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風和
【摘要】趣味數學教學是新課程標準的主要要求,初中數學教師應當幫助學生組成互助的數學興趣小組,在全面滿足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探究合作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更好的獲得數學知識。
【關鍵詞】初中數學 興趣小組 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9-0157-02
本文主要探討數學趣味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注意事項,以及組建初中數學興趣小組的具體方法,在全面滿足學生數學興趣需要的基礎上,幫助學生開展合作探究數學活動。
1.數學興趣小組教學注意的事項
1.1注重激發學生內生動力
數學興趣小組活動源于游戲,但是必須采用高于游戲的方式,促進學生認識數學知識,形成學生的數學思想,幫助學生在玩中掌握數學理論,并且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修養。首先,教師應當把古代和現代有趣味的數學游戲介紹給學生,重點在于引導學生關注趣味背后的數學定理,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其次,引導學生在集體活動中養成良好的互助友愛性格,引導學生正確地對待成功與失敗,使學生勇于克服困難,在集體中健康發展。第三,要在數學游戲中培養學生縝密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水平。
1.2數學滲透數學文化教學
初中數學興趣小組教學不僅要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而且還要引導學生接受數學知識,促進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為學生的未來數學學科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首先,要在數學興趣小組的教學中引導學生對數學文化產生深厚的興趣,要把我國博大的數學文化傳授給學生。其次,把數學的思維方法傳授給學生,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的學習方法來學習數學知識,潛移默化的對學生形成正確影響,幫助學生靈活的掌握假設、代數、舉例、數形結合的意義。第三,運用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注重運用數學情境,調動學生主動思維解決數學難題。
2.數學興趣小組合作學習的原則
2.1結合實際劃分小組
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發揮興趣小組的實際作用,教師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小組劃分。首先,應當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和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小組劃分。注重小組成員的均衡性,保證進行強弱搭配,實現組員的優勢互補,保證小組成員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學習和鍛煉機會。其次,盡量合理安排每個興趣小組的人數,小組人數應當以4-6人為宜,這樣可以實現具體分工,同時又不出現冗員的問題,適應數學活動需求。小組內容應當形成明確職責分工,充分發揮不同學生的責任感和長處。第三,為了提高小組的積極性,還可以加強小組建設,可以采用命名組名、制作組徽方式,全面提升小組成員榮譽感和向心力。
2.2恰當安排學習內容
為了發揮數學興趣小組的作用,吸引學生參與數學興趣小組的各項活動,還必須科學的安排學習內容和任務,能夠運用數學任務全面促進學生發展。首先,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科學的判定哪些內容可以安排給初中學生,在安排學習任務的過程中,應當采用循序漸進的原則,注重運用由易到難的順序,切實增強學生自信心。其次,要根據不同階段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安排與課堂教學內容有關的興趣任務和數學題目。
2.3注重采用組內分工方法
為了提高學生參與興趣小組活動的積極性,還必須在小組內部實現任務分工,教師應當提高任務分工的合理性,在考慮不同學生特點的基礎上,為學生分配能夠激發他們興趣的任務,實現小組成員之間的有效配合。例如,在實數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做一張關于實數的手抄報,可以安排喜歡繪畫的學生來繪制數學模型,喜歡設計的同學來設計版面,將收集資源的任務安排給閱讀興趣較為濃厚的學生,這樣可以提高數學小組活動的趣味性。
2.4鼓勵學生思考實際問題
為了發揮出數學興趣小組的實際作用,還必須鼓勵學生主動的思考數學問題,圍繞著數學問題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促進小組內部充分開展數學知識的驗證和探究活動。首先,引導和鼓勵興趣小組從不同的方向思考同一個數學問題,引導小組成員總結每種解題方法的優缺點。其次,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促進學生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和質量。
3.結論
發揮初中數學興趣小組的作用,必須采用科學的趣味數學教學策略,圍繞學生的實際需求和能力水平,科學的劃分小組,提出有效的趣味性數學問題,在吸引學生參與的同時,全面提高數學趣味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陳彩豐.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新課程,2015,(10):63-64
[2]張偉剛.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5,(02):150-151
[3]黃家衛.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4,(18):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