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文灝
【摘要】國家的科技實力的強弱往往取決與國家科技人才的多少,化學學科作為科學研究過程中所必須的一門學科,相關人才的培養也就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國家科技的發展。高中化學作為學生化學學習過程從基礎到高級的一個過渡階段,即是學生對基礎化學知識的鞏固階段也是學生對高等化學知識及意識接觸及入門的階段。一個合格的高端化學人才不僅應當具備最為基礎的化學技巧,還應當具備較高的創新意識,積極對化學進行探索和創新。因此在進行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應當有意識地對學生的創新意識進行培養,但這一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本文針對這一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法進行了簡要的分析與論述。
【關鍵詞】高中化學 創新能力 現存問題 解決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9-0178-02
一、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過程存在的問題
(1)缺乏對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高度重視
對于當前高中化學教育無法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足夠的培養這一現象,本文認為最為主要的形成原因就是高中學校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由于高中階段處于學業轉型的重點時期,因此在這一過程中學校往往對學生的書本知識的理解以及接受予以幾乎絕對比重的重視,從而忽視了學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養。由此就使得在化學教學的過程中未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有意識的培養,從而導致了高中生化學創新能力有限。
(2)缺乏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有效方法
由于受到傳統的教學模式較深的影響,我國高中的普遍教學模式都是以課本教學為主,課堂具有一定能給的僵硬性。化學科目的教學也同樣如此,在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是依據課本進行按部就班的教學,缺乏對學生創新意識具有培養作用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方式。這就導致了學生在進行化學學習的過程中缺乏創新的平臺,也就抑制了其創新能力的養成。
二、實現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方法
(1)樹立學生正確的學習價值觀
要想培育學生的創新意識,作為重要也是最為基礎的就是對學生的學習觀念的轉變。當前的高中生由于受到以往以知識為綱的教學模式的較大影響,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往往對書本知識采取過度重視的態度。并且將自身學習的最終目標定位為高考,從而忽視了對自身其他方面能力的培養,其中也就包括了創新能力。因此要想實現對高中生化學創新能力的有效培養,首先就應當對學生的學習價值觀進行轉變,使其意識到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實現自身的發展以及為社會作出貢獻,而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
(2)營造自由活躍的學習氣氛
在進行高中學生化學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和學校應當盡量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使得學生對學生充滿熱情和樂趣,不僅有利于學生化學創新能力的培養還有利于提高學生其他知識的學習效率。
(3)注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學生自身的創新意識對其創新能力的培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學生的創新意識并不是憑空形成的而是需要教師進行一定的引導。例如當學生表現出自身的想象的時候,作為教師應當對其想象力予以認同,并鼓勵其將力所能及付諸實踐的想象落到實處,以此來激勵其進行創新,并形成創新意識,從而達到創新能力的培養目的。
(4)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要想使得學生對化學知識進行創新,首先就應當對其質疑能力進行培養,鼓勵學生不將目光局限于課本上已有的知識,要敢于對知識提出質疑。從而在質疑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創新理念,實現創新能力的培養。
(5)注重化學教學中的實驗教學過程
化學教學過程中的實踐教學是發揮學生創新意識并鍛煉其創新能力的重要平臺。但是在部分高中進行學生的化學教育的過程中往往較為重視書本上會進行考試的文字知識,而對動手實踐予以忽視。因此本文認為高中化學教學應當提升對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為學生的創新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以更好地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
(6)將化學教學過程與生活實際相聯系
化學這一科目與生活中很多現象是息息相關的,化學學習的目的也是為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因此在進行高中化學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充分實現化學教學與生活實際的融合,以此來引導學生進行有益于生活實踐的創新活動。使學習過程中培養的創新能力更具實際用途。
總結:
總而言之,要想培育高中生的創新能力,就應當對當前化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予以解決,并從最有效的途徑引導學生進行創新,以達到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趙海鵬.論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才智,2016,(11):39.
[2]高培金.淺談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5,(10):74.
[3]劉佞珺.淺談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科技創新導報,2013,(29):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