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質疑能力的培養是學生語文素養形成的重要一環,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活動,小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往往被多數教師所忽略,學生質疑能力、質疑意識普遍不高,在教學工作中,我對培養農村小學生質疑能力的現狀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方法進行了一些探索。
關鍵詞:質疑;現狀;方法
一、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意義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提倡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作為素質教育的重點。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由此可見質疑能力的培養對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的重要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正是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保護和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促使了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學生在質疑的過程中能產生一種獨立自學的強烈愿望和強大的內驅力,把“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質疑活動中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二、質疑及質疑能力的含義
教育心理學表明:質疑是指問題成為學生感知和思維的對象,從而在學生心里造成一種懸而未決的求知狀態。而質疑能力則是發現問題、進而提出問題的一種能力。
三、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質疑能力培養的現狀
(一)教師忽視了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沒有機會質疑
在教學工作中,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在課堂教學中的問題往往是教師預先設定的,而不是學生通過對文本的閱讀而提出的自己的疑惑。學生失去了質疑的權利,沒有機會質疑。
(二)、教師忽視了對學生質疑的歸納、梳理,學生提出的問題成為了一種擺設
在教學中,根據單元訓練重點,一些教師也能給學生質疑的機會,但教師忽視了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的歸納、梳理,讓學生提出的問題成為了一種擺設,并沒有引導學生從哪個問題入手,去解決所提出的問題,學生只為問而問。
(三)缺乏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不敢、不愿意質疑
在教學中,由于教師角色轉變不到位,受傳統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的束縛,不能正確掌控、處理學生提出的問題,對質疑學生缺少激勵性的評價,甚至有時會出現壓制或者批評質疑學生的現象,致使學生不敢質疑,不愿質疑。
(四)受自身因素的制約,學生不會質疑
由于學生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的制約,學生質疑抓不住主題,支離破碎,不得要領,或只在細枝末葉上糾纏,或偏離主題,或與主題背道而馳,或對自己的質疑表述不清楚。
四、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質疑能力培養的方法
(一)切實轉變教師角色,讓學生敢于質疑
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敢于質疑。當前農村小學課堂學生主動回答問題不少見,但主動向老師提問的卻很少。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教師在教學中缺乏民主,課堂氣氛不融洽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敢于質疑。學生不主動向老師質疑,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的害羞心理,怕受到老師的批評與同學的嘲笑,缺乏自信心。因此,教師要給予學生真誠的鼓勵,使他們有信心將提問進行下去。教師不能嘲笑、批評,而要保護他們提問的積極性。在教學中要放下“教師權威”,主動融合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和學生一起質疑、探究,從而使學生在平等的和諧氛圍中大膽地質疑問難。
(二)切實轉變教學方法,讓學生有時間、有機會質疑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生質疑的權利還給學生,教學活動中讓學生有質疑的機會和時間。“滿堂灌”“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嚴重制約了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在教學活動中要給學生創設問題情境,為他們提供質疑的時間和機會,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誘發他們的問題意識,引起質疑。問題情境的創設可以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創設,比如,在新課的預習環節,讓學生通過對文本的初步了解,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在新課的導入環節,讓學生抓住課文的標題,提出自己的疑問,并讓他們的疑問,在學習過程中得到解決;在學習活動中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生成疑問并及時提出來與師生交流分享;在新課學習總結后讓學生體會文章的思想情感或表達特點提出疑問。
(三)重視學生的疑問,讓學生喜歡質疑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及時對學生的質疑給予歸納、梳理、在學習活動師生共同解決,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所提的問題受到重視、自己的意見得到尊重,從而激發學生質疑的興趣,學生就會更加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喜歡質疑。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打開思維,積極進行探究,不斷提出疑難。比如,教學人教版三年級下冊中的《媽媽的賬單》一課,老師讓學生對小彼得的賬單和媽媽的賬單作比較,在學生的探究活動中,學生會發現這兩份賬單中數字的不同,繼而就會對媽媽賬單中的“0”提出質疑。教師根據學生生成的疑問,及時引導、梳理、歸納出“0”的含義,讓學生的疑問通過師生合作或生生合作,及時得到解決。
(四)教給學生質疑方法,使學生會質疑
語文教學活動中,由于不同年齡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的不同,因此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的側重點也就不同,低年級主要培養學生質疑的興趣,高年級主要培養學生提出有價值的疑問。教學中教師要言傳身教,教給學生質疑方法。教學生從課文插圖中質疑,從課文標題質疑,從文章的重點詞語、重點句段質疑,從課后思考題中質疑。在教學中,要教育學生先思考后質疑,指導、培養學生圍繞主題質疑,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總之,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它需要轉變教學觀念,改革教學方法,不斷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長期堅持,學生質疑能力才能逐步地提高。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
[2]吳興濤.淺析語文教學中小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
作者簡介:
曾輝(1973.08—),男,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畢業,一級教師職務,從事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工作二十四年,多次獲得“優秀學科教師”稱號。
重要榮譽:本文收錄到教育理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