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國
[摘 要]交互式電子白板為信息技術和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其強大的教學輔助功能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和利用。廣大教師需要更新教學理念,充分發揮這一工具在資源儲備、互動功能、表現形式等方面的優勢,加快教學方式變革,促進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學習。
[關鍵詞]交互式電子白板;語文教學;應用
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為一種人機交互的智能工具,解決了傳統多媒體課堂教學中的很多不足,充分體現了信息化課堂的特色,為推進信息技術和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強大的技術與工具支撐。但是在教學實踐中,它的功能還沒有被更好地開發和利用。
一、交互式電子白板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交互式電子白板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變革提供了物質條件,激發了教師主動投入教學改革的熱情。然而,很多教師在使用電子白板的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而受到局限,還沒有真正發揮其獨特優勢。
1.生“搬”硬“拽”,白板成了大掛圖
有些教師在教學中將教材“搬家”,簡單地把現有的電子課本搬上白板,在教學時一頁一頁地出示,讓學生在白板上閱讀、觀察,手中的教材卻被束之高閣,致使設計功能齊全的交互式電子白板成了一個放大的掛圖。僅僅是將課本內容和板書換了一種載體呈現,這是對白板的最低級的應用,顯然是對教學資源的嚴重浪費。
2.鋪“陳”守“舊”,白板成了顯示屏
有些教師在應用白板時,采用自己熟悉的幻燈片技術,把制作好的課件放在白板上一步步地播放演示。雖然不失為一種形象而直觀式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也的確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但這種運用,也僅僅是把電子白板當作了高級投影儀,并未改變或豐富師生的互動形式,不過是從原來的照本宣科發展到現在的照“屏”宣科,教學行為、學習觀念并沒有新的變化,因此也沒有從根本上發揮電子白板的教學優勢。
3.按“部”就“班”,白板成了專用品
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課堂學習的過程,是教師引導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過程。但有些教師把白板當成了自己的專用物品,沒有利用其優勢來設計更有效的教學活動,以從根本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仍然是學生按照教師的預設,順著教師安排好的思路進行學習[1]。這樣的課堂,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個性的發展都受到了限制,仍然沒有真正發揮出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交互功能。
以上表明,雖然交互式電子白板已經走進了教室,融入了日常教學活動,但很多教師仍然只是把教學資源進行簡單拼接,利用其向學生展示知識,本質上仍是沿襲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活動,表面看來學習知識的教學目標達成了,但實際上損失了更為重要的發展學生多種能力的機會。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低效應用,不僅是教育資源的浪費,也不利于教師與學生科學素養的養成,這種應用只是形式上的革新。因此,在先進的現代教育設備面前,教師需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改變教學策略和相應的教學行為,才能使教學活動符合現代教育改革的要求,才能更好地落實新課改的精神。
二、交互式電子白板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整合教學資源,激發學習興趣
交互式電子白板不僅是一個教學平臺,同時還提供了靈活的資源管理和存儲空間,依托網絡,可以成為一個超大容量的資源庫,使教師方便地存儲和調用所需的各種資源。教師可根據自己的教學設想和目標,應用資源庫中的素材,形成更有特色的教案與課件。還可以依據師生各自不同的需要,不斷調整、修改、增添直至重構這些內置的資源,從而逐步構建出與具體學科和課程相關的資源體系,為教學提供最大方便。
如在教學古詩《楓橋夜泊》時,可調用資源庫中優美的古琴音樂和動畫導入新課。在琴聲中,學生們安靜傾聽,凝神觀看,思緒萬千,直達凄清寂寞的夜晚,看霜天殘月、江楓漁火,聽烏啼鐘聲打破寂靜。這樣的教學,更能夠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此外,還可以事先通過網絡搜集并整理反映這首詩創作背景或詩句內容的圖片,在恰當的時候調用。需要注意的是,整合資源時應本著與教材內容相關但又不相同的原則,以吸引學生注意,使學生產生期待和興趣,調動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學習。
2.利用交互功能,培養思維能力
通過交互式電子白板強大的交互功能,可以在靈活整合各類教學資源的基礎上,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對照白板上呈現的內容,提出質疑或更改;可以自由想象,加入自己獨特的見解。教師也可以根據教學活動及時添加或更改教學信息。而這些操作并不會對原有的教學內容產生破壞,反而有效地消除了傳統教學課件對師生的束縛。
例如,師生都可以在已有的教學內容上用各種筆進行實時批注,對這些批注能隨時取消或保存。不僅能在教學時直接在白板上書寫,還可根據教學活動或課堂生成問題,插入各種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資源,更好地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白板中的拖放功能,十分易于操作,可以讓學生更方便地自主學習;靈活的頁面切換模式,使教師不僅可以輕松地在白板方式和電腦操作之間切換,可以在安排好的頁面中任意前后翻頁,還能直接選取所需的頁面,這是傳統課件難以比擬的[2];教師可用手直接在白板上進行操作,擺脫了鼠標和鍵盤的束縛,在使用方式上更貼近平常的習慣動作,使課堂教學活動更輕松,更自然。
3.豐富表現形式,引導自主學習
交互式電子白板整合了多種教學工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和趣味性[3]。白板中的智能繪圖工具,可以快速直觀地繪制各種圖形;三角板、量角器、直尺、記時器等工具更是突破了傳統教學的難題,清晰地把各種操作過程展現在學生眼前;放大鏡、探照燈功能可以有效地突出重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學生記憶重點詞句;直接的拖放、靈活的旋轉縮放更加形象生動,便于學生參與操作,增強了教學內容的表現力;刮獎刷、遮蔽罩可以根據學習進度分層次出現,形象有趣,可有效地激發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究的學習欲望[4]。教師要充分挖掘這些工具的功能,合理利用這些豐富的表現形式,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形成自主學習的教學氛圍和需求,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探究動力。
例如《詹天佑》一課,其中“開鑿隧道”的段落,教師用白板出示了兩座山峰的模型,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來辨認居庸關和八達嶺,然后讓學生在白板上演示詹天佑開鑿隧道的方法。這都需要學生把看到的文字在頭腦中轉化為圖像,并親自動手在白板上更直觀、形象地畫出來。從課文中可以讀到,最能突出表現詹天佑杰出才干的地方就是他開創性地設計了“人”字形鐵路線。讓學生借助白板的交互功能親自探究和模擬火車在“人”字形線路上的運行方式和軌跡,可以讓他們更真切地理解詹天佑在設計中遇到的困難,深刻地體會“人”字形鐵路設計的巧妙之處與了不起的開創意義。
4.優化評價方式,促進情感交流
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關注每一個學生,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在傳統教學中,雖然教師們注意到了學生的差異,并會注意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評價方式,但受客觀條件所限,評價主要通過語言,方式和方法比較單一。而交互式電子白板則可以提供更多元的評價手段,如可以用圖像、聲音或動畫等多種形式為學生提供反饋并能夠自動記錄結果,使學生產生更多積極的情緒情感,激勵效果更好。
例如,電子白板中有一個點名冊功能,教師可以把學生的姓名和頭像輸入白板系統,利用隨機點名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提問,不但形象生動,而且機會均等,更顯公平。課堂實踐證明,這種方式使學生注意力更集中,學習興趣更高,促進了學生更積極主動地思考和解答問題。白板中的拍照、錄像功能,更是傳統教學手段所沒有的,它們可以把師生教學活動的過程有計劃、有針對性地記錄下來,通過圖片、視頻的回放來回顧學習過程,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糾正學生錯誤。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反思學習過程,梳理學過的知識,正確地評價教學過程;還能有效地幫助師生總結學習方法,從根本上發現問題,抓住關鍵點,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增進師生情感交流,達到教學的情感目標。
三、結語
如果教師在應用交互式電子白板進行教學時與傳統教學相比沒有取得更好的效果或效果不明顯,那么原因無非是兩類:一是教師對新技術、新設備的運用還不夠熟悉或不夠熟練;二是可能教師在教育理念和教學設計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提高。這些都是先進的教學工具所不能代替教師完成的部分。對于第一種情況,教師需要接受電子白板的操作技術培訓,并在教學中反復實踐,以便在較短時間內就可以解決問題。而對于第二種情況,則需要教師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從學生實際需要出發,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反思,努力提高教學設計水平,合理整合資源,恰當利用工具優勢,才能真正發揮出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強大功能,推動語文教學模式的創新與發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
參考文獻
[1]胡衛星,王洪娟.交互式電子白板課堂教學應用研究的現狀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2012(5):104-108.
[2]潘貞.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應用優勢及思考[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4):102-103.
[3]汪瓊,李林.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學應用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4]吳筱萌.交互式電子白板課堂教學應用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1(3):1-7.
(責任編輯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