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紅
摘 要 在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廣播電視工程作為人類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應該得到更好的發展。應用計算機技術發展廣播電視工程,能夠促進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與無線電視廣播技術的共同成熟發展。技術的創新能夠有效提升廣播電視工程的質量,進而吸引更多的觀眾,維系觀眾忠誠度,促進廣播電視工程的全面發展。基于此,本文就計算機在廣播電視工程中的運用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 計算機技術;廣播電視工程;運用
中圖分類號 TP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191-0048-02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在廣電工程中也取得了大范圍的運用,計算機技術逐漸成為了主要技術體,在逐漸強化廣播電視一般功能的同時,有力提升了廣播電視工程先進技術含量,也幫助實現了多種高科技的融合應用,幫助廣播電視工程中的傳輸效率與清晰度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并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完善了無線電技術與電視項目應用技術,最大程度滿足了廣播電視用戶的多種需求。
1 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中的運用分析
1.1 計算機技術運用的意義
隨著人們對信息需求量的不斷增加,廣播電視的有效發展,要以滿足人們對信息獲取的高標準要求為目標,實現信息的多途徑傳播,并保證信息質量。計算機技術的合理運用,為廣播電視工程實現這一目標,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兩者的有機結合,能夠幫助實現人們對信息獲取的高標準要求,有效改善廣播電視工程當中的傳輸問題,提升傳輸質量,并且讓人們的視覺和聽覺得到美的享受,滿足人們對高質量電視熒屏的需求。
1.2 計算機技術運用的優勢
從傳輸模式這一角度來看,廣播電視工程中,傳統的信號傳輸效率低,傳輸質量也不高。應用計算機技術能夠使它的傳輸穩定性得到很大提升,進而提升傳輸效率,完善傳輸功能[1],并且降低了電視媒體的經營成本,提高科技含量。因此,運用計算機為主的多媒體技術,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廣播電視工程與計算機技術的共同發展。
2 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中的運用實踐
計算機技術的革新與發展,在技術系統全面的編程、開發、運行以及能耗等,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技術提升。更加先進的計算機技術與廣播電視工程的結合,幫助廣播電視工程中媒體內容、媒體網絡、操作方面以及媒體制作4個方面,實現了更高水平的發展。
2.1 計算機技術在媒體內容傳播方面的應用
傳統的傳播模式,是由模擬信號進行音視頻訊號的傳輸。這種模擬信號在傳輸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介質的干擾,影響信號傳輸質量,還會降低傳輸速度。最終會導致傳播內容不完整,使受眾接受到的信息與原始的媒體內容,產生很大出入,直接影響廣播電視媒體內容傳播的信息準確性。
而計算機技術的有效運用,幫助廣播電視工程實現了將傳統的模擬信號傳播模式,轉變為數字信號傳播模式。這種傳播方式的創新,幫助媒體內容傳播速度得到了很大提升,并進一步確保了受眾獲取到的信息與原始信息之間的完全重合,使媒體內容得到及時更新,吸引更多受眾,同時也幫助受眾更容易的獲取到自己想要收到的信息。
2.2 計算機技術在媒體網絡方面的應用
通過現代多媒體技術與寬帶數字平臺的發展帶動,逐漸改進了傳統廣播電視工程中媒體網絡的技術限制。傳統的電信網絡,其基礎運行理論是電路交換;而廣播電視的媒體網絡是通過模擬頻分單向進行分配的網絡形式;計算機網絡的基礎理論,則是分組交換理論。所以在廣播電視工程中應用計算機技術進行媒體網絡建設,就技術層面,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寬帶數字平臺的運用,能夠幫助實現媒體網絡中數據自由交換的速度提升,并簡化操作流程進而吸引更多的媒體網絡受眾。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運用,幫助廣播電視工程建立新的技術發展理論,開拓了思路。利用計算機技術的關聯特點,能夠將互聯網與廣電的媒體網絡進行科學整合,從而打造出一個具有更強實用性的數字媒體網絡。此外,也為未來計算機技術與廣播電視工程中相關技術的結合,奠定了發展基礎[2]。
2.3 計算機技術在操作方面的應用
計算機技術的創新與發展,在眾多技術領域的對比下,展現出十分快速的發展趨勢。計算機技術研究目標的不斷更新,主要是為了完善儲存技術與體系結構,改進傳統計算機技術一味追求高速度發展的缺陷。技術的創新,是為了未來更加全面、更加立體化的發展;同時,也在耗能方面取得了階段性的改進成果。
創新計算機技術能夠有效降低系統開發運行成本,改善傳統廣電工程中技術含量過低、成本過高、實用性達不到標準的情況。高性能的計算機技術包含將大規模科學計算與大規模數據處理兩種技術,將其應用到多種領域,無論是計算機、電信、互聯網、還是廣播電視工程,通過不斷地擴展與完善,能夠全面滿足它們對大容量內存的迫切需求。
2.4 計算機技術在影視后期制作中的應用
隨著數字技術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影片拍攝和影視劇后期制作中,多媒體技術很好地解決了傳統后期制作的缺陷。同傳統制作方式相比,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有強大優勢:1)可避免存儲時的損耗,保證信號質量;2)具有快捷、高效的編輯功能,即使剪輯發生錯誤,容易修改,節省時間,提高節目制作效率;3)豐富影片表現力,利用先進的技術可設置多種影視場景,衍生出現在的虛擬演播室,在特技方面,隨意改變畫面位置、大小,還可對色調、明暗度、速度、馬賽克遮擋、模糊處理等方面調整,確保制作效果;4)制作過程中,借助一些常用的軟件,如Photoshop,AfterEffects,Premiere,3dmax等,可以在視覺上帶來意想不到的享受;5)在音頻工作站中,借助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可快速完成各種常規以及特殊音效的制作;6)在復制和傳輸過程中保持影片完整性。
3 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中的運用效果總結
3.1 提升廣播電視工程技術含量
計算機技術在廣電工程的合理運用,幫助實現傳統廣電信號傳輸模式的同時,還使媒體內容以及操作計算方式等方面得到了相應的改進,全面提升了廣電工程技術含量。在信號傳輸效率與質量得到保障的基礎上,也擴大了信息傳輸范圍,使媒體內容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實時更新與擴充,受眾也能夠通過更加簡單的操作方式獲取準確的信息。計算機技術與動畫技術、數字幀合技術的融合,能充分發揮出技術人員的想象力及創造力,創造出更優質的影視作品,進而推動廣電工程技術層面的未來發展。
3.2 提升廣播電視工程中的傳播質量
采用數字信號的傳輸模式,將外界介質對信號的干擾程度降到最低,利用數字信號傳輸的高度穩定特性,最大程度提升了音視頻訊號的傳輸速度與傳輸質量。對于后期制作工作來說,為其創造了更為簡便的工作條件[3]。數字信號能夠有效保證傳輸信號與原始信號的完全重合,強化了受眾的信息獲取感受。
3.3 提升廣播電視工程中先進技術的融合應用能力
計算機技術具有關聯性特點,以其作為發展基礎,進行廣電工程的技術創新與研發,能夠取得更好的發展前景。新的廣電工程技術,繼承了計算機技術的關聯優勢,廣泛融合其他先進技術。各種技術的有效融合,為廣電未來的技術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未來廣電技術創新開拓了更為寬廣的發展道路,更為廣電工程的推廣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4 結論
綜上所述,本文對計算機技術在廣電工程中的運用進行了簡要分析。合理運用計算機技術,幫助改善了傳統廣播電視信號傳輸方式,提升了信息傳輸質量與效率;同時,為廣播電視工程的未來發展創造了更為寬廣的發展前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完善創新,將其更多的應用在廣電工程中,從而推動更多相關技術的發展與創新,推動廣播電視更快發展。
參考文獻
[1]許國龍.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應用[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3(1):181-182.
[2]劉靜.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應用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6(22):200.
[3]張啟龍.分析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應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