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波
摘 要 自從數字化技術在我國推廣應用之后,廣播電視等傳播媒介亦展現出全新的改革發展趨勢,具體就是加快了廣播電視技術和計算機通信技術之間的融合進程。筆者在客觀論證網絡數字化廣播電視技術的種種優勢條件基礎上,結合豐富實踐經驗探討日后發展廣播電視等媒體事業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 網絡數字化;廣播電視技術;優勢條件;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191-0024-02
在信息化技術支持作用下,我國廣播電視開始處于飛速發展的階段,其間不同省份都開始推廣沿用了衛星數字通訊技術,為今后我國網絡數字化廣播電視技術的協調性發展,提供了不竭的服務動力。至于網絡數字化廣播電視技術的具體優勢,以及日后合理化的應用發展細節,將具體如后續所描述。
1 網絡數字化廣播電視技術的種種優勢條件
1.1 加快各類信息資源的獲取與共享進程
自從網絡數字化技術得以在廣播電視媒介之中貫穿融入之后,網絡數字的優勢也得到全方位地展現。借助網絡途徑,能夠保證快速獲取一切所需的信息資源基礎上,擴大傳統信號實際的接收范疇,最終搭配不同區域之間的限制效應。須知在傳統電視傳播模式之中,許多偏遠區域因為信號接收不完全,經常出現觀看頻道不全面等問題,而經過網絡數字化技術應用之后,則透過根本層面上掙脫了這類局限問題,不單單可以保證觀眾觀看沿海城市等頻道,同時更可以接收到海外的信號。在此類環境下,人們完全可以不必出門就掌握世界最新動態,進一步達成信息資源的高效率獲取目標。
與此同時,網絡數字技術更能夠令有關信息資源達成共享的效果,即令同一類信息資源在相同時間被不同區域的人員所沿用,保證賦予信息資源應有的靈動性之余,更為社會大眾日常生活、學習、工作提供了豐富的指導性素材。
1.2 強化工作實效,促成行業發展的多元化結果
透過客觀角度觀察認證,網絡數字化的廣播電視技術,本身保留較為理想化的抗干擾能力,如此一來,就可順勢確保信息資源傳輸的高效率結果。如在組織節目錄制活動期間,利用這類高端化的信號傳播途徑,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就會得以大幅度提升。另外,網絡數字化廣播技術經過長期科學合理性推廣沿用之后,更加為廣播電視提供更多現代化的發展支持條件,即保證令有線電視發射機朝著更為可靠的方向過渡扭轉基礎上,配合各類電纜將有線電視信號進行遠距離的傳輸。換句話說,就是開發設計出計算機寬帶的綜合業務項目,保證其間各類網絡和數字化技術自由地貫穿到廣播電視之中,進而推動整個傳媒行業的多元化發展。
2 當前我國網絡數字化廣播電視技術的應用實況
第一,透過現階段我國網絡化技術的應用現狀觀察,將互聯網作為核心載體的傳播技術,對于我國廣播電視事業可持續性競爭與發展,發揮著不可小覷的影響作用,不過同步狀況下,海量化的網絡電視節目資源與應用,更對電視行業造成前所未有的沖擊效應。基于此,我國相繼構建起有關的規章體制,目的是希望針對廣播電視行業加以合理程度地規范控制,歸根結底,就是憑借網絡電視令我國逐步搭建起電視臺一體化的網絡操作平臺,最終完成多元化網絡信息和電視廣播事業的深入性共享整合任務。
第二,在數字化角度觀察分析,以往我國廣播電視節目數字化技術通常在特定區域進行沿用,至于其余區域則仍舊沿用模擬信號傳輸模式。隨著時間的推移,數字信號終于實現替代模擬信號的夙愿,表現為數字電視在各個區域的推廣,以及4K高清網絡視頻資源的播放等。證明在此期間,網絡數字化技術已然成為我國廣播電視有關技術項目中的關鍵性結構單元。
3 新時期科學合理發展我國網絡數字化廣播電視技術的策略
3.1 竭盡全力根治既有的網絡傳播問題
結合以往實踐經驗整理分析,網絡信息技術本身保留極為優越化的發展遠景,尤其是在目前寬帶IP網絡和窄帶網絡應用銜接不穩固的狀況下,有關工作人員務必要持續性地進行互聯網IP技術的改良優化,爭取為后續建網和聯網等改造工作有序性布置拓展,奠定基礎。因為廣電專用光纖骨干網絡始終是互聯網應用體系中的重要網絡結構,其可以保證借助較少數量的成本費用,貫徹妥善的網絡交換與傳輸效率目標。因此,處于新時期下的有線電視網,做好和IP技術的融合工作,是網絡信息化廣播電視技術改良與持續拓展的必要適應性途徑。
3.2 開發提供更加穩定高效率的信息源
正如上述內容所強調的,在目前我國發展環境之下,涉及網絡技術和傳統媒介、廣播電視與互聯網行業的優勢互補,以及協同化發展,明顯是勢在必行的。須知經過網絡信息技術的全方位推廣和貫穿沿用之后,開始衍生出以互聯網為基礎的不同集團之間的競爭趨勢,在此期間,我們可以考慮將廣播電視業務細化出基本、增值、拓展等不同類型的子業務。
首先,基本業務。其強調提供傳播形式的廣播電視節目。
其次,增值業務。顧名思義,就是透過不同方向提供受眾人群所需的數字信號、多媒體應用服務。
最后,拓展業務。通常指廣播電視內部業務拓展的相關部分,基于功能性合理劃分之后,不同類型媒體便可以憑借自身特殊的功能特性,積極地與社會各類領域的人員進行潛心交流,保證推動媒體事業的商業與市場化改革發展進程,快速克制目前信息源過于混亂的局勢之后,更加高效率地促成我國廣播電視行業的可持續競爭與發展結果。
3.3 集中化推廣沿用機頂盒等先進的技術設備
現階段,有關數字電視系統已然在我國進行全方位地貫穿應用,在此期間,有關傳統形式的模擬電視開始被快速替換,在此期間,社會大眾完全可以借助網絡數字化廣播電視技術點播更加豐富多元化的電視節目。如目前數字電視機頂盒開始在我國高效率地使用,其不單單是模擬電視向數字電視過渡轉換中的必然產物,同時還加快我國廣播電視行業向付費電視、視頻點播等數字化模式過渡發展的速率。所以說,特別是在我國數字電視一體機普及速率不是很高的狀況下,針對數字電視機頂盒技術設備加以深入性研究分析,存在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而在組織這類技術設備研究活動期間,還應該積極做好多媒體處理器的更新工作。
歸根結底,數字電視機頂盒的關鍵性存在意義,就是其能夠保證實時性接收數字電視廣播信號,至于具體的工作原理則和數字地面機頂盒和數字衛星機頂盒沒有太大的差異,最為明顯的區別就在于信號傳輸介質的不同。如有線電視廣播技術是憑借光纖同軸或是全電纜的混合網絡進行運營發展的,正是因為這類網絡本身具有信號傳輸穩定的優勢,所以說配合電纜調制解調器技術之后,勢必會變得愈加完善與可靠,即保證機頂盒等技術設備全方位地滿足不同類型用戶交互式應用的需求基礎上,成功涵蓋一切交互式多媒體和廣播節目。
4 結論
綜上所述,網絡數字化廣播電視技術發展前景還是十分明朗的。因此,處于新形勢之下,我國廣播電視行業中的技術人員務必要積極地進行突破和創新,即保證促成多媒體計算機網絡系統與傳統廣播電視系統的交互式融合結果基礎上,爭取全方位地為各類社會群體開發出更為立體、多元、互動、高效的節目內容。長期下去,切實地為今后我國廣播電視行業長期健康與有序地改良發展,提供更為堅實的推動力。
參考文獻
[1]潘中奎.廣播電視技術的維護與管理[J].西部廣播電視,2015,14(1):144-157.
[2]王立娟.廣播電視技術的維護與管理現狀體會[J].西部廣播電視,2016,23(4):88-95.
[3]李新愛.廣播電視技術的維護與管理的幾點思考[J].西部廣播電視,2016,18(9):114-126.
[4]秦軍.廣播電視技術維護工作特征與方法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6,27(15):166-174.
[5]吳麗燕.有線廣播電視數字化技術存在的問題及處理策略[J].科技傳播,2017,22(2):18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