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茜
摘要:隨著全國教育教學改革,高校英語教學也進入一個告別傳統模式教學的新時代,以基本英語課程作為開發的理論基礎,通過英語電影作為教學模式為教學手段,進行科學化的教學方法應用,進行靈活應用學習英語,為學習英語語言打下堅實基礎,告別傳統的“啞巴英語”,本文就高校英語教學中英語電影的應用價值作一淺析。
關鍵詞:高校英語教學;英語電影;應用價值
引言:高校英語在新教育中強調高校生不要死記硬背,而是要求考生靈活地運用語言。多與生活實際聯系緊密,尤其注重說和寫,學會兩種語言的傳譯能力,這是衡量口語水平的一個最重要標準,作為基本掌握的第二種語言,英語的學習是一個持之以恒的過程。
一、傳統英語教學
一般大學都設有公共英語,到了三四年級還有專業英語,很多院校規定沒有過四六級的拿不了學位證。因為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我們天生就有自己的母語。很多人都認為學好外語必須丟掉自己的母語,這是不對的。高校生不擅長于將英語活學活用,甚至很多學生認為英語好那是翻譯系的能力。中級水平許多通過了四級或六級的同學只是在閱讀、聽力或寫作方面有能力,并不代表英語口語也有相應的水平,啞巴式英語高材生在傳統英語教學中頻出。
在教學中,教師普遍感覺到,高校生不一定就比高中生好教,尤其是講解單詞,不講學生都不學,可是講解單詞卻又很乏味。高校生在課堂上神游是經常的事。互相動很差,我覺得首先要互動,有些老師會在課上提一些書上沒有的但出現頻率蠻高的單詞或詞組,他們有些只是在黑板上寫一下,到了課下,更少時間會去理會課上的疑問。
傳統死板思維的教學內容很難讓高校生產生共鳴,聽不懂或者不愿意聽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應用題的教學模式單一,教師自己以主觀思考來定立講課內容,英語教學陌生的新語言表達,再加上教師用不恰當的教學方式來教課,更加學生無形的樹立了一面難以翻越的高墻。
不同于中小學教學,高校教育要激發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性,否則一如傳統的方式,培養出一個個只會考試不會說話的英語啞吧,現代社會不再局限于漢語交流,更多的全球通用的英語,作為一個高校生連起碼的新語言的表達能力都沒有,那這個結果到底突顯的是教師還是學生還是學校的問題呢。
二、英語電影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語言就是用來交流的,高校生都希望自己自己的英語表達能力很好,對國內大部分英語學習者來說,口語和聽力是薄弱環節。常有學生把英語學習當成背誦學習,所學效果適得其反。在原滋原味的英語電影中,高校生能體會到語速,發音,表達等各種英語模式表達。更快掌握學習英語的關鍵。在英語電影教學應用中,口語能力互動性強,是很好的體驗方式。
在采用英語電影觀看中,就某一話題讓學生進行互動型提問,也應盡可能讓學生進行舉一反三,多角度給自己提出問題,觀看英語電影學會英語問答,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切實提高高校生英語的反映能力。
在新教改的提倡下,目前很多高校英語教學中加入了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其中比較普及的是英語電影播放學習模式,它是通過一種以教學內容為基礎,以英語電影教學法來進行教課。這種模式受到了廣大高校師生的歡迎。口語能力是英語綜合能力在某一方面的體現,因此意味著在日常的英語口語學習和教學過程之中,要以活學活用為目的,來為學生口語表達上打下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英語電影教學過程中,通過畫面感來刺激學生的感官,通過形象的畫面來展示教學內容,當生活中相似的環境出現時,高校生自然而然就會溜出那一段令他產生興趣或者共嗚的英語句子來,這就是寓教寓樂的目的。在動態電影情境中,高校生們將余味無窮,高校教育不同于中學小學的基礎教學,教師要注意形式上的變通,而不單純是“填鴨式教學法”。
通過英語電影的導入,來創建高校生的好奇心教學,有了好奇心,才會產生興趣,有了學習的興趣,便能得到學生的自主性學習,這就是通過教學手段需要達到的目的。在新教育中,以觀看英語電影教學模式代入進高校教學課堂中來。電影本身就具備一種對人直接產生很強烈的感染力。在高校英語教學課堂上,如果能加入英語電影元素,來創建感染力強的教學方式也可以達到高效課堂的效果。現在很多高校都開始引入英語電影來普及英語口語能力訓練,讓高校生不致只能照本宣科,做一個啞巴英語的時代早就過去了。用英語學電影,要找相對發音比較標準的,主要分為英音和美音英音代表《真愛至上》,都是比較純正的英音。電影本身也很有趣,很輕松。美音的話,可以選擇《錄取通知》和《奇跡灰姑娘》、《舞出我人生》一類的美國校園青春喜劇。這類電影里的臺詞都比較時尚,發音都比較準,而且娛樂性很強。經典《拯救大兵瑞恩》和《亂世佳人》都值得看,不僅是英語的學習,也可以當作是一種享受,極受高校生的歡迎。
根據英語中的故事情節來設置相關問題,讓學生們進入自主思考模式,還可以開展英語互動形式的互問互答,也將是鍛煉高校生的靈活應用英語的能力。在高校英語教學中,很多大篇幅的段落讓高校生叫苦不迭,教師就讓學生首先要掌握其義,根據意思來了解原文,教師可以找相關的材料,通過英語電影的形式,可以更形象的讓學生們創建多維度的記憶,了解和應用的效果更輕松,更好。通過動態的畫面感來強深對英語的記憶和真實的人物對白來學會脫口而出的英語表達。教師根據教案的實際內容,來選擇不同的英語電影作為施教背景,會達到非常好的教學效果,但前提是不能偏離了教學的本質,不要為了形式而形式了。影片的選擇一般來說,像《音樂之聲》,《阿甘正傳》,在課堂上應用效果很好,不僅僅是讓學生學習了英語,能能宣傳一種生活的正能量。對于沒有把握的學習,可以先從愛情片下手。因為好萊塢的浪漫喜劇不僅有俊男美女,而且題材輕松,每每受到年輕學生的喜愛。這類愛情片,時空背景多設于現代,有些生活場景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很容易讓學生產生代入感,讓學習更容易。
新教育政策的全面鋪開下,高校教師應以課本為思想指導,依照教育規律,學習掌握優秀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引領高校生自主學習,給予學生自由的思維空間,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構建英語高效課堂,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以達到學生自主,自由,自立學習的目的,這就是新教育核心思想要求。
結束語:隨著我國面向國際的范圍越來越大,高校生的英語能力卻并沒有普遍跟上。為了目前我國與國際接軌的經濟環境下的發展穩步,國家教育局越來越重大學生英語教育的培養,充分利用英語電影來進行高校生的英語教學,不僅僅是一種新的教育手段,通過英語電影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加強利用英語電影進行高校英語教學,是當前大學教育的一個新興的教育方式。
參考文獻:
[1]巫瑋; 杜云云.試論高校英語教學的發展與融合[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11)
[2]范茗.英語電影教學在大學英語課堂上的應用價值分析[J].海外英語;2014(15)
[3]于淼.新時期高校英語教學改革困境的研討和對策思考[J].黑龍江科學;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