點傳達給別人,構成一種知識點共享的高效學習。同時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共同探討英語學習的問題。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要注意口語的運用,小組間經常性的利用英語口語進行交流,將英語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中,提高自己的英語學習成績。教師也要分配相應的任務,讓同學們自行探究,培養學生自己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不懂的地方進行小組討論,提高學習效率。
五、結束語
英語的學習并不容易,因此教師要及時的與學生進行溝通和問題的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結合英語學習的相關技巧,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英語知識點的學習,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提高學生的總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