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義
摘要: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是我國培養幼教的重要專業,所以,在培養高素質幼兒教師的過程中,要注重對教學進行深入探討,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學習效果。本文主要研究了物理課程與學前科學教育活動設計課程的整合優化的具體措施,提出了相關的整合優化的對策,供今后的教育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學前教育;物理;教育科學活動;設計課程
毋庸置疑,當前學前教育專業尚存許多問題,其中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沒有融合其他的教育知識,所以,進一步做好物理課程與學前科學教育活動設計課程的整合優化,也是極為有意義的。
一、物理和學前科學活動設計進行整合的必要性
教育部在2001年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幼兒五大教育領域之一?當今的幼兒科學教育不再是傳統的傳授知識?訓練技能,而是要通過幼兒自主的探索活動去發現和學習科學,在有趣的科學活動中養成熱愛科學的情感,在生活?游戲和與大自然的親近中認識世界,這正是科學教育目標?因此,作為今后從事幼兒教育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來講,科學素養的高低?科學教育教學能力的好壞決定著這些“準幼兒教師”今后能否有效地履行幼兒科學教育職責,并實現其教育目的?幼兒師范學校的科學教育課程體系直接影響到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整體科學素養和科學活動的教育能力,而對高職專科學校來說,科學課程設置最關鍵的兩門課程就是幼師物理學和學前科學教育活動指導?
二、當前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設置結構不合理
在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五年一貫制”模式的課程設置中,雖然對三類課程進行了整合,但也存在著一些不合理的做法。一是大量壓縮了公共基礎課程(尤其是文化基礎課)的課時比例,減少了公共基礎課的科目數量。如有的學校甚至將公共基礎課的課時比例減少到不足30%,完全或部分刪除了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等科目。
(二)學科課程缺乏統一標準
教育類課程開設的科目相對較少,涉及幼兒心理發展、學前教育學、學前衛生與保健、家庭教育學、幼兒園活動設計與指導等基本課程,不再開設分科的教法課,各學科只是粗略地介紹一些簡單的知識結構和原理,內容片面、膚淺。總之,在“3+2”模式中,學生的文化素養相對較高,而教師的專業素養卻相對較低,難以滿足學生將來工作的需要。
三、課程整合對學前專業科學教育的重大意義
物理教學的本身是為了提高幼師學生科學文化素養,使其具有在幼教工作中處理與物理學相關問題的能力。物理課程以及其他基礎課程的學習作為學前科學教育活動設計課程的文化基礎,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中怎樣把握它們之間關系,讓物理等基礎課程不在“難學”,讓學前科學教育活動設計不在受到基礎知識匱乏的局限。
(一)在物理教學活動中,創設各種環境,結合幼兒園的教學模式,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運用物理規律的解釋生活現象的能力
在幼師的物理教學中切記不能按照高中的物理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講解物理的基礎知識和規律時,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釋身邊的物理現象、解決常見的簡單的物理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應把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活動教材中涉及到的物理學知識作為切入點,使學生感覺到學習后有“用武之地”。如春夏秋冬、雨雪霧霜和熱學知識結合起來;天狗吃月亮、會變化的影子、神奇的顏色和光學知識結合起來等,引導學生分析其中的原理和規律,為以后幼兒科學教學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
在教學實際中,經常聽到學生說“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可見我們的物理課堂除了教授物理知識以外,還得幫助學生提高“教學”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自己的課堂基本功的體現,以此來為學生做示范。同時在學生進行見、實習活動時,要求學生觀摩幼兒園科學活動的教學過程,回學校后通過模擬幼兒園課堂,讓學生以幼兒園教師的角色,把課內所學知識用通俗、幼兒容易接受的方式表達出來。
(二)在科學教育活動設計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活動設計教學和學生需要掌握物理等基礎文化知識相結合
在學前科學教育活動設計教育中,教師往往比較重視這門課的專業知識和教育學及心理學方面的知識,而忽略了在教育過程中要用的文化基礎知識。而擔任這門課教學的教師一般都是具有教育學和心理學背景,在教學中,默認學生的文化基礎知識已經掌握好。而實際上很多學生在完成活動設計時,往往缺乏的就是某些文化知識。
擔任科學教育活動設計的教師應不僅自己要注重掌握教育中需要用到文化知識,同時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提醒學生,在做活動設計之前,一定要通過復習、查閱等手段掌握好需要用到的相關文化知識。
(三)改變原有的課程設置,整合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實踐課程,使之相輔相成
要徹底解決現有文化基礎教學以及科學活動設計教學中面臨的困難。就必須優化現有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以此來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整體科學素養和科學活動設計的教育能力。使學前專業的學生能夠在幼兒園科學教學中,根據實際設計出合理的科學活動來幫助幼兒園的孩子認識科學、學習科學、激發他們探索科學的熱情。比如,幼兒的孩子會告訴老師“老師,我牙疼”,這時老師就應該告訴小朋友“牙疼是因為有齲齒了,我們一定要注意保護我們的牙齒”,孩子又會問“老師我們怎么會有齲齒呢?”這個時候有經驗的幼兒園老師就會利用白醋、雞蛋做“蛋變軟了”的實驗引導幼兒尋找答案。
我們的課程設置應該綜合考慮怎樣將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實踐課程有機整合。使學生通過專業課程(學前教育學、心理學等)了解兒童的身心發育;通實踐課程(見習、實習等)了解兒童實際生活和學習環境;通過基礎課程掌握好必備的基礎知識。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提高唯有做好了物理與學前科學教育活動設計課程整合工作,才能夠更好的學習學前專業的各類知識,才能夠把握學前專業活動設計中的要點,從而提高物理與學前科學教育活動設計課程整合優化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張俊.幼兒園科學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58
[2]華紅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前科學教育活動設計淺析.常熟理工學院學報(教育科學),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