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翠玲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化,教學體制、教育理念發生轉變,也影響著教育目標在發生變化。雖說教育的本質在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初中數學學科的學習在學生邏輯思維、分析能力、想象力的培養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初中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除了有利于數學學習之外,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以及教師和學生的發展上都具有幫助作用。因此,在分析初中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價值的基礎上,為教師和學生在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上提出一些建議,以幫助學生在初中學習階段可以實現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培養
我國教育部在對初中數學的教育培養上提出:“在初中數學的學習中,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是實現素質教育目標的基本環節,深入認識核心素養的教育價值,以此建構全面具體的素養體系,
對初中生未來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一、對核心素養的認識
1.促進國家的教育改革和發展
現階段,我國的教育體制正處于改革發展的階段,教育部在教材編寫、教學質量的評價等方面也還處于探索階段,未形成一個統一的標準,由此帶來的教學上的困難也是顯而易見的。而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在初中數學學習上的作用正好彌補了這方面的缺陷,依據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將教學內容、教育方式等按照這一要求制訂,可以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促進教育發展、實現學生的素質教育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
2.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時代在進步,教育也在發展,教師的教學理念、教育目標也要跟上時代的腳步。大多數的初中學校都已經認識到了教師繼續學習的重要性,也經常會組織教師參加各種培訓或是繼續深造學習。然而在數學教學中,可能因為國家教育目標、教育理念等體現得比較宏觀,教師很難將其完全真正落實到實際,阻礙教育的改革發展。但是,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將教育目標、教育理念更加具體化,使得教師的工作學習也更加具有目標性,進一步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3.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育中的主體是學生,教育改革的目的也是為了學生能有更好的發展,其不僅僅局限于學習成績的提高上。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所包含的內容囊括了初中數學所應掌握的知識點,以及滿足學生未來發展所需要的關鍵技能與必備品質,為學生進入高中、大學乃至以后踏入社會奠定基礎。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在于促進學生的終身發展,因此,在初中生的培養上也會更加注重應用和解決問題方面,真正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核心素養的培養方案
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學校或教師可能對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認識或是重視程度都存在不足,以至于在實際教學中缺少對學生這方面的培養。因此,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需要通過合理的培養方案來落實。
1.教學設計
教師的教學設計在教學內容上應包括知識的傳遞與文化的培養兩方面。知識的傳遞是教師教學最基本的職責要求,教師以知識為對象,以教材為中心,傳遞給學生數學知識,學生最大限度地獲取教師所教授的課程知識,提高學習成績。文化的培養主張的是以學生為中心,其培養理念在于學生的素質教育和全面發展的能力,其培養的目標在于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兼顧這兩方面。例如,在講解“一元一次方程”時,可以從古代先人的計算方式以及學習精神上講起,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灌輸給學生刻苦學習的意識,還可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2.課堂教學
在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很重要的,可以說,沒有思維,數學的學習就不是完整的。形成數學思維才能保證數學能力的提升,才可以實現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提高。因此,教師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問題設計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就初中數學幾何上輔助線的學習方面,其相較于代數、幾何知識更為抽象,單靠教師一味的講解學生可能難以理解。教師在開始學習時,可以先讓學生復習小學時學習的幾何知識,依據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
讓學生拼湊出三個內角,再讓學生摸索怎樣用輔助線將三個內角轉化到一起,以此實現幾何學習的思維訓練。另外需要注意,教師的問題設計要具有啟發性、引導性、思考性。
3.教學評價
教學質量、教學結果的評價也反映在數學的核心素養中。雖然教育改革對教學評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一般來說,初中數學的評價方式還是主要依據平時作業和考試兩種基本形式,所以,教師的教學評價設計要將學生的數學知識、技能水平以及核心素養的考查準確反映在作業、考試中,以全面的測評促進全面的發展。例如,在考查“平均數”“眾數”等相關概念時,可以結合圖標,聯系我國經濟的實際情況設計試題,這樣既考查了數學知識,又考查了學生利用統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現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王燕.提升初中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策略探討[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6.
[2]蘇興震.從數學思考出發,有效提升數學核心素養[J].江蘇教育研究,2016.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