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春燕
[摘 要]小學階段的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多方面考慮小學生的發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不拘一格,要綜合學生、教材、學校實際及自身的特點,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運用圖片、實物、身體語言、歌曲、游戲、小組比賽等方法,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在課堂中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課堂中來,也就是要讓課堂“活”起來。
[關鍵詞]小學英語;英語課堂;“活”起來
新課程提倡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生活經驗,聯系生活實際,利用直觀教學、實物教學等創設情境,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運用多種途徑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個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讓學生樂于學習,讓英語課堂“活”起來。
一、打造小學英語快樂課堂的原則
1.提前準備,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預備鈴聲前進入課堂,首先可以讓學生提前進入學習英語的狀態,準備好英語學習相關的書本用具,不會浪費課堂上的時間。其次,心理學指出“新知識的接受需要一段過渡時間”。所以一堂新授課需要有導入的過程,同樣的,在上課之前教師提前兩三分鐘進教室,用英語和學生聊聊天,或用英語給學生講故事,或讓學生猜一猜與課文相關詞語的謎語等,這些都可以使學生及時進入學習狀態,為英語學習做好準備。
2.讓課堂充滿愛。任何一種教育都應該是滲透著愛的教育,在充滿愛的氛圍里,學生們才能快樂地學習,以教師對所教學科的愛,喚起對學習,對知識的愛。在小學英語課黨教學中,教師應時刻關心和愛護自己的學生,努力創設一種平等、和諧、快樂的氣氛。所以,我們不妨這樣去做: 第一,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作風要民主,建立一個平等的師生關系。如在進行口語訓練時,不能只關注先進生,應面向全體學生,給出后進生更多的鍛煉機會,在課堂提問時,應考慮到所問對象的各個層次,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充分的感受到充滿愛的課堂,快樂的學習英語;第二,教師應注意教態自然親切,眉宇間發自內心地流露出對學生的喜愛,這樣,學生情緒自然活躍,能最大限度地表現出積極主動的樂學精神,快樂學英語。
3.教中寓美,美中享樂。美的東西總能讓人賞心悅目,讓人快樂、愛美、求美,也是兒音的基本心理。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學習中欣賞美,享受美,于不知不覺中受到美的熏陶,充分享受學習英語的快樂,也是小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這就突出的表現在教師的語言運用,情境創設,板書設計等方面。如訓練“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時,可以使用升降調向學生發問,也可以轉換角色進行操練,由于教師注意了語調的變換,設問的豐富多彩,這樣學生既學習了新知識,又復習了舊知識,另外,板書設計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也非常重要,學生往往會模仿教師的字體,所以教師的板書應規范,設計要合理,重點突出,使學生一目了然,恰到好處地運用彩色粉筆簡筆畫等,增強美感,充分享受學習英語的快樂。
二、打造小學英語快樂課堂的方法
1.利用直觀教學、實物教學等創設情境
(1)真實生活創設情境。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各種貼近生活實際的情境進行教學,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使他們處于最佳的學習狀態,能掌握更多的知識。比如,在教學房間的單詞時,我會拍我的房間,利用多媒體投影,讓孩子們看著照片學習,說出bedroom,bathroom等關于房間的單詞,可以讓孩子們更直觀地了解所學的單詞、句子。每節課我都會留一些時間讓學生自由組合練習并到臺上表演,讓更多的學生可以展現自己,使他們有更多的用英語表達的機會。
(2)實物教學。教學時,遇到可以攜帶的小物品,我會盡量準備一些進行事物教學,比如常見的水果、球具、小動物、學習用具等物品,讓學生在課堂中看得見、摸得著,學生表現好的話,還可以作為獎品獎勵他們,所以學生樂學、愛學。
(3)扮演角色。小學英語課本中的卡通人物多是以彩圖出現的,孩子們特別喜歡,尤其是卡通人物。我會根據學生的特點,把他們分成幾個大組,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讓學生處于故事氛圍中,更加直觀地了解課文內容。
2.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
(1)改編教學內容,變成chant和song。在英語教學中,我經常改變教學內容的形式,變成韻律感極強的chant和song,學生樂于參與,我會帶著學生有節奏地朗讀或者清唱幾遍,學生覺得這種記憶方式更有趣,也更容易,通過學說chant和學唱英語song還可以達到訓練語音、聽力的教學目的。以蘇教版3B第七單元為例,______on the farm go“_______,_______”
______on the farm go“_______,_______”
______on the farm go“_______,_______”
The ________go“______,________,_______”
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來改編歌曲(pigs,cows.ducks.chickens).學生對于這樣的形式感到很新奇,也很有興趣,效果不錯。
(2)運用身體語言。愛動是孩子的天性,小學英語教材中有許多知識可以通過動作、表情體現出來。教師應將“動中學、學中動”有機結合,使學生動腦、動口、動眼、動耳、動手,利用身體語言學習,能更好地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肢體語言能夠創造更好的環境,以刺激學生學習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蘇教版3B第二單元中,如:shout,我就大聲的喊;run,我就跑;sleep,我就做睡覺的動作;drink,我就做喝的動作等。等學生基本掌握之后,就讓學生“你聽我做”,請一些學生說,另一些學生表演各種動作,既能鍛煉學生說的能力,又能鍛煉學生聽的能力。學生對這種活動參與性極高,每個學生都能動起來、說起來,積極主動地完成任務,這樣重復地表演,使學生了解本節課學習的重點,并且在活動中就能迅速地掌握所學知識,而且印象比較深刻。
(3)利用游戲引入新知。當學習中出現新的知識時,我會設計一些游戲,引出要學的新知識,比如,我曾在一個紙箱里放入一些物品,讓學生摸形狀猜單詞,我會問:Whats this in English?有的學生把圓形猜成一個橘子,有的會猜成一個球,學生會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用學過的單詞來大膽猜測。學生在游戲之余興趣大增,對英語學習就更有興趣。“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一切要以學生為中心,緊扣學生年齡特點,引導學生找到學習英語的興趣,才能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在課堂上更有興趣,更樂學、愛學,才能讓英語課堂“活”起來!
三、結語
英語作為一門新興的綜合性課程,跨進了小學的課堂。通過創設愉快的學習環境可以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培養學生愛學的情感,會學的能力,在發展中求愉快,在愉快中求發展,從而自主的學習,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魯宗干,唐錫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技能訓練[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