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燕玲
摘 要:主要以數學概念教學為核心,探究初中數學概念數學途徑與策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概念知識,進而提高初中數學概念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數學;概念;教學途徑;策略
數學概念作為初中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其抽象性特點不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同時也加大了數學概念教學的難度。在實際應用中,數學概念的學習與掌握,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強化數學基礎,熟練掌握數學基礎理論,同時也為學生智力開發、科學態度的培養創造有利的基礎條件。對此,在初中數學概念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數學概念教學足夠的重視,完善和優化數學概念教學體系,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數學概念知識,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實現初中數學概念教學的最終目的。
一、導入生活實例,提高概念教學趣味性
在初中數學概念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提高數學概念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教師可以引入生活實例,將生活實例和數學概念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的含義,并運用數學概念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問題,進而提高學生數學實踐能力。從另一個角度上看,這種方式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概念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賦予初中數學概念教學一定的趣味性。例如,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正數和負數”第一課時,這是學生步入數學學習的第一課,學生在小學期間的正數學習可以為本節課正數與負數概念的理解做好鋪墊。本節課作為有理數的重要內容,可以拓展小學關于數的知識范圍,做好有理數學習的過渡,并借助負數概念,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分數與數軸等知識。在課前引入環節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我介紹,其中一名學生說:“我的名字是×××,身高1.62米,體重64.5千克。我們的班級是七(1)班,有42個同學,其中男同學有22個,約占全班總人數的53%……”此時,教師可以問學生其中出現多少個數,讓學生嘗試著進行分類,同時思考“在生活中,僅有整數和分數夠用了嗎?”進而引出本節課教學內容。在新知探究中,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正數與負數概念,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氣象預報氣溫圖,通過氣溫的零上和零下,體會正數與負數。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認識負數后,完善學生數的知識概念網絡結構。
二、重視學生參與,開展寓教于學探究活動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為了提高初中數學概念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要以學生興趣為切入點,激發學生對數學概念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概念教學活動中,發現數學概念的樂趣,探索數學概念的真正含義,進而在解決實際生活問題中熟練運用,實現初中數學概念教學的最終目的。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一次函數”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利用實際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課堂教學活動探究,例題:“某彈簧自然長度為3cm,在彈簧限度內,所掛物體質量x每增加1kg,其彈簧長度y就會增加0.5cm,(1)計算所掛物體質量為1kg、2kg、3kg、4kg、5kg時的彈簧長度;(2)寫出y和x的關系式,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課堂教學討論,在學生自主探究中注意課堂觀察,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總結歸納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進而在實際問題中理解一次函數的概念,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的。這種方式利用學生間的合作探究,由集體引導個體行為,激發學生對問題探究的興趣與欲望,并借助教師的啟示與提問,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在活躍的探究環境中獲得數學概念知識,提高學生綜合數學素養。
三、培養數學思想,構建數學概念結構體系
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和提高學生數學思想,挖掘數學概念的策略與運用價值,是目前提高學生對數學概念理解程度的有效方式,使學生在理解數學概念的基礎上,學會使用數學概念,進而發揮數學概念的運用價值,提高初中數學概念教學水平。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全等三角形”教學設計中,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兩個三角形,并引導學生思考這兩個三角形之間存在的關系,即為完全重合。同時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材料,在紙上用三角板畫出圖形,并將其裁剪,發現紙樣和三角板在大小和形狀方面完全一樣。在學生動手實踐得出結論后,教師進行總結,得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即:形狀與大小都完全相同的兩個圖形就是全等形。
本文通過對初中數學概念教學的研究,提出“導入生活實例,提高概念教學趣味性”“重視學生參與,開展寓教于學探究活動”
“培養數學思想,構建數學概念結構體系”等教學措施,以完善數學概念教學體系,進而達到初中數學概念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朱成兵.PCK視角下的初中數學若干難點概念教學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
[2]朱引蘭.初中數學概念教學方法初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11):6.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