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雄
摘要:教材是教學的核心,但是很多教師并不知道該怎么正確的使用教材。正確的使用好教材,可以讓教學活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根本上對教學活動作出改變。
關鍵詞:高中語文 教學改革 教學觀念 教學目標 課堂主人
新課程標準的語文教學目標不應該是只停留在知識和技能這個層面上,而是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積極向上,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綜合能力。
一、教學觀念的更新
作為老師要有自己的教學理念,但把握不住高中語文課該教什么。理念的轉變,是適應語文新課程改革的根本前提。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教師之間將更加緊密地合作,與不同學科的教師打交道,那高中語文課到底是什么課?現代教師所面臨的挑戰,要求教師保持開放的心態,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進行多方位的學習,現在的語文教學,已經不是單一的語文知識,而是涉及多門學科的知識,這就要求教師要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使自己具有更開闊的教學視野;其次,就是學會和同行合作,吸取多人的智慧,協調一致;對學生的評價,不僅看學生成績,還要多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重視知識的運用、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不搞題海戰術,減輕學生負擔,促使學生主動學習。
二、領悟新教學目標
現在的語文新課程理念體現了語文課程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思想性與審美性的統一,強調了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凸顯了現代社會對語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語文課程的實踐性本質,為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理論依據。首先,教學目標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包括“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語言積累,思想情感,思維品質,審美情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等多個方面”。其次,語文教學不僅要教會學生怎樣運用語文知識解決問題,還要在語文教學中重視語文課程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再次,追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不能再只局限于課堂教學,應立足于學生的實際需要,創設開放而有活力的生動情境來滿足學生發展語文素養的需要,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使用新教材并不是簡單的換一本書,而是要更換整個教學的理念。
三、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新課改反對"填鴨式"的教學,那么老師就應該勇敢的放手,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具體的課堂設計方法如下:(1)老師對教學進度進行安排;(2)學生利用課下時間準備與下一堂課有關的內容;(3)學生站到講臺上按照自己覺得實際可行的模式進行課程內容的講解;(4)講解過程中要隨時回答老師與下邊學生的提問(理解多少,回答多少),老師和學生進行內容記錄;(5)安排課后習題;(6)老師對當堂課中學生講解以及提問的內容進行補充說明。這樣進行課堂組織的優點是:(1)能夠最大限度的挖掘學生自學能力的潛力;(2)能夠培養學生講解所學知識的能力,也有助于學生鞏固與強化這些知識;(3)能使學生明白老師備課、組織課堂教學的辛苦,會使學生更加尊敬老師、遵守課堂紀律,有利于班級管理。由于素質教育與新課改推廣的艱難性,我們不能馬上完全轉變成這種學生掌握課堂的教育模式,但是我們可以借鑒其中好的部分,積極的向這個方向努力。
四、學會獨立教學
的確,在語文教學中我們發現,集思廣益能讓更多更優秀的教學經驗和語文教師聚集在一起,且從中我們可以得到更多的教學信息,能夠見識到更優秀的教學方法,能夠接觸到更為創新的教學方式。但是,為語文教師所忽略的是,這種方式方法是適合每一個集體的嗎?是適合自己教學性格和學生性格的嗎?這些經驗和創新是其他教師根據他們的實際教學情況所得到的。他們經歷了,實踐了,改變了,總結了,最后得出的結論是創新的、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式。但是這并不代表這種教學方式是通用的,也并不代表這種教學方式是萬能的。因而,對于高中語文教師而言,學會獨立教學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實際的。學會獨立教學,我們才能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做出對策。在面對語文教學時,每一位教師面對的情況都是有所差異。不同的教學環境、不同的學生性格、不同的學校風格,這些因素都是處于不斷變動之中的。學會獨立教學,教師才會在實際教學工作中考慮到這些情況,才不會一味地套用其他教師的教學手法,才不會在教學中始終處于被動的位置。學會獨立教學,當遇到教學問題時,教師更多的時候會選擇獨當一面,去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才會醒悟,才會發現一些新的教學信息。這就是教學中的創新,而就是憑借這樣的創新,教師才有所成長,才更強大。當然,筆者并不反對教師的經驗交流,關鍵是要學會將這種經驗交流獨立化,從中悟出一種專屬于自己、適合自己的東西。這才是達到經驗交流的最高境界和最終目的。當然教師獨立的性格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讓自己成為學生的榜樣,他們也學會獨立,慢慢地脫離依賴。這也將是教師學會獨立教學的一大重要意義。語文教學就是如此的廣泛,教學知識,教育情感,影響性格,影響人生,這就是語文教師的魅力。
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種哈姆雷特。即使只有一門語文,但教師卻有一千名,甚至更多的優秀語文教師。這就是語文的魅力。我們始終熱衷于語文的教學,我們始終關注于語文的進步。為了語文教學,我們愿意付出,我們愿意奮斗,我們愿意努力。
參考文獻:
1.譚應武,《新課改下如何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2016年6期
2.李玲,《如何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積極性》2016年6期
3.張雷,《基于“三維目標”的教學目標認識》2012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