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維忠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使初中教學模式發生的很大轉變,為了迎合素質教育的最新要求,初中學校專門設立了道德與法治課程。農村地區教學水平相對落后,現代教育思想很難及時傳達,因此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本文結合農村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現狀,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進行了簡要論述,希望能夠進一步提升農村新課程改革進程。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農初中區;道德與法治;問題;策略
一、引言
農村地區經濟水平較低,政府無法給予教育事業大量資金支持,導致農村初中學校教學條件十分落后,教學設備嚴重缺乏。農村中學生法治觀念落后,道德素質較低,不僅使素質教育失去了原有的價值與意義,還會對地方經濟的快速增長產生不良影響。如何利用有效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使初中教育工作走出困境,是每一位農村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二、農村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方面
學校對于教育改革目標定位的不夠準確,對于學生德育教育不夠重視,過分注重學生文化課成績的提高,忽略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全方位培養,從而導致學生在不健康思想的影響下,樹立了錯誤的人生道德觀。部分農村中學即便設立了道德與法治相關課程,也始終把教學的重點放在考試上,教學計劃設計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能夠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并未真正認識到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核心內容,從而使教學過于形式化、表面化。在這種教育觀念的影響下,學生無法理解到道德教育與法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因此漸漸喪失了學習興趣。上述問題是導致農村地區教育質量低、教學效果差的根本原因。
(二)學生方面
初中階段,是學生思維與意識得以啟發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內教師開展多樣化的素質教育活動,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然而農村地區義務教育觀念始終處于相對落后的階段,家長對于學校教學工作不夠信任,為了能夠使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普遍會把學生送到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進行學習與生活,從而導致初中學校生源流失問題較為嚴重。受到九年義務教育制度的影響,學生能夠直接從小學升到初中,學生在小學階段沒有打下扎實的知識基礎,使初中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困難重重。農村中學生學習態度與積極性較差,不良的生活習慣會帶入學習中。據有關調查結果顯示,農村留守兒童逐年上升,學生在長期缺乏家庭溫暖的環境中成長,心理素質較差,不僅要感受來自生活的壓力,還要面對緊張的課業,很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初中學已經具備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認知水平,但是受到外界環境的干擾,知識面無法拓寬,學習積極性難以得到有效提升,從而使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計劃很難順利實現。
三、新課程背景下農村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性策略
(一)更新教學思想
道德與法治教育應該在一個開放的環境中進行,并且應該脫離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以創新促發展,才可以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傳統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味的采用灌輸式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理論概念傳輸,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中受到條條框框的限制,教學活動無法深入發展。在新課程改革的領導下,農村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獲得了新的創新思路,教師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多樣化的法治教學活動,并且鼓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實現高尚道德觀念的樹立,從而彰顯出素質教育最大價值。例如,課程教學開始前,教師根據新課標要求設定教學計劃,在課堂中開展法制對話專題節目,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社會法制事件的分析與討論,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念的驗證,從而樹立起正確的人生發展目標。這種方式能夠突出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性。
(二)更新教學方法
社會經濟的發展,使課程改革的進程不斷加快,教學環境在不斷的變化,教師應該及時的更新教學思想,探索出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方案,突出創新性,實現學生高尚道德觀念的樹立。例如,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豐富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將一些抽象性知識直觀展現在學生眼前,鼓勵學生勇于提出疑問,并且通過網絡學習平臺,深入挖掘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內涵。在知識探索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有效被激發。再例如,教師開展生活實踐類課程教學活動,要求學生對生活中存在的法治事件進行剖析,從而構建起正確的道德思維。
(三)更新教育理念
情感的調動能夠進一步催化道德與法治教育成效,實現課程教學效率的快速提升。教師對進行學生情感教育,可以通過課件來完成。例如,在教學《做更好的自己》時,設計一個符合學生個性需求的課件,利用音樂進行課堂氛圍的渲染,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并在學生課件觀看中巧妙的融入道德與法治理念,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實現正確人生目標的明確。這種方式不僅有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而且會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極大的熱情,從而體現出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農村初中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教師應該根據素質教育要求,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深入挖掘教材內容,指導學生樹立起高尚的道德觀念和法治意識,以便在社會發展中展示出人生最高價值。
參考文獻:
[1]張淑清.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語文有效教學[J].吉林教育,2016,(03).
[2]王新文.初中道德與法治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課程教學研究,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