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琨
摘 要:跨界演唱普遍存在于我們當今的文化生活,它的存在體現了人們對多元音樂文化的需要,也證明了各類聲樂藝術是互相協調的,更代表了歌唱者扎實的演唱功底以及綜合素質。但是目前高師的聲樂教學因為受傳統音樂教學形式的影響,教育出來的學生表演歌唱能力單一。本文通過對高師聲樂教學的深入分析,對高師聲樂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革提供一些見解。
關鍵詞:跨界演唱;高師;聲樂教學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1-0235-01
聲樂中的“跨界”通常可以理解為演唱者兼備美聲、通俗以及民族等多種音樂風格的演唱能力。跨界演唱比較成功的歌唱家有吳碧霞,被人們稱作“中西合璧的夜鶯”,她可以演唱美聲、民族和通俗三種不同聲樂風格的歌曲。人們對于音樂上的“跨界”演唱各抒己見,有人覺得“跨界”表現了演唱者具有全方面的綜合演唱素質,深厚的演唱功底以及較強的歌曲藝術表現力①。但也有人覺得“跨界”演唱不容易掌握某一種風格的精髓,不能表現音樂作品的精華。但筆者覺得高師聲樂教學的確很有必要,教育具有“跨界”演唱方面能力的人才,需要改進傳統音樂教學,讓學生習慣基礎音樂教學。
一、高師學生的演唱才能
高師聲樂傳統的教學方式,造成了學生綜合素質低,演唱技巧單一。有目共睹,專業聲樂院校的學生也許在某一方面的演唱能力高超,畢業后走音樂演唱的道路。而高師的聲樂教育目的是為基礎聲樂教育培養人才。所以,高師音樂教育也一直極其注重教育學生“一精多能”②。但是實際上,很多課程的教學又不由自主的重復了傳統音樂院校的道路。所以很多學生從接觸學習聲樂開始,或者唱美聲、或者唱民族。學生上大學后,也都基本跟隨一位教師,盡管其中不乏有很多學生具有一定的演唱才能和水平,但演唱技能較單一,與高師音樂教育培養音樂人才的目的不相符。高師音樂教學內容通常就是完結某個聲樂作品,但這些作品通常是注重技巧、功能的專業聲樂曲目,不符合學生日后實際工作。一方面大部分學生是為了考大學在高中才開始學習音樂,條件一般,所以很難實現專業的水平。另一方面,只有極個別專業特別優秀的學生能走演唱的道路,其余學生主要還是從事音樂教師職業。所以我們覺得高師聲樂教學在培養學生學習音樂基本方法和技巧的前提下,更應該學習各種音樂專業的基本特點,以及讓學生掌握使用自然的聲音進行演唱。
二、打破演唱的界限,拓展演唱能力
一直以來,高師聲樂教學有個誤區,把聲音分成美聲和民族兩種唱法。長此以往,就導致學生羈絆在某一種唱法,而忽視其他的演唱風格。很多學生盡管唱過許多外國歌劇,但是卻不會唱自己民族的歌曲。所以筆者覺得高師聲樂教學要進行改革,改變唱法的界限,不要將學生禁錮定位,而是要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相關師范性特點,依照聲樂教學的特點進行教學,鼓勵學生學習各種風格音樂,提升他們的演唱能力以符合未來他們的工作。“跨界”演唱無論是從聲音還是技術上都是能夠實現的。關于美聲、通俗以及民族等不同唱法,不過是一種音樂模式。無論哪種唱法發聲都是聲音的藝術,都是我們進行情感表達的一種方式。“跨界”演唱并不是偶然,而是音樂發展的必然趨勢,例如:在之前出現的“美通”“民通”“民美”等,雖然這些唱法不過是人們按照歌曲的特點擬定的一個稱呼,但卻說明了各種唱法是相互聯系相互融合的③。只要與發聲規律相符,美妙動聽的聲音,都可以得到人們的認可,主要在于演唱者依據怎樣的歌曲風格選擇合適的演唱模式。人完全有可能掌握不同的演唱方式來表現各種風格的音樂作品。高師聲樂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綜合素質,提升學生的演唱能力,跨越唱法的界限,找到高師聲樂教學的道路。
三、“跨界”演唱更能順應基礎音樂教學
基礎音樂教育的革新加快了我國音樂事業的發展,并因此出現了許多新的教學理念。翻開中小學音樂課本不難發現其中包含了各種不同歌唱形式的歌曲。如《我的太陽》、《長江之歌》屬于美聲歌曲,《茉莉花》、《我們新疆好地方》、屬于民族歌曲,還有《同一首歌》、《東方之珠》就是通俗歌曲以及許多真聲演唱的兒歌。這就要求教師要具有各種演唱能力以及能夠靈活運用,以此適應基礎音樂教學。許多音樂教師在教學時千篇一律,再由于接受基礎教育學生學習的是普通音樂,對學生專業要求不高,所以,更需要用基礎音樂教學的方式進行教學,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內容要多種多樣。同樣不同風格以及韻味的歌曲,要盡可能的根據歌曲的特點使用不同的唱法來展現歌曲的魅力,增加學生學習聲樂的興趣。高師聲樂教學要從基礎音樂教學的實際出發,要盡可能的改變當前高師音樂教育方式以適應基礎音樂教學,培養具備各種演唱能力的音樂人才。
“跨界”作為音樂教育不可回避的一個問題,高師又是培養學生基礎音樂的地方,需要培養可以“跨界”演唱,具有多種聲樂演唱技能的音樂教師。希望高師聲樂教學能夠改變觀念,從實際出發,建立一套可靠的聲樂教學體系。雖然當前高師聲樂教學依然存在著許多問題,但培養“跨界”演唱技能的基礎聲樂教育人員為高師音樂教學改進提供了全新思路。
注釋:
①曾崢.通過跨界演唱現象引發的對聲樂教學的思考[D].西安:西南交通大學,2016.
②趙麗娜.高師“跨界唱法”聲樂教學探索[J].四川戲劇,2016(08):167-169.
③陸彥.關于高師聲樂教學改革的相關思考[J].黃河之聲,2016(19):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