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聰
摘要:情感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充分考慮認知因素的同時,充分發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以完善教學目標、增強教學效果的教學。課堂教學中應用情感教學方法,需要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充分認識和考慮認知因素的同時,善于思考與運用人的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以此實現自己的教學目標,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 情感 作用
長期以來,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有兩難:一是,概念、觀點較為抽象、枯燥,與初中生的年齡和心理有一定差距。二是,社會上的某些重金錢、功利、講實惠的誘惑,重經濟利益輕思想品質培養的影響,導致學生輕視思想政治課的學習。家長、學生普遍不重視,個別教師抱著“你們不愿學,我也懶得教”的思想,把這門課的學習僅僅當成了學期末、中考、高考的應付考試,背背了事,大家都感覺思想政治課真是越來越難講了。如果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情感教學方法,不管是講概念還是原理,如果注意寓理于情,就會使抽象的理論閃耀出情感的色彩,增強學生對政治課的濃厚興趣,而且在講課中,教師以飽滿的情緒,旺盛的精力講授每節課,注意語言的抑揚頓挫。學生們的情緒隨教師的語調而變化,必然使教學內容更形象化,更加吸引學生,有利于學生知識的掌握。
一、情感教學的作用
1.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
可以把初中生培養為具有強健體魄和良好素質的學生,培養成具有正確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學生是教育教學的目標。思想品德教學的宗旨就是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進行培養,有助于學生書里的完成自我提升,有助于教學的完成。
2.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初中是這三個觀念樹立的最佳時期,思想品德著眼于通過內容幫助學習掌握仗取得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促進學生的認知能力,形成學生健康、積極的道德水平。因此,將情感教學運用到初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十分重要。
3.有利于提高教學水平
情感教學可以營造出一個熱烈的學習氛圍,以圖文并茂、形勝形色的方式除去了學生對思想品德學習的排斥,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其次,情感教學可以形成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對教師產生喜愛之情,有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挖掘學生潛力,教學水平將會得到質的飛躍。在一直以來的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由于初中生在心理、年齡、接受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距,并且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大部分只是將注意力集中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嚴重的忽略了學生情感因素的存在,影響了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的高效率發展。將情感教學應用到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中,無論是對師生的情感交流,環視對于學生自我的品質提升都有著深遠的意義。教師應該在思想品德的教育中,用自己切實的態度,認真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的把情感教學應用到教學的進展中。
二、如何開展情感教學
1、教師要有豐富多樣的語言表達藝術
語言是人類交往思想感情所不可缺少的工具。語言是一種藝術,同一語言用不同的講法,可以使人們有完全不同的心理感受,也會產生出截然不同的效果。
教學過程是師生雙方情感交流的過程,是師生互動的過程,是學生知識和理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環節。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生的積極活動是連接語言和思維的橋梁”。“求知興趣的首要和頭一顆火花,包含在教師對課堂講解材料,對被分析的事實采取的處理方法之中”。“教師的言語素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這要求教師要有較好的語言素養和語言表達能力。傳授教材內容時,恰到好處地付之以情感語言,靈活地掌握語言的輕重緩急,或輕快舒展,或緊張急促,或慷慨激昂,或低沉莊重。這樣使語音鏗鏘有力,語調曲折跌宕,節奏抑揚頓挫,以教師之情動學生之情,撥動學生的心弦,使師生之間產生情感共鳴,形成感知教知的最佳效果。如果一個思想品德教師缺乏良好的語言素養和表現力,而是機械生硬,平鋪直敘,一個頻率地講課,定會使學生大腦活動功能受到抑制,產生沉悶、呆板、厭倦或不耐煩等消極情緒,課堂上要么昏昏欲睡、死氣沉沉、一問三不知;要么心不在焉東張西望,甚至故意講話搗亂等。因此,思想品德教師應該具備較高的語言素養和表現力,來表達課文內容和內心的情感,讓全體學生在45分鐘內始終保持積極的思維和情緒體驗,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2、教師善于從教材和學生實際出發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的情緒和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景下產生和表現的。我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就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生求知欲的一種內在力量,是促使學生智能發展的動力。誠然,思想品德課教材本身較為抽象、難懂,既沒有詩歌、散文的聲情并茂;也沒有音樂的悅耳動聽;更沒有美術作品的詩情畫意……,但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要我們認真分析和研究具體的教學任務、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有選擇地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就能為學生創設感知教材的種種有效環境,形成良好的情緒體驗。如教學電影、電視、幻燈等可以打破時空界限,為學生設置直觀形象的情境,展示出一個個栩栩如生的生動畫面,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生動、形象、真實的故事、案例,能使學生以趣入境,容易激起學生思維的興趣和動機;音樂、詩歌能起到以情入境,渲染氣氛、深化課題、調節大腦和情緒、激發學生心靈的情感,受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寓言、漫畫、典故、諺語、幽默小品等能喚起學生以奇入境,產生好奇的心理情境,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和求知欲望的升華;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能巧妙地設疑提問,又能達到以疑入境,勾起學生的懸念,形成疑惑、矛盾的心理,從而激起學生迫切釋疑解惑的求知思維,使課堂教學任務順利而有效地完成等等。可見,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教學教師應盡力做到生動、形象、有趣、含情、幽默,不失時機地創設情境,形成輕松、愉快、民主、平等、溫馨、和諧的氛圍,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其景。長期陶冶感化,才能使我們的教育對象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型公民。
總之,在知識發展迅速的今天,我們必須緊跟社會的發展,把情感教育充分的應用到初中的課堂中去,努力把傳統的教育與現代化情感教育融合,不斷地提升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學領域的進步。在情感教育的過程中,注定不會一帆風順,但是相信在我們教師的努力指引下,學生的能力會不斷增加。
參考文獻:
1、劉淑芬.初中生責任教育現狀調查及分析[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
2、王立輝.初中思想品德課交往教學方法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