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技巧,閱讀與寫作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如何通過有效的閱讀方式,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是教師應當掌握的教學方法。為了提升我國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讀寫結合的能力,本文對應用讀寫結合促進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策略進行探析,并提出具體的教學方式,希望對所有語文教師有所幫助和借鑒。
關鍵詞:語文教學;讀寫結合;應用方法
一、初中語文教學的讀寫要素
初中語文教學,教師需要對文章深度解析,以便學生理解文章的寫作手法與技巧,以便掌握這樣的寫作能力,運用到自身的文章寫作之中。一方面,需要對文章內涵進行深度剖析,讓學生認識到文章主旨以及中心思想,對課文產生客觀的認識與正確的理解。另一方面,需要對具體的例句進行針對性解釋,以便學生能夠對特殊的語句產生自我認知,例如排比、比喻等句型,都是教師需要進行重點講解的內容。引導學生精讀文章,細讀句型,品讀文章內涵,才能產生對文章更為深刻的認識,進而應用到自身的文章寫作中。在寫作方面,學生的個人寫作水平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閱讀積累大量的優秀文章,產生與自我知識結構融會貫通的效果,才能有效運用到文章寫作中。這樣的過程就要求教師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技巧,培養學生發掘文章內涵,進而提升個人寫作水平。
二、應用讀寫結合促進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措施建議
(一)抓好閱讀預習,捕捉寫作靈感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道理顯而易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抓好閱讀關,保證學生在一定的閱讀基礎上產生對文章內涵的深度理解。也只有深刻感受文章中的真情實感,才能找到寫作靈感。例如朱自清的《春》這篇文章中,對自然環境進行了較為細致的刻畫,從迎春、春花、春風三個角度描寫了春天的自然景物特征。教師在進行文章解析的過程中,應當引導學生對作者表達的情感進行揣摩,深刻感受文章在景色描繪中的手法。進而掌握文章的寫作方式,才能夠融匯到具體的文章寫作之中。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除課堂教材涉及到的課文以外,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個人情況,收集部分課外閱讀資料,包括期刊、報刊、以及經典的文章摘要等。可以選取較為優秀的文章進行重點講解,引導學生學會如何閱讀文章,如何找出文章中的重要寫作手法。初期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也就是閱讀預習,學生在閱讀中需要記錄自己認為表述優美的句型,同時記錄不易理解的句型,在課堂中向教師或者同學請教。然而教師并不需要直接闡明文章內涵,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相互探討,往往學生自行研討的結果更為深刻,記憶效果也更為明顯。但是由于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有限,也容易出現討論結果偏差或者理解誤區,此時教師應當予以引導,保證學生對文章產生正確的理解,才能有助于后期的文章寫作。
(二)強調閱讀對比,發掘寫作不足
閱讀文章一定要由淺入深,在不了解學生的具體問題時,可以通過對比學生文章的方式,產生對學生文章寫作能力的客觀認識。而且這種比較方式不僅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同時學生對自己文章的比較也能夠產生較為深刻的認識。那么強調閱讀對比的作用尤為重要,教師應當讓學生認識的自身的不足,欣賞他人文章也是對自身寫作能力的促進。當學生能夠正視到自身文章與優秀作品的差距,才能在文章寫作中得到長遠進步的空間。在具體教學中的應用,教師應當注重兩個方面。一方面,引導學生對比例文,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正反兩個教材,指出文章的優點與不足,從而讓學生看到文章中的優劣差異,才能產生較為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師對學生的文章進行評價,提出學生寫作文章的不足之處。在為學生提供類似的優秀文章,引導學生發現自身的不足。此外,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設計“每日閱讀”的自習課程,讓學生在全班閱讀自己的優秀文章,以便所有學生都能體會優秀作品的寫作技巧以及與自身的對比。當學生在課堂中閱讀中得到鼓勵,所有學生也會紛紛效仿,爭取將自己的文章寫得更加完美,積極踴躍的學習氛圍構成,也將更有利于教學計劃的推進。
(三)續寫讀后感,培養寫作手法
寫作是源于情感的表達和靈感的爆發,一篇優秀的文章往往是對優秀文章的大量積累,產生了極為深厚的文學底蘊。積累的過程不能忽視,重視學生閱讀的同時,也要引導學生模仿文章的寫作手法,進而形成自身的寫作特點。那么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在閱讀文章的基礎上引發聯想,從而模擬作者的文筆。首先,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參考價值適用性較高的文章類型,保證學生能夠對文章有一定的理解,以及產生自身較為深刻的認識。然后,引導學生解析文章內涵,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討論文章的寫作手法,當學生從討論中加深了自身印象,便可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效仿寫作。最后,在學生效仿文章寫作手法的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寫作方向,例如閱讀古詩詞《黃鶴樓》后,對文章進行擴充,續寫讀后感,學生通過自身對文章的理解,可以擴寫、縮寫、聯想自然景觀再次描述。此外,學生在進行寫作練習的階段,由于自身文學基礎各不相同,文章寫作水平也各有差異,因此寫出的文章也會存在較大差距。教師不能一味表揚寫作水平高的學生,也不能過于嚴厲指責學生的寫作問題。過于表揚會讓學生驕傲自滿,嚴厲指責也會讓學生失去寫作信心。基于整體寫作能力的培養,應當以鼓勵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以激勵的方式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才能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上逐步完善,提高教學效果與質量。
參考文獻:
[1]劉燕清.以讀導寫以寫促讀——“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有效策略的研究”課題結題報告[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3,04:16-18.
[2]于清玲.初中語文“讀寫共生”教學策略的實踐與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4,08:31-32.
作者簡介:
林京瑜(1979.11—),男,漢族,廣西靈山縣,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育教學,單位:靈山縣沙坪中學。