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會平
【摘 要】語文課程的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是發展學生語文素質,促進學生學會交流合作的重要課程,新課改指出,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需要注重閱讀教學,教會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本文試圖探討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如何更有效的進行閱讀教學。
【關鍵詞】新課改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7-0171-01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尚處于義務教育階段,此階段的學生心理發展和生理發展均比較不成熟,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差,因此學生的語文學習需要教師給予及時的引導。教師需要把握學生的心理發展情況,順應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給予學生適當的支持和輔導。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開闊學生的眼界,因此應當得到教師的重視。新課改指出,小學階段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促使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在閱讀中學會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筆者認為,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俗話說,成功的秘訣在于興趣。小學階段的學生心理發展具有可塑性,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需要培養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學生心理上有了對于閱讀的清晰認識,學習起來就更加有效率。因此,在具體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地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愛好閱讀的習慣,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首先,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教師需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興趣容易受到教師教學的影響,也就是說,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與心理發展尚不成熟,容易把對教師的喜惡投射到教師所教授的課程上,針對這種情況,語文教師需要努力和學生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對教師的喜愛之情反映到教師所授課程上,能夠使語文教師的閱讀教學變得效率更高。
與學生建立和諧而良好的師生關系,需要語文教師注重自己平時的言行舉止。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生活中接觸較多的人物,一言一行都容易使學生受到影響,如果一位教師的言行舉止粗魯無理,學生就容易對其產生不好的印象,學生很可能會因為討厭教師的言行而變得討厭語文這門課程,從而喪失對閱讀學習的興趣。因此,維護與學生的良好師生關系,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最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其次,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需要教師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小學階段的學生想象力比較發達,語文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需要順應學生的這種思維發展狀況,積極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例如在閱讀課中,語文教師可以以一篇文章為例,要求學生在閱讀完這篇文章后,根據自己的想象來進行續寫。
這種要求學生對文章進行續寫的教學方式有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順應學生思維發展狀況的同時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對所閱讀的文章認識更加深刻。因此,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利用這些規律使學生能夠調動自己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對語文閱讀產生興趣。這種教學方式有助于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發展,最終使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得到提高。
最后,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需要教師不斷磨煉自己的講課技巧。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影響著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喜愛程度,為了更好的激發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語文教師需要反復磨煉自己的授課技巧。在具體的閱讀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參與到閱讀課程中來,語文教師需要提前備課,推演在課堂上將會發生的問題,力圖使自己的課堂能夠達到預想中的效果。
為了提高自己的講課水平,語文教師還可以多多觀摩其他優秀語文教師的閱讀教學,通過學習他人的優秀教學經驗來不斷地增強自己閱讀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語文教師的授課技巧得到提高后,學生聽課就變得更為輕松,教師的教學效率也能夠相應的得到提高。因此,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還需要語文教師積極地磨煉自己的授課技巧,這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師的講課更富趣味性,從而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注重閱讀習慣的培養
新課改指出,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需要教師教會學生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學會體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想達到這一目的,需要教師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常言道,好的習慣就是一個好的開始,因此,對于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教師不應掉以輕心。
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需要教師及時給予學生指導。小學階段的學生自控力較差,這個時期教師除了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外,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小學階段的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一些小問題,語文教師在發現這些問題后,應當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良習慣。例如在閱讀一篇文章時,有的學生會直接進行閱讀而忽視了題目的要求,面對這種情況,語文教師需要及時加以引導,要求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先仔細的審題,再進行文章的閱讀。
還有一些學生為了貪圖閱讀的速度,而忽視了對閱讀質量的要求,這些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往往走馬觀花,云里霧里的往下讀,讀了這一段就忘了上一段講的什么,這種閱讀方式非常不好,學生讀完一篇文章后,可能連這篇文章講的是什么都忘記了,因此,這種習慣是不應放任的。語文教師需要及時指出這種習慣的錯誤之處,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要為了求快而囫圇吞棗。
此外,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還需要語文教師注意樹立典范。一個班級當中,有閱讀水平相較而言更高的學生,對于這些學生,語文教師需要給予表揚。例如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對于完成度較高的學生,語文教師可以以點名的方式表揚這位學生,并且讓其他學生學習這位學生,同時教師可以讓這位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
綜上所述,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需要教師積極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在順應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使用多種方式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此外,語文教師還需要注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及時糾正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為學生樹立學習的典范,促進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的提高,達到全面培養學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