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廣大師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對于在校大學生而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只有被普遍理解和接受,并內化為自己的堅定信念才能自覺地弘揚和踐行。在新媒體環境下,多元的信息接收與傳播渠道,精華與糟粕同在的信息內容都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問題和挑戰。要提升大學生對核心價值觀的思想認同,必須準確把握新媒體環境所帶來的影響,熟悉新媒體的傳播特點和規律,探尋有效實現認同的對策和路徑。
關鍵詞:新媒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尤其是在高校里,大學生作為國家和民族的希望,是建設社會主義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流砥柱。高等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決定著高校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的根本問題。在當前,社會變革的加劇和內外環境的復雜深刻影響著社會思潮和價值取向。當代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和行為方式也裹挾其中深受影響。尤其是當新媒體在大學生群體愈發普及,為西方敵對勢力的滲透和錯誤思潮的侵蝕提供了平臺。增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加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并有效轉化為行動和實踐,成為當前高校思政工作面臨的新的挑戰。
一、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現狀及存在問題
從心理學角度出發,感知、認同、行動是人們進行社會活動的基本模式。認同是感知的延續,是行為的動力。在高校大學生群體當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復雜的、反復的過程,經歷了由認知認同、情感認同到行為認同這樣一個階段。首先是對核心價值觀24個字有所熟悉,并對每個概念的內涵有正確的把握。其次結合自身的理解和感悟對其產生滿意、認可、擁護等主觀情緒,并內化為自身的行為準則和價值規范。最后是積極將這種價值觀念外化為自己的行為,并在生活中長期堅持下去。
當前大部分在校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狀況是良好的,但也存在諸多值得重視的問題。首先體現在理論認知的欠缺,筆者在所在高校隨機抽取兩個班級共79名同學進行調查,有53名同學能復述核心價值觀的全文,有21名同學記憶不全,有5名同學答非所問。可以看出,還是有相當數量的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認識不明確。沒有對理論進行自我的分析、理解和判斷,往往停留在背誦記憶的表面。
其次是存在虛假認同的現象,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對于大學生而言是踐行的著力點和起點,但是在學生日常管理中可以發現,諸如考試作弊、酗酒打架、學術不端、攀比消費、追名逐利等現象時有發生。究其原因在于對核心價值觀不認可,或僅停留在口頭,沒有深入內心。同時還有一些同學表現出功利性地虛假認同現象,比如在學生干部選拔、評先評優、組織發展、升學就業等關鍵環節,需要老師和同學們對其作平時表現的鑒定和考察。在狹隘的目標驅使下,部分大學生選擇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在行動上積極響應其倡導。一旦個人目標完成之后,馬上拋棄甚至背離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精神。
二、新媒體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的影響
根據第3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底,中國網民數量已經達到7.31億,即時通訊用戶達到6.66億人,學生群里占總數的25.2%。由此可見,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群體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
新媒體具有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優勢,為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教育提供新的平臺和便利。首先,它為大學生提供了異常廣闊的信息資源平臺,加之即時性和分享性的傳播特點,讓受眾可以足不出戶掌握各種訊息和知識。相對以往課堂、講座、報刊、電視等傳統信息接受形式,網站、手機、微博、微信等平臺的價值觀傳播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靈活。其次,新媒體創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表達方式。當前,以往通過文字、廣播、口語才能傳遞的教育內容被網頁、語音、視頻等多媒體素材所取代。甚至VR、AR等虛擬現實技術也可以應用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過程,體現出無限創新的活力。第三新媒體激發了大學生接受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動性。
三、基于新媒體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對策
新媒體的發展是大勢所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那樣,“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新引力。”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須轉變觀念,主動適應新媒體所帶來的影響和變化,創新教育理念和工作方法,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對核心價值觀的理解與認識。
(1)將新媒體技術與思政課堂緊密結合。思政課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要陣地,要提高學生的認同和理解既不能丟掉傳統也不能裹足不前。思政課教師要利用好新媒體平臺,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融入其中,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2)積極倡導網絡生態文明,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情感認同。高校不僅要從形式上開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自媒體平臺,更要從內容上倡導網絡生態文明,傳播校園正能量還要提升大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不信謠、不傳謠。這樣才能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從認知認同到情感認同的飛躍。
(3)利用新媒體打造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對于高校而言要特別重視以文化育人、以環境育人,提高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認同。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開展各種格調高雅、形式多樣、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將理論育人和實踐育人相結合,增強大學生的價值觀自信和文化認同。
參考文獻:
[1]魏曉波.自媒體時代高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對策探析[J].山東社會科學,2015(12).
[2]韓文乾.新媒體環境下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途徑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5(03).
作者簡介:
劉一夫(1983.02—),男,華中師范大學碩士畢業,工作單位:南陽師范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論。
南陽師范學院大學生思想政治專項資助想項目項目編號SZ2017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