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昳

摘 要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信息資源在現代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愈發突出,相應提高了對于圖書內容數字化及相關服務的實際要求。圖書數字化是現代信息技術在圖書出版領域應用的結果,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具有數字圖書、數據庫出版物以及數字報紙等多種數字化圖書形式,極大地促進了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的發展。但就我國數字出版產業整體發展現狀而言,其仍處于起步發展階段,尚未形成系統、完善的技術模式和出版體系,還需加強對相關技術、手段的研究。筆者從圖書內容數字化入手,詳細分析了數字化圖書出版的編輯加工流程,并以此為基礎提出幾點思考和想法,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 圖書數字化;數字出版;思考;實踐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191-0071-02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現代信息技術在各個行業領域有著越來越深入、廣泛的應用,就圖書出版領域而言,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數字出版模式,從根本上突破了傳統圖書出版模式的束縛,提高了圖書信息資源的傳播速度和共享效率,更加契合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但由于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的起步發展相關較晚,其技術手段和出版體系尚未完善、健全,以往積累的圖書資源也有待進一步的開發和利用。因此,從當前數字出版的編輯加工流程入手,探討相應的圖書數字出版技術要點,并加強對數字出版產業的未來發展思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數字圖書基本內涵分析
數字圖書就是數字化處理后的圖書產品,就數字化產品而言,數字圖書出現的時間較早。從圖書內容編輯加工的角度分析,數字圖書和傳統圖書的編輯加工流程具有較高的相似性,二者的差異性主要表現在傳播和閱讀方式方面。受數字出版技術及資金成本等因素限制,目前數字圖書的編輯加工,主要是在傳統圖書內容資源基礎上進行的,大體可分為內容編輯和數據上傳兩部分內容,具體操作流程如圖1所示。
2 數字圖書基本編輯加工流程分析
內容編輯加工工作在圖書內容數字化過程中占據重要地位,其工作流程主要分為內容審核、格式轉換以及后期加工3個階段。
2.1 內容審核階段工作概述
內容審核工作的重點在于對文化傳播的審查控制,圖書出版所傳播的文化知識,應符合健康、科學的出版要求。在實際審核工作過程中,需保持工作的嚴謹性和一致性,無論是新書書稿或是已經進行出版的紙質書電子稿,都需要對其思想性、政治性以及科學性進行審核和評估,嚴格落實相關審核標準和要求,以確保數字圖書出版質量。
審核人員在稿件審核過程中,應保持客觀、嚴禁的審核態度,對于稿件內容中存在的漢字差錯、內容差錯、數字用法錯誤、標點錯誤、單位與量的錯誤、表格錯誤等錯誤進行校對和整改。對于專業性的圖書文獻而言,如醫學類圖書,在審核過程中,需加強對相關計量單位和醫學數據的審核,以確保專業性圖書的內容正確性和嚴謹性。另外,此類圖書的校對工作應盡量交付于專業人員進行,以確保相關審核標準的有效落實。
2.2 內容格式轉換階段工作概述
格式轉換的工作對象主要是已經出版的圖書資源,具體是指在相關格式要求基礎上,對已有數字化內容的開發或轉讓。格式轉讓可有效提高出版資源的有效利用率,同時降低數字出版成本。現階段,圖書原版輸出是應用最為廣泛的數字轉化技術,即電子圖書和紙質書具有相應的內容和板式。從格式轉化工作實施的角度分析,正方書排班軟件是應用最多的格式轉換軟件,本文即以此為基礎,就其文件轉化PDF的技術操作方法和常見問題,進行了分析和談論,具體內容如下:
1)使用方正書版進行發排,將紙質圖書轉變為CEB格式,再使用阿帕比閱讀軟件進行打印輸出,即可獲得較快的轉化速度。但從閱讀終端的角度分析,選擇此類轉換方式,容易導致字體亂碼、圖片顯示錯誤等問題。
2)使用方正文杰系列進行打印輸出,將圖書內容資源打印為PostScript格式,再使用Acrobat Distiller完成轉化輸出。一般來說,這種轉化方法多用于圖書書頁數少于300頁的圖書資源轉化中,如圖書書頁數超過這一數值,其數值越大,則需要耗費的輸出時間越長。另外,由于這種轉化的過程較為復雜,其對于計算機的硬件配置有著較高的標準要求,同理強化計算機硬件配置,也可達到縮短轉化時間的目的。
3)使用方正文杰系列進行打印輸出,將圖書內容資源打印為PostScript格式,再使用PDF Creator完成轉化輸出。這種轉化方式所涉及的應用軟件均為方正系列轉化軟件,故而具有較好的兼容性和可操作性,有效提高了圖書資源的格式轉化效率,但其最終生成的文件的兼容性較差。此外,選擇這種轉化方法,也容易導致閱讀終端出現字體亂碼等問題,后期問題解決較為繁瑣。
2.3 后期加工階段工作概述
后期加工階段的工作以解決格式轉化階段工作出現的問題為主,具體問題解決措施如下:
2.3.1 字體、缺圖問題解決措施分析
在后期加工過程中,字體、缺圖等問題主要依靠PDF Factory Pro等虛擬打印機技術解決,在二次打印輸出前,需對打印尺寸、圖片分辨率等參數進行設置,以確保圖片、字體的正確顯示。
2.3.2 輸出文件問題解決措施分析
輸出文件問題具體表現為PDF文件打不開、PDF文件較大以及翻頁速度慢等問題。針對此類問題主要借助PDF、Adobe、Acrobat等編輯軟件中的“PDF優化器”或“減少文件大小”等功能解決,進而完成對文檔大小的調整
2.3.3 其他問題解決措施分析
后期處理加工其他問題包括紙質書與電子書目錄不一致、版權與封面不完整、文件打不開、以及閱讀顯示問題等。在后期加工過程中,編輯加工人員需確保萬分之一以下的綜合差錯率。此外,針對醫學類圖書等特殊圖書資源,還需重點加強其細節處理,以確保正常的閱讀顯示。
3 內容上傳環節概述
數字出版需通過數字平臺數據庫,完成圖書內容及信息的數據上傳,在平臺數據庫中圖書資源主要以二進制編碼數字的形式存在。現代互聯網技術支持下,平臺數據庫具有良好且廣泛的受眾群體,既可以是普通消費者,也可以是企業。與傳統出版模式相比,數字化出版平臺的信息傳播速度更快、復制成本更低,且具有更加人性、便捷的檢索服務,可提高圖書資源的有效利用率。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共,需組織專人負責圖書資源的上傳管理工作,除及時解決數據上傳過程中的各類問題外,還需對圖書信息反饋機制進行完善,進而優化不同部門主體的信息溝通。
4 關于圖書內容數字化的幾點思考
4.1 加強技術平臺建設
就電子出版產業運行現狀而言,其涉及的軟件主要有排版類軟件、輸出類軟件以及后期制作類軟件等,不同類別的軟件中具有多種不同的選擇,其優缺點各不相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較難依靠一個系列的軟件,完成所有的圖書數字化出版工作。同時,受不同軟件間的兼容性問題影響,在圖書數字化過程中,較容易出現各種編輯加工問題,影響數字圖書質量,降低圖書數字化出版效率。
因此,加強技術平臺的建設意義重大,需要借助技術平臺功能的完善,規范圖書數字出版流程,使其形成系統的技術體系,進而提高數字出版管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降低編輯加工成本,提高圖書數字化綜合效益。
4.2 統一格式標準要求
統一化的格式標準要求,是圖書電子出版產業良性發展的重要基礎。目前,常見的電子書閱讀存儲格式超過20種,不同的存儲格式在支持軟件、資源加工等方面存在不同的標準要求,不僅給消費者帶來了巨大的下載、閱讀不便,同時繁雜的內容加工操作,也導致了巨大的資源浪費。以PDF格式電子書為例,其在計算機設備中可以正常進行閱讀,但在手機等小型智能移動終端中,受設備的屏幕尺寸限制,就無法達到理想的閱讀效果。
因此,需要對電子書的格式進行統一的標準要求,以簡化電子書加工流程,促進電子圖書更加廣泛的傳播和應用。
5 結論
綜上所述,我國電子出版產業應從當前的圖書編輯模式入手,加強對技術平臺和標準規范的發展研究,以不斷優化圖書數字化產業流程,簡化圖書數字化加工難度,進而促進電子出版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單曉巍,陸小新,畫恒等.圖書內容數字化的實踐與思考——以“滬版圖書內容數字化”項目(二期)建設為例[J].科技與出版,2012(5):62-64.
[2]李芬林.對《四庫全書》研究成果數字化的思考——甘肅省圖書館創建“《四庫全書》研究資源數據庫”的理論與實踐[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2(8):16-19.
[3]王以儉,張煒.“紹興電視圖書館”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3,22(3):36-39.
[4]楊璠.數字出版產業鏈創新途徑探索——基于流程再造視角[J].新聞傳播,2014(15):166.
[5]李立.萬國鼎農史數字圖書館構建的實踐與思考[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5(1):140-145.
[6]柏紅梅,林嵐.海南省圖書館虛擬參考服務應用及思考[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3,36(1):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