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淑珍
摘 要:英語學習的過程也是和他人共同建構知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是最為關鍵的因素。由此,在初中階段,英語課程改革被提到日程上來。新課程改革遵循學生全面發展的理念,對“合作、探究、主動”的學習模式大力倡導。而在初中英語學習中,很多教師依然運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一直以來都被視為是枯燥乏味的,學習中不能真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課堂質量不高,學習效果低效。基于此,通過研究初中英語教學中交際教學法的應用,旨在對英語的教學有所啟發。
關鍵詞:交際教學法;初中英語;現狀;應用
在新課改下,初中英語教學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諸如學生在學習英語時,沒有一定的積極性、缺乏一定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與課程標準要求相比,英語水平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而將交際教學法運用到課堂教學中,通過生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互
動,使交流模式更加全方位和多層次,使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加突出,每一個小組的成員都可以暢所欲言,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進而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求,將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出來,培養了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對學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與社會環境相適應的品質。因此,通過本文的研究,對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交際教學法的有效性進行驗證。
一、初中英語教學現狀
1.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方法單一
在初中課堂教學中,教學一直以來都被視為是枯燥乏味的。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讓學生對語法條文死記硬背。學生即便背誦下來,也不會學以致用。一些教師認為,語法的應用和語言的形式并不重要,關鍵在于雙方能夠進行交流和溝通,學習語言重于“意”不在于“形”。正是由于這些錯誤的觀點,使學生不能牢固地掌握語言基礎結構和知識。在口頭表達時不能準確得體,英語句子也不能完整無誤地寫出來。
2.交際活動流于形式
一些學校的條件設施匱乏,與實施交際教學法的條件不符。同時英語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師不能有效指導學生的交際練
習,不能真正實現語言交際的目標。在現有教材中,缺乏來自真正生活語境的材料。交際教學法重視的是聽和說,雖然教師在講解相關的教學內容之后,也對小組練習和對話練習進行了安排,從表面上看,有著豐富的課堂活動。而事實上,同學間和師生間的交流匱乏。雖然一些學生的交際練習也是利用真實的語言材料,與交際教學法的要求相符,而實際上,他們僅僅是圍繞課本內容進行,脫離了日常生活實際。
鑒于此,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應為學生著想,將交際教學法法引入教學中。“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學做結合”,學生之間相互協作與溝通,能真正實現取長補短,培養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真正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將來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需求。
二、初中英語教學引入交際教學法的價值
1.交際教學法能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得到更公正的評價
教師在傳統學習中,通常都是通過絕對的分數來評價一個學生的優劣。教師往往更多地表揚那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忽視盡管努力了但成績依然不好的學生,這樣會在無形中給這部分學生帶來壓力。久而久之,會使他們喪失了學習的信心。而在交際教學法下,教師不再采用單一的評價方式,公正地評價一個非常努力,但學習基礎差的學生,使其學習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在培養自信心的同時,而無限地發揮自身的潛能。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講,交際教學法能將學生學習的潛能激發出來。
2.交際教學法能幫助學生彼此進步,在學業上共同提高
在開展小組交際教學法時,學生會對各自的觀點進行交流。這時候就需要將學來的新知識向學生之間特有的語言轉換。而利用這種“學生語言”,那些對新知識掌握不扎實的學生,能很輕松地從同伴那里獲取信息,進而使自己的知識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由于語法具有較多的規則并且比較抽象。因此,在學習時,學生不僅要扎實地記憶,還要準確地記憶。在學生將教師傳授的語法術語向自身特有的“學生語言”轉化時,不僅要透徹地掌握教師所傳授的知識,還要通過自己的解釋,向別的學生清楚地闡述教師所教授的知識,以實現小組成員的共同進步。在這個過程中,也會提升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因為在小組活動中,往往都是采用一對一的形式,所以學生會很容易發現自己知識上存在的漏洞,以及別的同學身上存在的問題。通過成員之間的互相幫助和互惠互利而共同提高。
3.交際教學法能培養溝通技巧,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水平
教師通過在課堂上營造互助與合作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交往和共同學習中,通過不斷的講解、爭辯和討論,培養了協作與合作的精神,并更加增進彼此間的情感交流。在互相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還能取長補短。對別人先進的學習技巧和方法進行學習,及時查找自身在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同時,還能學習到別人做人的態度和優秀的學習品質,對小組成員的責任心,以及遇到困難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精神。90后和00后的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往往以自我為重中心,缺乏一定的責任心。通過交際教學法,會使他們學會和外界交流與溝通,能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缺點。而這種溝通技能和合作精神的培養,對于他們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奠定了基礎。
三、提高交際法應用成效的策略
1.創新教學理念,提升英語教學的實效性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初中英語教學需要徹底摒棄傳統的教學方法,將教學目標設定在提升學生語言應用能力方面,使英語教學的實用性進一步增強。比如,在對人教版七年級英語上冊Starter Unit 3 “What color is it?”這一課進行學習時,對基礎知識的背誦不應占用大量的課堂時間,而是讓學生兩兩結合,在對各種顏色的英文名稱掌握之后,進行“What color is it?”句型的訓練。在練習的過程中,對“red/green/blue”等顏色單詞熟練掌握。教師只有與時俱進,及時轉變教學觀念,才能真正理解新課改的指導思想,對高質量的英語教學活動有側重的組織,也才能對高效的交際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保障。
2.注重因材施教,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
因為學生之間存在差異,在學習能力和英語基礎上都有所不同,所以教師在英語教學中,不可采用一刀切的傳統教學方法。在對英語交際教學活動進行組織和實施前,需要對每一個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在此基礎上設計的教學方案,應與學生的實際相符。對交際教學法進行靈活的運用。對于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可設計一些簡單的交際任務。讓學生在交際的過程中,對英語的基礎知識進行鞏固。而對于具有良好基礎的學生,可設計一些具有挑戰性的教學任務,以此將學生的英語知識面拓寬。
比如,對新課標人教版八年級下冊Unit 1“Will people have
robots?”進行講授時,可采用分組的方式,組織學生進行口語練習,針對不同的學生,所提出的交際要求也有所不同。對于具有較好理解能力的學生,對人們將擁有機器人的具體原因,用英語進行回答。對于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只需要用“Yes”或“No”回答就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開展交際學習,即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輸出,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感。尤為一提的是,對于這個活動,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容易脫離小組,而學生成績優異的學生則容易控制小組。針對這個問題,教師應采用公開認同或表揚的方式,將成績差的同學在小組中的地位盡快提升,應讓每一名同學都能意識到自身在課堂上的作用及貢獻。通過這種方式,既平衡了學生的小組合作地位,同時極好地突出了小組活動中學生的平等地位。
3.靈活選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傳統的英語教學中,之所以具有較低的教學效率,就是因為教師采用呆板枯燥的教學方法。為了使初中英語教學的實效性進一步提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運用英語交際法時,應立足于學生的特點,結合教學內容,實施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將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激發出來。例如,在對新課標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Unit 3“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進行講授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實施精彩的導入法。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與飛行物有關的圖片或視頻,并設置以下的問題情境:“這是什么物體?”這個問題馬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爭先恐后地回答:“不明飛行物。”接著教師再提出問題:“有誰見過這種不明飛行物呢?”學生搖頭表示沒有見過。教師這個時候非常神秘地提出:“你們知道有人見過嗎?下面讓我們搞清楚是誰,在什么時刻見過不明飛行物。”由此,進一步激發了學生探索的欲望,對新課學習充滿好奇。通過這些問題的設置,既對學生的分散思維和合作能力進行了鍛煉,同時也加深了學生的感性認識,把他們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激發出來。
4.營造交際場景,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作為一門具有極強實踐性的學科,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
中,應將教師輸入的知識進行內化,并進行創造性的輸出,而實現這一過程的重要手段,就是實踐活動。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將創造力和現象力充分發揮出來,努力營造各種交際場所,開展各種交際活動,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為此,教師可組織各種分組活動和全班活動,利用教材中的圖畫和文字材料等,與教材設計中的口訣、演唱等形式相結合,讓學生充分融入營造的英語情境中,進而提升英語學習的興趣。例如,在對八年級上冊“How to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一課進行學習時,可以讓學生自備道具,帶著香蕉和牛奶來學校,教師一邊講解,學生一邊動手操作。通過這種形式,營造了一種愉悅輕松的情境氛圍,使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進行了鍛煉,充分體驗了實踐操作的快樂,在親自學習制作香蕉奶昔的過程中,還學習了英語
知識。
5.進行自我反饋,提升合作探究能力
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在英語課堂上應用交際教學法,能形成多向反饋結構,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由每一個小組選派成員,向全班同學匯報成果,再對此成果展開討論,由全班同學進行辯論,補充相關內容。教師根據所反饋的信息,對學生的觀點給予客觀的評價,將教學的難點和重點突出。教師應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將學生應用交際教學法的過程、方法和結果作為評價的重點。根據認知原則,對學習策略的培養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學生通過合作探究、自主學習,對結論進行論證辨析,教師應恰如其分地點評學生的觀點,并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盡量挖掘,肯定優點、糾正錯誤,并適當地補充其遺漏的知識點,使學生對今后自己努力的方向更加明確。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對人才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因此,從整個社會到教育界自身,都需要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作為一門國際公認的語言,英語在中國的研究和學習非常廣泛。學習的過程也是和他人共同建構知識的過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交際教學法,不僅使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通過教學情境的設置,訓練學生的語法能力,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這樣不僅能對教學效果進行檢驗,還能順利開展自主學習,將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促使英語課堂教學形成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何燕.淺談中學英語教學中語言環境的構建[J].新課程學習(上),2011.
[2]江義永.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J].英語廣場,2016.
[3]劉玉娥.如何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J].中華少年,2016.
[4]朱銀杰.創設語言環境,提高課堂效率[J].新課程(上),2015.
[5]李楠.淺析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J].新課程(中學),2016.
[6]唐毓華.積極營造語言環境,促進英語有效教學[J].考試周刊,2016.
[7]楊慧.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學科教學知識調查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6.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