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紹蓮
摘 要:高效課堂的構建一直是教育工作者致力于追求的目標,隨著新課改的進行,擴散學生思維,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擺脫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構建高效課堂就顯得尤為迫切。主要就初中歷史如何構建高效的學習課堂,結合自身實踐,進行了初步探索。
關鍵詞:高效課堂;初中歷史;構建
課堂是提高教育教學效率的關鍵,只有高效的課堂教學,才能激發學生高效地學習,才會有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新課程改革提倡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所以,這就需要更新教學觀念,引入現代化教學,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構建的意義
在新課程改革之前,傳統的教學模式以老師為中心,灌輸式地向學生傳授書本知識,導致學生在課堂上昏昏欲睡,課堂效率低下,這是因為傳統的教學觀念完全忽視了學生才是教學的主
體,沒有考慮到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因此,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必須擺脫傳統教學觀念,更新歷史課堂的教學模式,為高效課堂的構建打下良好的基礎,歷史教師還應該具備現代化的教學理念,在高校課堂的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對歷史的興趣,提升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為學生之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
基礎。
二、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策略
1.悉心備課,奠定基礎
歷史學科的課前準備需要教師把生硬的歷史知識轉變為能讓學生容易接受的歷史故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取舍、補充相關的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內容,“活用”教材而不是“死搬”教材,把教材、教參作為教學資料用于課堂教學。為了實現高效的課堂,首要任務是先設計好教學目標,精準地掌握目標,理清歷史學科的標準對于學科目標的制定所需遵循的基本思想,把握“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等方面的總體要求。然后擬定突破重難點的方法和思路。最后,還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來準備教案,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盡可能地照顧到每一位學生,給他們提供展現自我的機會。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把教材用活,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2.認真組織,建造高效課堂
新課改之前的課堂是教師在上面熱火朝天地講,學生在下面無精打采。學生完全對老師所講不感興趣,這就造成了課堂效率的低下。新課改之后,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變成了對學生學習的支持者和幫助者。我們要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學習,教他們怎樣去學習,將他們從被動的學習中釋放出來,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上面,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就需要我們在課堂上為學生營造輕松和諧的氣氛,讓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學習的情境中,使學生相互學習,激發中學生“不服輸”的情緒,在這樣的環境中,即時學生對課文理解錯了也沒有關系,其他學生會幫助他糾正錯誤,學生也很容易大膽地提出自己的問題,這樣就幫助某些內向不敢向老師詢問的學生找到了很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當他們學習有困難的時候,也會潛意識地使用相互交流的方法來解決困難,當他們取得優異成績的時候,也會真摯地祝福對方。課堂就成了學生放飛夢想的凈土,學習起來也就會更加投入,并且會感到格外的輕松。
在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時,教師還要有組織地進行課堂教學,一個好的組織課堂直接影響到教學目標的完成和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取得。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通過提問、學生講題的方式來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關于課文中重難點的突破,需要教師通過鼓勵、評比的方式組織學生有條不紊地進行討論,然后對學生得出的答案進行有序的評價,使學生通過討論問題來規范地理解和掌握重難點,培養學生正確把握歷史發展趨向,提高學生分析歷史、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
3.仔細反思,積累經驗
教學需要反思,但是在反思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一是“假反思”;二是“空反思”,只顧反思,不會決斷,因此,我們要杜絕“假反思”“空反思”,做到反思有深度,有高度,有執行度。課后要經常與學生交流課堂教學的問題,即使是一些細小的環節也不能放過,成功不僅僅是認真總結,完善不足之處,還需要一絲不茍的態度,我們要做到作出假設,嘗試假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反思總結,這樣才能使原來的教學走向我們所期望的高效教學。
歷史高效課程教學是一個永無止境的探索過程,教師只有一絲不茍地學習新課標,轉變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認認真真地做好教學的每一個環節,追求每一堂課都高效化,幫助學生輕松地學習歷史,這樣才可能成功地構建出高效的課堂。當然,這需要廣大的中學歷史老師不斷去實踐,去總結,共同推進歷史高效課堂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彭永群.如何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J].文學教育(中),2013(3):137.
[2]蒙云飛.淺談如何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J].學周刊,2014(10).
[3]姜煥俠.引入新理念,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J].才智,2016(12):173.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