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 薛濤 趙金萍 楊曉星 戴曉暉
摘要 高校教學秘書是高校教學管理過程的關鍵基礎執行者,教學秘書的能力素質直接決定教學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提高教學秘書的工作能力,對于教學秘書科學有效的評價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基于勝任力模型對教學秘書績效進行評價,基于勝任力模型評價契合了教學秘書的角色定位和崗位特點,使教學秘書的評價具有科學性和有效性,教學秘書績效評價模式可以為教學秘書的選拔、培訓和考核提供了有效方案。
關鍵詞 教學秘書 勝任力 績效評價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6.013
1對高校教學秘書在教學管理過程中評價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高素質、高質量人才的使命,培養高素質、高質量人才關鍵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而教學管理工作是促進聯系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橋梁,教學管理工作在高等教育中起到關鍵的作用,教學秘書在教學管理工作中的是最基礎、最前沿的執行者,其素質能力顯得尤其重要。當前,隨著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精英教育逐漸轉化為大眾教育,高校教育新形勢的到來,使高校教學管理工作迎來了新的挑戰,同時,對教學秘書能力素質提出了新的考驗。所以高校教學秘書隊伍需要專業化、職業化以適應新形勢下的教學管理工作。優化教學秘書的整體素質,需要根據教學秘書的角色、工作特點及業績進行綜合評價,有助于激發教學秘書的工作熱情,并且對于教學秘書隊伍選拔、入職培訓、考核、今后發展等環節起到關鍵作用。
2當前高校對教學秘書評價的現狀
當下在高校中對教學秘書的評價主要以傳統形式存在:
一是從德、能、勤、績、廉四方面進行考察評價。這種評價模式根據教學秘書日常工作,多以打分形式存在,主要是將教學秘書考核分為德、能、勤、績、廉四部分,每部分需要評價指標,每個指標劃分優、良、差幾個等級,這種評價模式沒有對教學秘書獨有的角色及崗位特點進行科學的分析,其評價結果未能體現教學秘書角色、崗位特點及性質,達不到教學秘書科學合理的評價效果。
二是利用業績指標進行評價模式。王煥云借用以業績指標為基礎的評價方法,采用可以量化的、能夠直接反映目標實現程度的業績指標體系,其中包括已完成工作的數量、質量、時間以及成本。按照此設立的業績指標體系是一系列獨立、相關,并且可以測定及評估,能夠比較完整地描述評價對象的崗位職責及其業績各個方面的重點因素,。該種評價模式只能夠體現對于教學秘書崗位的特點,對教學秘書工作進行優劣評價,但是對于教學秘書的發展領域、發展優勢、發展規劃缺乏關注。
三是利用任職資格的評價模式。已有文獻顯示,這種評價模式目前主要用在教師、輔導員的評價中,是通過教師、輔導員所從事工作所需要的相關知識和技能進行評價,反映了學校高校人才培養目標對教師、輔導員崗位的任職行為能力的基本要求。關于任職資格評價模式的關注點從結果轉向了評價對象自身任職能力。對評價對象的知識、技能有了顯著的要求,缺少對評價對象內在或者深層次的關注。
3基于崗位勝任力模型高校教學秘書績效評價
3.1高校教學秘書績效評價
“績效”是包含成績和效益的意思。績效是指固定時期內投入和產出情況,投入是指人力、物力、時間等物質資源,產出是指工作任務內數量、質量及效率等方面的完成情況。績效具有多維性、多隱性、動態性的特點,績效不僅僅是工作結果、行為、能力的某一個方面。目前的觀點是將結果導向與行為導向進行綜合,績效是指一系列可見、可感的具體行為,以及通過這些行為而產出的成績或產生的效果。所以績效評價是指對從事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行為和結果進行測量的過程,是一個用已制定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來評價工作人員周期內的工作績效,評價結果反饋給被評價人的一系列過程。
3.2教學秘書崗位勝任力模型
3.2.1勝任力概述
“勝任力(competence)”這個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學David.Mc Clelland博士于1973年正式提出,相關文獻報道勝任力是指從事相同工作中卓越成就者與表現平平者區分開來的個人的潛在特征,它可以是動機、特質、自我形象、態度或價值觀、相關領域知識、認知或行為技能可以顯著區分優秀與一般績效的個體的特征。
3.2.2教學秘書崗位勝任力模型
(1)勝任力模型。勝任力模型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Mc Cle-lland博士提出的勝任力冰山模型(the Iceberg ModeD。勝任力冰山模型包括五個維度:知識及技能、社會角色、自我形象、個性及品質、價值觀及態度,冰山模型包括“水面上”和“水面下”兩部分。“水面上”部分包括知識及技能是可觀察、評估,比較容易改變的特質,通過學習、培訓能夠得到明顯的提升,即基礎性的勝任力,“水面下”部分包括社會角色、自我形象、個性及品質、價值觀及態度不易評價、改變或者發展的特質,即鑒別性的勝任力,但是對于績效評價至關重要。
(2)教學秘書崗位勝任力模型結構。前期筆者根據冰山模型、教學秘書崗位特征及采用各種研究方法構建了教學秘書崗位勝任力模型。教學秘書崗位勝任力模型包括3個維度知識技能、職業態度、個性特質。確定了勝任力要素: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學習能力、分析及處理信息的能力、人際關系處理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團隊合作力、職業責任感、職業認同感、積極主動性、服務意識、自信心、親和力、情緒管理能力等14項要素。
教學秘書勝任力與知識技能、職業態度、個性特質三個維度之間的函數關系為:F=f(x,y,z)=β1X+β2Y+β3Z。其中,F-教學秘書勝任素力;X-知識技能;Y-職業態度;Z-個人特質;β1、β2、β3-X、Y、Z的權重。
①知識技能。知識技能是指教學秘書擁有相關知識,并且具有完成其工作的各項能力,體現了教學秘書對教學管理知識、教學管理過程、教學管理工具的掌握情況。知識及技能與相關因素的關系為X=λ1w1+λ2w2+λ3w3+λ4w4+λ5w5+λ6w6。其中,X-知識及技能;w1-專業知識、專業技能;w2-學習能力;w3-分析及處理信息的能力;w4-人際關系處理能力;w5-溝通協調能力;w6-團隊合作力;λ1、λ2、λ3、λ4、λ5、λ6分別是w1、w2、w3、w4、w5、w6的權重。
②職業態度。職業態度是教學秘書對于其職業責任感、職業認同感、積極主動性、服務意識,由職業內驅力決定,它關系到教學秘書對自我職業角色的認知及定位。職業態度與相關因素的關系為Y=λ7w7+λ8w8+λ9w9+λ10w10。Y是職業態度;w7-職業責任感;w8-職業認同感;w9-積極主動性;w10-服務意識;λ7、λ8、λ9、λ10分別是w7、w8、w9、w10的權重。
⑨個性特質。個性特質是每個教學秘書都有自己的個性特征,在工作中其具有自信心、親和力、情緒管理能力,能夠揚長避短,進行自我完善,有助于工作順利進展。個性特質與相關因素的關系為Z=λ11w11+λ12w12+λ13w13。z是個性特質;w11-自信心:w12-親合力;w13-情緒管理能力;λ11、λ12、λ13分別是w11、w12、w13的權重。
4基于崗位勝任力模型高校教學秘書績效評價
高校教學秘書的工作特點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繁雜性。所以高校教學秘書績效評價理論層面和技術層面與一般教學管理人員評價有所不同,準確把握這些工作特點是理解和實踐以勝任力模型教學秘書績效評價的基礎。
對于被評價者的評價,是按照評價勝任力模型聯系緊密的評價要素各項指標,用層次分析法(AHP法)分別確定相對應的權重。首先以比較或評價的教學秘書為目標,將高校教學秘書工作性質分解成若干組成因素,按照各因素的之間的關系,把它們排成由高到低的遞階層次,建立各個因素之間層次關系,同一個層次的不同因素對于上一個層次某一個不同因素重要性的確定,需要構造兩兩相比較的判斷矩陣,綜合確定重要性:通過矩陣進行運算,得到評價維度層的權重及每個維度的各項要素的權重,建立績效行為評價模型。再次,進行層次單排序及一致性檢驗,進行及次總排序及其一致性的檢驗。最后,結合教學秘書的崗位特點與工作職責,運用訪談法、調查法及專家討論的方法收集績效結果指標,構建綜合的教學秘書績效綜合評價模式。
5基于崗位勝任力模型績效評價的優勢
基于勝任力模型績效評價,對于傳統模式評價模式有很大的改觀,傳統評價模式,通常比較注重外顯得結果,考察方便、直觀,對于工作過程反映當事人的能力和特點的行為表現,缺乏評價。以勝任力為指導的績效評價,高校通過對教學秘書績效評價,將結果反饋給教學秘書,教學秘書通過勝任力的要求明白到本身的強項和短板,對于短板,并且制定職業生涯發展規劃,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培訓,提高教學秘書勝任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