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立娣
【摘 要】 自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經濟有了很大的進步與發展。但是由于農村的收入基礎薄,還是存在一些經濟發展上的問題,使得農民與城市居民的基本收入、生活水平還是有些差距。本文就農村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 農村經濟發展 存在的問題 對策研究
前 言
農村經濟占我國經濟的一大部分,農民的數量是我國人口最多的一個階層,農村經濟的發展水平就代表著我國整體經濟發展水平,但目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還處于一個上升階段,對農村經濟發展道路中的問題研究與策略分析是極其必要的。
1 農村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1.1 農民平均經濟收入水平低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其中農產品的生產與經營是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隨著我國農產品數量的不斷增加,但由于其增長趨勢緩慢,遠遠不能達到滿足農民的理想狀態,且部分農產品的產量具有一定的波動性,會隨著自然環境等因素的干擾,農產品產量會隨之增加或減少。當農產品的產量增加時,則農產品的單價較低,雖然是增產年份,但總體的銷售額較低,農民經濟收入仍然不能得到切實的保障。國家相關政策缺乏對農產品收購價格最低價標準,對農產品的價格缺乏保護,使農產品的價格持續走低。因此,農產品的整體發展并不能適應于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要求。
1.2 農村剩余勞動力人口數量多 農村經濟發展的又一重要影響因素是農村的剩余勞動力人口數量較多。其中,在農村出現地少人多的現象,土地資源數量與人口數量有一定的矛盾,人均土地資源占有率較少,從而使農村產生大量剩余勞動力。并且,由于我國近年來科技水平得到顯著提升,農業的發展對勞動力需求較低,農村剩余勞動力人口數量也呈現逐年增長的狀態,從而使農業經營規模與生產效率降低,不利于提高農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對農村的經濟發展來說產生重要的影響。
1.3 農村貧富差距大 鄧小平曾提出讓先富帶動后富的發展觀念,在農村也出現有先富帶動后富的現象,一部分農民從農村經濟與農業的發展中獲得一定的經濟利益,但有一部分人仍沒有達到平均經濟收入水平,這說明農村的貧富差距較大,從而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平衡,對農村經濟快速增長也帶來不利的影響。就農村地區而言,貧富差距十分明顯,且貧富差距仍在繼續擴大,逐漸呈現極端化的發展方向,使農村經濟成果僅僅是一小部分人,其中大部分農民仍存在溫飽問題,對農村經濟的整體發展產生制約,貧富差距的擴大成為農村經濟不能得到快速發展的又一重要原因。
1.4 農業科技投入不足 從我國當前農村的經濟發展狀況來看,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由于農業科技投入的不足而嚴重影響了農產品的產量與質量,農業科技的投入也遠遠落后于我國經濟發展的總趨勢,對于農業科技推廣宣傳工作、農業科研管理機構與農業科技研究隊伍等方面仍存在較多不足。由于資金與人力投入較少,農村的生產服務體系建設不完善,農村服務機制與體制建設不全面等,農業生產服務體系也不能有效發揮其自身的價值與作用,農村新的生產技術與科技設備也難以進行有效的推廣,對農業信息的收集與處理工作較難,從而導致農業生產的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不高,嚴重影響了農村經濟發展。
1.5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缺乏完善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主要體現在農村的交通設施、醫療設施、水利水電等較為匱乏,成為阻礙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基礎設施建設是政府對農村硬件設施的配備。由于農村地形不平坦,多山區,地形比較復雜,農村的道路建設并不十分完善,從而導致交通不便的情況。其次,農村含有的自然資源比較豐富,由于交通不便利,使豐富的自然資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形成資源浪費的現象,也嚴重阻礙了農民的經濟收入增長。
2 農村經濟發展的有效對策
2.1 加強農村城市化力度 加強農村城市化力度,首先,需要進行合理的布置與統一規劃,建設以城鎮為發展主體,逐漸向農村輻射的一種新型農村形式。在農村經濟發展中提高農村城鎮發展水平,根據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把握農村不同的發展優勢,如資源、人文等;其次,需要樹立科學的農村城市化發展理念,將農村城市化發展特色與發展方向進行合理規劃,從而吸引農村中剩余勞動力得到有效的利用,充分發揮自身價值。最后,需要將農村城市化發展的重點進行準確把握,其中農村經濟發展主要是對農村城鎮化發展進行合理規劃,使城鎮化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實現二者互利共贏的局面。
2.2 重視農業科技發展 加快農村經濟發展速度,首先,需要重視農業科技的發展,在農業生產與經營過程中,先進的科技設備與生產技術是基本保障。因此,國家及政府需要加強對農村科技水平的財政支出,加大對科技的投入力度,對農業的生產技術研究工作予以支持,從而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建立農業的科研機構,提高農業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其次,需要加強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傳統的農業科技體制已經不能滿足與現階段農業的發展需求,也不適合市場經濟體制的需求。因此,農業科技體制改革是必然的發展趨勢。
2.3 重視農村經濟發展的資金投入與技術投入 加強建設新型農村,促進農村的經濟發展,離不開對農村及農業生產的資金投入與技術投入等,加強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投入與利用,才能有效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促進我國國民經濟快速增長。農村經濟發展遠遠落后于城市的經濟發展,主要原因是對農村的資金投入力度不大,或是缺乏對農村的資金投入。充足的資金是農村經濟活動正常運行的重要保障。
總 結
總而言之,農村的經濟發展與國家整體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也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就農村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 馬玉成.農村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18):123-123.
[2] 馬莎.新時期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6(02):98-98.
[3] 陳如麗.隴川縣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6(01):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