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雷
【內容摘要】眾所周知,當代的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起到主導地位。但是,在目前的教學中,很多老師都忽略了這種地位的作用及其重要性。文章主要分析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策略。
【關鍵詞】以學生為主體 初中語文 課堂教學 教學策略
在語文課堂的進行過程中,單純的向學生灌輸語文知識,教師講,學生聽的這種模式已經不適合現在的教學。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以及語文素養,就必須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將課堂真正地還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將課堂的效率提高到最大。
一、把握教學中心,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
傳統的教學中,教師習慣于強調教師在課堂上的絕對主體地位,即課堂的進度,內容等等都是由教師決定的,學生并沒有享受到課堂的主體地位。這種情況直接導致的就是學生對于語文學習沒有信心,沒有激情,內心沒有想要學好語文的動力。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倘若學生對于語文失去興趣,無疑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發展。因此,想要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最首要的就是把握住教學的中心。教學重心應該立足于提高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只有學生擁有在課堂上自由發展的空間和時間,就會建立起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這樣就能幫助學生更加輕松的完成語文課程的學習。
例如,在《羚羊木雕》這篇課文的學習過程中,很多教師拿起書就開始向同學們介紹作者,介紹文章的寫作背景,介紹文章的內容以及表達的情感等等,這種傳統的方式無疑不是最好的教學方式,這篇課文相對比較簡單,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的理解這篇文章。首先可以教學生們理解這篇文章的思路,第一就是初讀課文,查字典認識文中的生字和生詞,第二步精讀,理解文章中作者敘述了怎樣一件事情,矛盾使如何發展的,第三步仔細閱讀,找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給予學生合適的時間去自我這些內容,相比于老師來講,效果可能會更好。在同學們自我探究完畢之后,教師可以更正,補充,以便達到跟好的學習效果。《羚羊木雕》這篇文章與同學們的生活非常接近,也是朋友之間相互遇見的小事,讓同學們自己去感悟比教師講述效果要好的多。
二、完善教學過程,提高學生的能力發展
初中語文的教學有他各自的特點,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對于身邊的各種事物都充滿好奇心,但是毅力不足,很多時候容易放棄和懈怠,教師在講課的導入過程中一定要認真思考,給予學生一個新穎,趣味性的導入,這樣才能幫助學生順利地進入教學情境中來,對于后期教學也有明顯的優勢,第二點是教師應當因材施教,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同樣,每個學生也是不一樣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到每個學生各自的特點,然后,給予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學到有有益的的內容,并且提高語文成績。
三、優化教學方法,增強語文的思維發展
傳統的教學方法非常受限制,教師只能在講臺上講,同學們保持同樣的姿勢聽,這種方式非常明顯是有弊端存在的,由于學生的年齡限制,上課容易開小差或者走神,對于教學效率的提高沒有任何作用,因此,教師要采用多元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思維發展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在課程進行的過程中,給予同學們一定的時間來自主學習,找出問題所在能夠非常明顯的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和發展思維。第二就是給予同學們們時間開展合作學習,語文教學不僅是教會學生識字斷文,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擁有合作精神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點,教師可以給予可以開放性的題目讓同學們探討,在思維的互相碰撞中,就能及時發現自己的優缺點,并且及時更正思維和發散思維。
例如:在《愚公移山》這篇文章的學習過程中,這是一篇具有現實意義的寓言,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就可以換一個方式來進行,首先幫助同學們理清文章中理解的難點,然后將時間給予同學們自己探討愚公移山這種行為是不是符合當今社會的要求如果你是愚公你會選擇移山嗎,這樣的問題問出來后,同學們就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展開思考,這是一道開放性的題目,并沒有對錯之分,學生可以自由的表達自己的觀點,例如,有的同學說“我覺得愚公移山這種行為并不理智,因為要花很多時間,他可以選擇用挖掘機等現代方式,因此,愚公移山的行為已經不適合當今的社會”也有同學說“我支持愚公的這種行為,因為它表現了勞動人民的大無畏精神,不怕困難,勇往直前,正是當代人所欠缺的”這些都說的非常好。同學們在各自討論的過程中,得出了很多不同的結論,思維也在不停的碰撞。
由上述可知,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非常重要,傳統的教學觀念已經不適合現在的教學,因此,教師應該及時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將更多課堂的時間還給學生,只有當學生擁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學生才有了學習的積極性,并且更加熱愛語文這門科目。其中最重要的就體現在把握教學重心,完善教學過程,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日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也要時刻注意學生的情感變化,不斷培養學生多方發展的能力,只有這樣同學們的成績才能真正提高。
【參考文獻】
[1] 張惠鋒. 主體參與下的初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策略探究[J]. 中學時代,2014(12).
[2] 陳發珠. 如何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地位[J]. 考試周刊,2013(58).
[3] 葛衛群. 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提升語文教學質效——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合作探究模式改革的探究[J]. 教師,2010(29).
(作者單位: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東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