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明
隨著互聯網在社會生活中日益普及,如何更好地開發和利用網絡資源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服務,是很多學校和教師所共同關注的問題。筆者認為,“互聯網+”背景下的作文教學不應該只是把多媒體網絡當作輔助寫作的工具,而是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以多媒體網絡為教學環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培養學生信息搜集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新型教學模式。
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具體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想法,希望能為一線老師的作文教學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讓互聯網走進課堂,輔助課堂作文教學
把互聯網引進課堂,不僅僅是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需要,更是新教材所提倡的作文輔助教學手段。
如蘇教版必修二第二專題“和平的祈禱”的寫作實踐:許多反映戰爭主題的歷史圖片,記錄了刻骨銘心的瞬間,表現了各種人物的命運。請圍繞戰爭與和平的主題,找一幅令你不能忘懷的圖片,展開合理想像,自選敘述角度,寫一個故事,不少于800字。一個00后的學生怎么會有這種生活積累呢?顯然,新教材是要求我們到互聯網去搜索作文的相關材料。類似的寫作訓練題目在新教材中屢見不鮮。由此可見,引進網絡作文教學已經不是個別老師突發奇想的事情,他確實給我們作文教學帶來了極大方便。他為學生提供了無限廣闊的閱讀空間。根據這一特點,我經常推薦一些有益的視頻給學生觀看,如:《百家講壇》、《感動中國》《開講了》等;也經常推薦一些高品位的文學網站要學生進去閱讀,如:聲之韻朗誦網、白鹿書院等;還經常推薦一些文學論壇讓學生去參與,如:天涯舞文弄墨、紅袖等論壇。學生在有益的文學網站的引領下,作文水平提高很快。
網絡的普及,學生視野開闊了。本來一直困擾著傳統作文教學的寫作素材的匱乏的問題,隨著網絡的推廣,這個難題也迎刃而解。
例如:在指導《寫觸動心靈的人和事》的作文教學時,我先讓學生在課堂上口頭交流寫作的材料。交流時,有的同學選取奧運會中國健兒奪金時刻,如舉重、女排、乒乓項目等,有的同學選感動中國的人物事跡……學生在課堂上談得很多。雖然有些事件在學生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卻并不能完全回憶起有關當時的情況。我就引領學生觀看了我事先從網絡上搜集到一些視頻、圖片、文字介紹等材料,如:《感動中國人物事跡》等。整個教學過程雖很費時,但效果很明顯。學生對一些感動的事件都有一個全面的了解,課堂練筆時,同學們寫得非常好,都寫出了自己的真實的感受,情真意切。這種利用互聯網資源補充作文素材,輕松的解決了學生作文常會碰到“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煩惱。
二、搭建QQ日志寫作平臺,創造自由平等的寫作空間
每一個學生都有強烈的表現欲望,因此,只有讓學生在獲得成功的喜悅之后,才會喚起學生的自我意識,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在傳統作文教學中,教師表揚佳作,朗讀范作,向雜志投稿,當然都不失為一種激勵的好辦法。但它所面對的畢竟是少數較好的同學,而網絡寫作卻給大部分學生提供了一個發揮潛能、展示才華、體驗成功的機會。所以,在我們作文教學和作文交流(批改)中,也不妨經常讓學生體會到真正自由平等的寫作,真正做到想寫就寫想怎么寫就怎么寫。網絡寫作要有空間,筆者認為,這個空間非QQ日志莫屬。
現在的中學生幾乎都有QQ賬號,也都擁有QQ空間,在實踐中,筆者嘗試了把QQ日志寫作引入傳統的作文教學,把它作為作文教學的一個重要補充,取得不錯的效果。
我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主要布置學生用它來完成像小作文、隨筆、周記、日記和“時文”寫作和交流。學生可以借助日志“平等、開放、共享”的發布機制,把自己的文章、評論、想法發在上面,與大家分享。但作為作文教學的另一種可能,它的確已經展示出令人欣喜的生命力。自從建立了作文交流平臺后,學生作文水平大幅度提高,學生對寫作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據統計,學生在網絡寫作平臺上所寫的文章,內容涉及到對自己家庭的看法、跟父母說說心里話、男女同學交往、考試后的感受。以及外出游玩、班級生活中遇到的樂聞趣事等。這些內容幾乎囊括了學生成長過程的全部,猶如一部真實記錄學生成長的“百科全書”。
在QQ日志上寫作,是自由平等的,學生幾乎沒有什么心理壓力,能真正做到“以我手寫我心”。但每個學生又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擁有更多的讀者,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鳴。所以,很多學生在寫作前就會和同學或老師討論寫什么怎么寫的問題,發在日志上之后還希望大家盡快看一看,評一評。這樣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點評過程,事實上也是學生完成自我修改的過程,而這一點,對學生終身寫作能力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傳統作文教學,也正是未能有效的觸動學生這種獨特的寫作心理,以致使作文教學陷入“費時、低效”的泥沼。
三、借助QQ日志作文平臺,開展各項作文教學活動
QQ日志不但是一個自由寫作的空間,更為學生之間、師生之間作文交流提供了便捷的平臺。教師只有合理開發并利用這個寫作平臺,才能使網絡作文教學持續有效的發展。
首先,教師要有組織的開展網絡作文評價活動。
魯迅先生曾說:“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提出了要培養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而以前的作文教學,學生很少參與評改,作文講評的滯后性錯過了教師指導的關鍵時期,對學生的寫作不利。因此,我每兩周在網絡教室組織學生開展“網絡佳作評改活動”,把有代表性的文章放在佳作欣賞版塊上,利用網絡互動的特點,讓學生開始發表評改觀點。全班學生面對同一篇文章進行點評,不同的觀點、看法、思想得到了盤活,全班同學通過鍵盤傳遞著心靈的火花,教師時時進行點撥和鼓勵,一堂作文講評課鮮活起來,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得到了激發,寫作水平得到了提高。
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擁有更多的讀者,能及時得到讀者的肯定。這種愿望在傳統作文教學中也是很難實現的,老師幾乎是永遠的唯一的讀者,因此泯滅了他們寫作的興趣。但QQ空間具有共享、交互性特點,可以彌補其不足。老師一定要呵護學生的這種心理需求,使網絡作文評改活動面向全體。因此,老師要每天光顧學生的QQ空間,及時對每個學生的作品做些讀后感式、書評式的點評。老師的點評不僅是對學生寫作的一種最好鼓勵,而且對學生間的互評可以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教師還要通過網絡系統對學生言論進行監控,發現存在問題,及時通過網絡反饋給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個別輔導。
網絡作文評價是多元的,這樣的網絡氛圍為學生創造了相互啟發、取長補短的良機,有利于提高學生辨別的能力和作文能力,使學生在自改互改中提高了修改作文的水平,既減輕了老師的負擔,又提高了作文教學效果。
其次,教師要利用網絡平臺開通優秀作品基地。
無論是誰,寫了一篇文章總想讓別人看到,想在報刊雜志上發表,得到大家的認可。同學們的這種表現欲更為強烈,因此,在互聯網作文教學環境下,開通優秀作品基地,將學生的優秀作品進行加工整理,通過網絡放在班級QQ群甚至是校園網中,在全校內共享,讓學生體驗獲得成功的喜悅,能激勵學生的寫作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互聯網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網絡作文教學確實給傳統作文教學注入生機與活力,而且必將產生持續深遠的影響。但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還處在探索階段,還需要我們一線的教師做出更多努力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