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2016年公布了《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增補專業,確定增補專業共13個,食用菌生產與加工專業在列。說明食用菌產業的發展需要專門話的人才,對人才的培養最終要落實到課程教學上。現代食用菌的發展需要有現代食用菌產業的人才,在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大學生他們的需求呈現多樣化,在要求突出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的指導下開展教學實踐活動,現代教育技術方法在這方面有著明顯優勢,通過現代教育技術方法的使用尤其是信息技術的加入,讓學生盡可能地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中的多媒體來自發地進行學習,進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學習興趣。任務驅動教學本質上應是通過“任務”來誘發、加強和維持學習者的成就動機。讓學生積極地學習、自主地進行知識的建構。以現實的學生生成的知識和培養起來的能力為最高成就目標。任務教學法強調培養學生獨立與協作工作的能力。鍛煉學生掌握工作思路與方法,訓練學生的專業和職業技能以及跨專業的各種能力。《食用菌栽培技術》課程信息化教學就是在這種指導思想下結合學院的數字化學習中心進行。
信息化教學資源庫的分析與構建
模塊分析。筆者通過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反饋和食用菌行業的調查分析,在參考和綜合分析各類已經建成的網絡精品課程網站和結合我院食用菌栽培技術自身教學實際的基礎上構建了食用菌栽培教學資源庫網站。為了保證學生學到足夠動手能力的同時能夠掌握足夠的理論知識具有較好的后續發展的能力,通過基于工作過程的分析,符合真實工作環境的需要和滿足理論教學的需要,讓課堂教學以技能培養為主同時為學生以后職業發展提供基礎,認為課程資源庫網站應該具有以下模塊,見表1:
資源獲取。目前信息化教學資源的獲取主要通過三個途徑獲得,分別是:(1)購買,購買一部分市場上提供的現成的產品如教學視頻、多媒體資料、圖片等,優點是成效快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教師可以更專注于教學過程,缺點就是資源偏少且成本較高;(2)網絡下載,通過開放的網絡資源下載并進行合理分類組織,優點是數據類型豐富,信息量大,缺點就是資源分布分散需要平時注意收集且針對性不強,有效的數據需要自己進行甄別選用;(3)自己制作,優點是可以根據教學實際進行組織材料,能很好的符合教學需要,且制作的素材具有通用型和區域性相結合的特點,缺點就是耗時且需要教師具有較強的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制作能力,最好是以團隊為單位進行制作。筆者是綜合以上三種方法進行信息化教學資源庫的建設。
教學過程的組織
教學任務發布。食用菌栽培技術的實訓任務以一個具體的品種栽培進行組織,根據季節提供3-4個品種供學生選擇進行栽培,所以是一個系統的教學任務,其特別之處就是前一個任務的產品就是后一個任務的材料。通過后臺管理創建好教學班級,提前發布教學任務,以小組為單位,通過教學資源庫網站,課前進行知識準備,通過問題帶入完成每個任務的實施過程圖,制作匯報多媒體課件。
課堂教學的組織。課堂教學在知識準備的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各組對教學資源庫的利用情況,對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務的理解和自己打算選什么品種進行栽培,對該品種的菌種的生理特性和栽培要求的理解,自己小組如何分工協作完成工作任務。同時對任務進行分解,生成多個子任務進行實施。
成效與思考
建設成效。通過3年在園藝技術、生物技術及應用、林業技術等專業學生的學習反饋和完善,不斷的進行建設,基本完成了《食用菌栽培技術》課程任務驅動式信息化教學資源庫的建設。通過信息化教學資源庫的使用,有效的解決了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矛盾,將理論教學前移,同時在完成實訓任務后,可以進行理論知識回顧和提升學習為今后的職業發展提供堅實的理論保障。借助信息技術多種媒體組合教學,通過豐富的視頻、圖片、動畫、典故、趣聞等教學資源能創造一種接近真實的生產任務的教學情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對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同時在任務實施的過程由學生對資源庫的數據結合自己任務進行視頻、圖片以及達過程數據進行一定的更新。及達到了提升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的目,又保持了教學資源庫的更新。
存在的問題和思考。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給高職教育教學工作帶來諸多變化。同時一切信息化教學手段,都是人的信息化,最終都是要落實到人的身上。教師是信息化教學的執行者,所以進行信息化教學需要教師具有一定的信息化素養,對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具有一定的駕馭能力,同時需要不斷提升自己實踐動手能力,對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分析整理,同時需要培養自己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將傳統課程和信息化進行有機的結合。信息化教學需要教師把自己放在主動位子組織教學,而不是按傳統的方法按部就班的進行教學設計,大大提高了專業課教學綜合的效果。
作者簡介:
錢葉會(1980.6-),男,安徽樅陽,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食藥用真菌研究與開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