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玉珠
【摘要】新時期在素質化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下,當前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切實的以學生實際年齡及興趣特點為出發點,以有效問題為導向,積極的引導學生在閱讀教學中自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實際閱讀感受及閱讀鑒賞力,由此提升閱讀教學質量。本文就問題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方式進行深入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問題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9-0093-02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點及難點問題,為了促使小學生實際閱讀學習質量及效率得以全面提升,可以將問題教學法積極的應用其中,轉變傳統課堂灌輸性的教學模式,利用小組討論等形式促使問題教學法的應用效果所有提升,達到最佳的閱讀教學目的。
一、以文本表達為基準進行設問,增強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當代著名文學家及教育家葉圣陶曾說明了知和行是當前語言文字學習的基礎,學生只有知曉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及作者想要傳遞出的真實感情,才能通過領悟到的語文文字精華去進行實踐練習,在掌握到閱讀學習技巧的同時自主的進行閱讀學習。
例如:《半截蠟燭》,在對該篇文章進行講解時,教師先帶領學生進行課文的逐斷朗讀,隨后就每一段內容進行精講,將每一段的中心思想告知給學生,再配合一些生詞,讓學生體會其存在的含義,如小心翼翼、凝視、若無其事、不動聲色等。隨后,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原意,圍繞文本提出這樣幾個問題:為什么說伯諾德一家提出的想法都很絕妙?從哪些詞語中可以看出小女兒杰奎琳的機智及勇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課文中去找出問題的答案,學生在對課文有一定的熟識后,會自行總結出:伯諾德一家看似輕松的話語卻蘊含著其對于德軍的機智及鎮定;“嬌聲”、“鎮定”詞語表現出小女兒杰奎琳的聰明及勇敢。在教師具有針對性的設問中,學生學會在文中去找尋問題的答案,逐步提升自主閱讀質量,繼而達到閱讀教學的實質目的。
二、從學生的思考模式上作為設問基準,鍛煉學生創新性閱讀思維
在實際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快速的掌握到語文閱讀知識的相關內容,并且做到靈活運用,首先要開發出學生的創新性的思維空間,教師要運用學生最易接受的方式設計合理性問題,加強對學生閱讀思維訓練,鼓勵學生在問題思考中發揮出自身豐富聯想力,以此在實踐探索中實現閱讀認知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學習《桂林山水》這篇課文內容時,結合文章中桂林的山及漓江的水,作者主要抒發出一種怎樣的感受?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進行查找答案。學生會說出文章結尾處的一句“舟行碧波上,人在水中游”是作者想要表達出的一種心境。緊接著在教學任務進行到最后,教師就文中所描繪的桂林山水這一如詩如畫的美妙意境,結合這一中心句引導學生對其展開豐富的想象,正在進行泛舟漓江的過程中會懷有怎樣的感受?通過展開這樣的設問方式來增強學生閱讀體驗及感受力,有效的開啟了學生創新性的閱讀思維的鍛煉教學模式,促使學生課上閱讀教學質量得以顯著提升。
三、積極的創建小組討論形式,增強學生合作閱讀學習的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模是新時期素質化教育背景下所推出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在當前小學閱讀教學中最為適用。教師根據本班學生的認知情況來進行問題的精心設計,將學生的認知沖突充分的激發出來,并組織學生展開有效合作討論,在這樣的閱讀教學環境下,學生閱讀意志及閱讀自覺性得以顯著增強。
例如:在學習《孔子拜師》這篇閱讀課文中,教師可從中華傳統文化這一角度出發,為學生開啟閱讀知識寶庫。在課文內容的學習中,就孔子在拜師途中經歷了怎樣的艱辛進行提問,并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合作去共同完成相應的詞句劃線,并試著說出自己的想法。學生在小組過后,會得出:拜師路途遙遠,行程之長,凸顯出孔子求是心切的愿望?!帮L餐露宿”、“上千里”、“幾個月”以及“日夜兼程”正是孔子拜師艱辛的體現。教師根據學生的表述要想學生傳達出二者所代表著的優秀傳統美德是值得學生去學習的,其文章的人物形象會在這樣的學習方式下刻畫在學生的心中,對文章內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及感悟。
結束語:
總之,在新課標的指引下,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開始積極的利用問題教學法來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及閱讀質量,在設計出探究性較強的問題內容中,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得以有效鍛煉,增強了閱讀探究欲望與興趣,由此來全面的推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程的日趨完善。
參考文獻:
[1]崔玉文.淺析“問題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3(20):42-43.
[2]周莉.問題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小學,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